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位移.開眼.合一.反相--莊子「天人關係」重探〉徐聖心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本文作者認為莊子所謂「天人關係」,常被過度簡化地詮釋為自然與人文;若不能明白天∕人之交界與關係,則幾乎無法如實地了解莊子的思想,同時也無法真正地以人的姿態存在。因此他重新疏解莊子書涉及「天」的段落,討論其原發語境與閱讀功能;並將「天人關係」列為並聯的觀念考察。

 

在標題【位移․開眼․合一․反相】之中,作者揭示了莊子之天人關係的四個詮釋面相:

  1. 位移:以「立場移轉」或「場所轉換」作為觀察莊子思想與表法一個重要基盤
  2. 開眼:因位移而達至觀點的翻轉,以形成全新的觀景
  3. 合一:「以天合天」,人可透過「齊以靜心」、「忘其四肢形體」,消解心形後,以自身之天融於天
  4. 反相:「以天合天」時,人發揮了內在本具有的天之創造性、無限性與崇高性,使自然物(如鬥雞)乃由人之培養而後能反其真而回復自然之賦性

個人十分認同本文52頁中:無法明確地界定何謂「天」,而這並非解讀者的疏失。事實上,「天」與老子之「無」有其共通性;天所蘊含的無限性,正是天之所以為天的理由之一。

文末作者言:「天」一詞的出現,主要敷布幅射出多重維度,供吾人上下四方騁遊, 且能返觀自身。個人對此意義有感,自己喜歡看小說的原因,正在於能透過帶入主角的心境與情景,暫時消解自身的心形,遨遊在各小說的不同維度之中,而後又能思考若自己是書中角色,應會如何;如此一來,便能突破自己身形的限制,體驗形形色色的生命樣態。



寫於2024.11.29


OS:這篇真的很深奧……每看到一個段落都要思考自己到底有沒有看懂,感覺常常是似懂非懂,愈看愈懷疑人生@@ 大概要先對莊子的內容有一些概念會比較好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所思,有所感∣一隻自由靈魂的貓
38會員
183內容數
與我一起探尋自我,在思考與感悟之間找到成長的方向。
2025/06/11
這是一本可愛又輕鬆的書,引導讀者透過五個步驟擺脫左腦控制,回歸直覺,並介紹「電梯呼吸法」和「右腦散步」等方法練習右腦。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插圖說明,但持續練習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6/11
這是一本可愛又輕鬆的書,引導讀者透過五個步驟擺脫左腦控制,回歸直覺,並介紹「電梯呼吸法」和「右腦散步」等方法練習右腦。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插圖說明,但持續練習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5/29
作者蔡振豐探討莊子【人間世】中,孔子關於「心齋」的「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三層次意涵,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並以庖丁解牛、視障者的手杖說明「聽之以氣」的境界與實際應用。
2025/05/29
作者蔡振豐探討莊子【人間世】中,孔子關於「心齋」的「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三層次意涵,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並以庖丁解牛、視障者的手杖說明「聽之以氣」的境界與實際應用。
2025/05/18
以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老子》不同版本差異,推論版本演變順序,並探討《老子》文本帶給讀者的思考方式。
2025/05/18
以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老子》不同版本差異,推論版本演變順序,並探討《老子》文本帶給讀者的思考方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不死心神身歸土 財情名戀時轉無 解執鬆結己主宰 形有所忘德充符
Thumbnail
不死心神身歸土 財情名戀時轉無 解執鬆結己主宰 形有所忘德充符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轉換下來很簡潔,沒有多餘的說明一下子就能看完了。
Thumbnail
轉換下來很簡潔,沒有多餘的說明一下子就能看完了。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在IG裡面,某陸陸續續以來,也上架七篇《地仙修練手冊》的內容了喔。 如果那七篇前導文(武功殘章啦),對你來說都還算簡單直白,又或者能夠觸動心靈,那麼想當然耳,這裡的正文應該才是真正能讓你功力大進的藏經閣樓頂小本本。 《庄子》一書,長期以來被視為空泛高遠的虛學,用現代話來說就是りしれ供さ小。但……
Thumbnail
在IG裡面,某陸陸續續以來,也上架七篇《地仙修練手冊》的內容了喔。 如果那七篇前導文(武功殘章啦),對你來說都還算簡單直白,又或者能夠觸動心靈,那麼想當然耳,這裡的正文應該才是真正能讓你功力大進的藏經閣樓頂小本本。 《庄子》一書,長期以來被視為空泛高遠的虛學,用現代話來說就是りしれ供さ小。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