開早餐店久了,我發現自己不只是一個老闆,更像是一個早晨觀察員。
每天清晨 6:30,一捲鐵門拉起,迎來的不是陽光,而是一場場精采的「社會百態」。
早餐店,看似只是個吃東西的地方,卻藏著許多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樣子。這篇文章,不是教你開店、不是談創業,而是邀你來看看
每天早上7點,那些只有早餐店人才懂的小劇場。
1. 「遲到魔人」vs「點單拖台錢的猶豫系客人」
7:50 要打卡,7:45 才匆匆衝進店裡,然後站在點餐檯前,開始認真研究菜單。
你以為他是第一次來?不,他來過100次,卻還是要問:
「呃……今天有推薦的嗎?鐵板麵好像吃膩了…」
我腦中已經幫他算好時間:煎麵3分鐘+等飲料2分鐘=你要遲到了。
但我嘴上只能說:「可以考慮蛋餅加火腿,比較快喔~」
2. 「老顧客」的無聲點餐術
他走進來,什麼都不說,只是一個眼神、一個點頭,我就知道他要:
火腿蛋吐司 + 無糖豆漿,內用。
這樣的默契其實很溫暖。
但有天,他突然說:「今天改成蘿蔔糕。」
我震驚的程度,大概等於家人突然說:「我明天要去環島一個月。」
3. 情侶點餐修羅場:「你要吃什麼?」永遠是陷阱題
男生:「妳想吃什麼?」
女生:「都可以啊~」 男生:「那…蛋餅?」 女生:「蛤?不是說好今天吃輕一點?」 男生:「……鐵板麵?」 女生:「好膩喔。」
這段對話每天上演無數次,每次聽到我都覺得——
我不只是一位早餐店老闆,我還是見證感情生死現場的第三者。
4. 家長幫孩子點餐,比聯考還緊張
「老闆,小寶要火腿蛋吐司——記得切邊、蛋要全熟、吐司不能烤太焦、還要加番茄醬但不能太多、豆漿要溫但不能燙。」
小孩還坐在推車上,我在煎檯上邊記、邊思考這是不是我人生邏輯測驗的考題。
但每次看到孩子吃得滿嘴都是、邊笑邊說「謝謝叔叔」,又覺得值了。
5. 自帶保鮮盒神秘人:我懷疑他是環保特工
這位客人每天帶著一個鍋子來裝餐點,裝完之後還會幫忙擦桌子。
有時候甚至比我更快察覺哪裡油了、哪裡該補衛生紙。
如果哪天我開分店,我第一個想請他來當環保部長。
6. 「手搖店vs早餐店」的早晨爭奪戰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
客人一邊排早餐,一邊拿著手機點手搖飲,還會催:「老闆快一點,我手搖快好了!」
我心裡想說:「你這樣同時支持兩間店,是不是該給我多一點小費?」
7. 「被咖啡救活」的上班族
最後一類人,不用點,只要一看到他走進門、眼神空洞、臉色死白,我就知道:
「一杯熱拿鐵,拜託快點。」
他們在等的不是飲料,是早晨的重開機。
等他們喝完第一口咖啡,整個人才開始有生命訊號。
為什麼我寫這篇?
因為在經營的這段時間,我發現:每一間早餐店,都是小社會。
而每個早晨,都是人生百態的縮影。
如果你是經常光顧早餐店的「固定班底」,你一定也看過這些場景;
如果你是開店的人,那你一定也笑過、傻眼過、無奈過。
如果你喜歡這類「早餐店日常觀察」,也可以追蹤我這兩個平台,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這種溫度感的故事:
📖 我的創業與生活觀察都記錄在部落格:
👉 https://twgogotea.blogspot.com
📷 我的 Instagram,每週都會更新門市趣事與最新活動:
👉 https://www.instagram.com/tw._.gogo
如果你也有在早餐店聽過、看過、遇過什麼荒謬或感人的事,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這些故事,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真實,也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