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年繳完稅就開始懷疑人生?
明明是努力拚升遷、拿績效,年薪破百萬,卻發現帳戶裡的錢越來越薄,甚至還莫名其妙多了一筆叫「基本稅額制(AMT)」的稅金?你不是不願意繳稅,只是搞不懂為什麼努力工作,卻成了被罰的對象。
別擔心,這篇文章就是為你寫的。
讓我們用生活化的語言,打開工程師的節稅腦袋,讓你用合法方式,把辛苦賺來的錢留下來。
節稅不是偷稅,而是「不多繳該省的錢」
大多數科技業工程師收入穩定,獎金、分紅,年薪輕鬆破兩三百萬。但你可能沒發現,當收入超過某個臨界點,你就會踩到「基本稅額制」(AMT)的雷區。
什麼是AMT?來,先看這張圖

113年起,670萬已調升為750萬元
工程師小張的稅務驚魂
小張,38歲,在竹科擔任資深工程師,年薪300萬,包含年終獎金、股票分紅。
平常他很節省,買了幾張保單、又捐款、也有房貸,心想這樣可以多扣抵一些。
結果報稅時一看……哇!多出一筆 「基本稅額」28萬元 的補稅通知書。
為什麼?原來是他扣太多項目,讓「一般稅」看起來繳很少。這時,國稅局就會用AMT重新幫他算一遍,認為他「應該至少繳那麼多」。
這就是高收入者最常見的盲點:「我以為我做對了,其實只是踩到稅法的陷阱。」
❌ 常見誤解:你中了幾個?
- 「多買保單、多捐款,就能省稅?」
➡️ 沒錯,但如果你年收高,反而可能因為節太多反被加稅。 - 「我薪水高,但沒什麼財產,不用太擔心?」
➡️ 錯! 收入高、沒規劃,反而更容易被稅吃掉。 - 「有用人報帳就好了,不用再找顧問?」
➡️ 報帳≠規劃,節稅顧問幫你設計結構,讓你未來幾年都省得安心。
合法節稅3招,工程師必學!
1. 做一次完整的「稅務健診」
- 檢查你是否進入AMT風險區
- 了解你的收入來源、扣除額、財產結構
- 試算各種情境下的報稅金額
2. 選擇正確的節稅工具
- 不是什麼都能扣!選對才有效
- 適度運用:保單、儲蓄險、信託、房貸利息、退休金等工具
3. 建立資產配置與家庭分散策略
- 如果你是雙薪家庭,是否該讓收入分配得更平衡?
- 如何透過家庭信託或投資型工具合法分散稅負?
💡 財務顧問怎麼幫你?
身為財務顧問,我們協助的工程師客戶最常見的回饋是:
「早知道我三年前就應該找你,光這次規劃就幫我省下快20萬。」
我們不是幫你填表,而是透過顧問諮詢,建立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財務防火牆。
我們會針對你目前的財務狀況,進行稅務健診 → 設計策略 → 追蹤執行,從此不再懼怕報稅季。
給正在看文章的你:下一步是什麼?
你已經不是不知道的人了,現在只差一個行動。
👉 點這裡,預約一次稅務健診,幫你試算你的節稅空間
👉 或直接私訊我們,了解你目前的節稅風險,把錢留在你自己手上
你能賺,就值得被好好規劃
節稅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懂得規劃的人才能抓住的機會。
你努力賺的錢,不該被制度默默吃掉。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讓我們一起重新設計你的財務,讓收入高的你,也能省得聰明、花得安心、存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