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艾蜜莉.霍布尼克,譯者: 朱靜女
「你怎麼又換工作了?」
「三十好幾了,怎麼還沒有一個工作做久的?」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想做什麼?」
如果這些話聽起來很熟悉,如果你曾經因為自己的「沒定性」而感到困惑甚至羞愧,我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可能不是有問題,而是擁有一種在這個時代特別珍貴的特質。
美國心理學家艾蜜莉・霍布尼克在《沒定性是種優勢》這本書中,大膽地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沒定性」的理解。她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多重潛能者。有些人天生就是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一旦被某個領域吸引,就會全心投入學習,表現往往不錯,只是這份熱情也來得快、去得快。
傳統社會會批評這樣的性格是「沒定性」,但艾蜜莉卻說:不,是一種天賦。
什麼是多重潛能者?
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以下特徵,恭喜你,你可能就是一位多重潛能者:
- 興趣廣泛且深入:對許多不相關的主題都有強烈好奇心,一旦開始感興趣就會全心投入研究
- 快速掌握新技能:能夠迅速學習新事物,雖然不一定達到頂尖水準,但總能做出不錯的表現
- 無法長期專注單一領域:當達到某個目標或掌握某種程度後,就會失去興趣,想要探索新的領域
- 跨界整合能力強:能夠看見不同領域之間的連結,並創造出新的想法
多重潛能者的五種超能力

多重潛能者
- 整合力
把看似無關的東西組合起來,創造新的點子,這是創意的核心。像賈伯斯說的「connect the dots」,我們用「不同的經驗」拼出別人看不到的全貌。 - 快速學習
習慣成為初學者、擁有學習熱情,能夠很快掌握新技能,因為我們已經練就從零開始的勇氣。 - 適應力
對環境快速變化有極高的彈性,這在今天變化快速的社會裡,反而是一種稀缺的生存力。 - 大局思考
我們能從宏觀角度看問題,結合多元視角,看見專才可能忽略的全貌。 - 聯想與溝通
懂得如何翻譯不同領域的語言,幫助團隊之間「串接觀點」,讓合作變得更有效率。
四種職涯模式:找到屬於你的道路
那麼,既然「沒定性」不是缺點,我們又該如何發揮這種特質,找出職涯方向呢?
書中提供了四種職涯模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和需求選擇:
集體擁抱模式
希望賺錢的工作能反映出你的多面性,喜歡各項工作同步發展。
💡怎麼做?
找到一份包容且鼓勵你探索不同可能性的工作,通常在新創公司比較容易實現。或者,自己創業打造這樣的環境。
斜槓模式
比起穩定性更看重自由和彈性,喜歡在差異極大的主題間切換。
💡怎麼做?
同時發展多份兼職或事業,沒有固定正職,靠整合不同角色創造收入。這需要極強的自律和時間管理能力。
愛因斯坦模式
重視穩定甚於彈性,希望有一份「夠好」的工作支撐生活,同時保有追求興趣的時間和精力。
💡怎麼做?
找一份不會耗盡你所有心力的穩定工作,在工作之餘專心探索和發展其他興趣。愛因斯坦就是在專利局工作時,利用空餘時間發展出相對論。
浴火鳳凰模式
會對事物癡迷很長一段時間,喜歡深入鑽研特定主題,不要求生活有太多變化。
💡怎麼做?
專心投入一個工作幾年,做好做滿,達到預期目標後再「砍掉重練」,帶著累積的經驗轉向全新領域。
你不是沒定性,只是還沒找到發揮潛力的方式
如果你是多重潛能者,請不要再為自己的「沒定性」感到羞愧。相反地,這是你在現代世界的競爭優勢。你的好奇心、學習能力、適應力和整合思維,正是這個複雜世界最需要的能力。
書中強調的三個核心要素:金錢、意義、多樣性,無論你選擇哪種職涯模式,都要確保這三者得到平衡。讓自己活得下去、覺得有意義,同時保持足夠的變化和挑戰。
「沒定性」不是缺陷,而是一種在未來世界闖出一片天空的超能力。現在,是時候停止自我懷疑,開始擁抱你的多重潛能了。
世界需要更多像你這樣的人—能夠跨越界限、連接不同領域、創造新可能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