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老子》簡本、帛本、和王本之間的字句差異。在認知圖式(認知基模)「縮略」、「精心製作」、「創造」的作用下,與圖式無關的贅字或與句組規律不符合的字句,將逐漸消失。此作用由於是不可逆的,因此可知簡本先,帛本次,通行本後的形成順序。
思考方式的一種;「某非某」、「某若非某」的句式,並非表達出直接的批評,而是對於該事物的反向思考:如果沒有巧利會怎樣?如果不持不盈、不揣不稅會如何?深入反思那些我們習以為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中隱含的思想,大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吧!共勉
寫於2024.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