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幸福人生的關鍵《心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前言

小時候童話故事中常以「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當作結尾,但幸福快樂可以數據化計算嗎?

聯合國發布 2023 年的《世界幸福報告》說最幸福的 10 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第 1 位芬蘭、第 2 位丹麥、第 3 位冰島、第 4 位以色列、第 5 位荷蘭、第 6 位瑞典、第 7 位挪威、第 8 位瑞士、第 9 位盧森堡、第 10 位紐西蘭。評比參考數據有人均GDP、社會支援、預期健康壽命、人生抉擇自由等等項目。不過人什麼時候是最幸福快樂的呢?

我們通常會認為,想要幸福快樂,需要財富與自由,也因此許多人都在追求財富自由。

希臘神話中有位邁達斯國王,跟大多數人一樣,邁達斯國王以為只要坐擁大量金銀財寶,就會幸福無比。

於是他向神許願,希望能有點石成金的能力,最後如願以償了。邁達斯自以為談成了一筆穩賺不賠的交易,馬上就要成為世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不久之後,邁達斯很快便後悔了,這項本領其實是個巨大的災難。這讓他無法吃東西,因為他一碰食物,食物就變成了金子,這樣他肯定要被餓死。手碰到誰,誰就變成黃金雕像。

raw-image


看來擁有最多的財富也不見得會幸福快樂。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心流,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是著名的正向心理學家,作者告訴我們還有一種得到「幸福快樂」的方式,就是進入「心流」。

一開始,他找了數百位各行各業的專家,其中包括藝術家、運動員、音樂家、西洋棋手和外科醫生等,也就是那些大半時間都在從事他們熱愛的事的人,發現這些人都有共通點。他發現這些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時,都有著最好的體驗 ,此時一個人全神貫注於某件事而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這經驗是那麼的美好。


一般人總以為,生命最美好的時刻是發生在無牽無慮、隨心所欲、輕鬆自在的時候但是最美好的時刻其實是發生在一個人有意地將身體或心智能力發揮到極限,去完成某件有難度或有價值的事時。

就好比童話故事裡,王子與公主想要得到幸福快樂,就必須打倒惡龍或是壞女巫,經過重重挑戰,得到的結局才會是幸福快樂的。

什麼是心流?

人的意識像是個演算中心,所有資訊都藉由不同感官進行「呈現」和「比較」,可能必須同時處理工作的任務、咖啡的香氣、股市大盤的表現,以及順道去店裡買便當等不同資訊。

你的意識中,維持資訊秩序的力量為意圖。只要一個人渴望某個東西,或是想要完成某件事時,意識中就會形成意圖。

比如說,當我們的血糖濃度降到一定程度時,身體就會開始覺得不舒服:我們可能會心情煩躁、多汗和胃痛。在基因操控的指示下,血糖濃度必須恢復正常,這會讓我們聯想到食物。於是我們意圖要去吃東西,一直吃到飢餓感消失為止。

何時這個秩序會產生破壞呢? 外來資訊與個人意識中的目標出現衝突。

比如說,你知道工作要完成某個任務,但是恰巧你聽到股市大跌的消息,而且你的標的正好中箭落馬,你知道手頭上的工作,今天一定要做完,但是賠錢讓你感到心神不寧,於是你的意識就發生了衝突。

簡單來說,就是目標與威脅導致了衝突,衝突的嚴重度要看,這個目標對個人的重要性,以及這個威脅的嚴重性而定。

但你一定會有部分注意力被挪去應付這個威脅,能用來處理其他事物的注意力也就減少了。

相對來說就是「最優體驗」。也就是一個人全心全意用在追求個人目標上,沒有任何脫序現象,也沒有任何威脅需要防範。

這種狀態就叫做心流體驗」,之所以稱之為心流,是因為許多人在描述他們的體驗時,都提到那是一種如行雲流水般的感覺,例如「我像是飄浮著的」、「好像被一股水流載著走」。

體驗心流,並將所有注意力毫不保留的投入時,不管做什麼事都能樂在其中。一旦嘗過那喜樂的滋味,我們會願意加倍努力,只為了再一次品嘗它的滋味,自我就是這樣成長的。

消失的自我

所謂的心流狀態,就是你全心全意投入在一件事情上,當一個人面對的挑戰,逼得他必須使出渾身解術時,他的注意力就會完全被這個活動吸引,整個人投入在當中,不留下任何精神能量去處理其他不相關的資訊,當下甚至忘卻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

而進入心流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忘我」動畫鬼滅之刃 刀匠村篇》,其中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刀匠鋼鐵塚專注磨刀,進入心流狀態後,甚至連眼睛被敵人弄瞎了也不動搖,此時此刻,鋼鐵塚就只有專注於磨刀,心中再無他物。

所以值得一提的是,進入心流最大的好處,就是「忘我」。相對來說,太在乎「自我」的人,就很難進入心流狀態,因為這樣的人實在花了太多的精力,去在意別人的關注、在意別人是怎麼看「我」。

比如說,走在街上時,發現有幾個人面帶微笑的轉頭看我,我的第一個反應會是擔心:「我怎麼了嗎?我看起來很奇怪嗎?是我走路的方式,還是我臉上有什麼東西?」,這樣的人就是自我意識過強,隨時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害怕自己給人的印象不好或行為不合宜的人,也跟樂趣無緣。

為何工作不快樂?

這時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進入心流狀態讓人比較快樂,但是工作呢?

人們是在工作過程,還是在休閒時間比較容易體會心流呢?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作者曾經做過實驗,實驗找來超過一百名受試者,配戴電子呼叫器一個星期,這個電子呼叫器每天會隨機呼叫八次。受試者接受到呼叫後,需要紀錄當時在做的事情、挑戰程度、用了多少技能等等,並且寫出當下的心情……

怎樣判定這個人是進入心流狀態呢?

當一個人寫下的挑戰程度、技能使用度,都高於一周的平均值,就判定他處於心流狀態。根據實驗結果,經常處於心流的人比較容易出現「堅強」、「有活力」、「有創意」、「專注」和「積極進取」的感受。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心流通常發生在工作期間,很少是出現在閒暇之餘。

根據統計,工作處於心流的機率大約是54%,休閒時間,像是在看書、看電視、和朋友相聚或到餐廳吃飯時,他們處於心流的機率只有18%。但是問題來了,進入心流狀態,應該是件幸福快樂的事,大部分的人也是在工作時,比較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怎麼我們不覺得工作會是件快樂的事啊?

應該這麼說,是誰剝奪了工作的樂趣。

十八世紀以前,農家在空閒時從事的家庭手工,就是提供心流的活動。例如英國織布工人會在家裡擺幾部織布機,全家一起工作。工作時間與生產目標都是根據自己的狀況決定的。天氣好時就暫停織布,改到果園或菜園去工作。開心的時候就一邊織、一邊哼著歌,每完成一件作品,大家就喝點酒慶祝一下。


進入工業時代之後,整體工作環境就從大致上愉快變成了夢魘

科技發展,從過去的水車、犁,到蒸汽引擎,再到電,甚至半導體晶片的發展,對於工作是不是能帶來樂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管理階層首重的考慮絕對是生產,公司賺不賺錢,工作究竟有沒有樂趣,不是最重要的事。

於是我們的工作,就變成這事是為別人而做,與自己的目標不相干,因此即使工作當下的體驗是正面的,他們也不會多加重視,花時間做為別人做事,無異於浪費生命

如何藉由心流更快樂

大家在上班時會迫不及待的想回家,趕快享受得來不易的空閒時間,但事實上,你根本不知道回家要做什麼,大概就是看電視、滑手機。

諷刺的是,比起休閒時間,有時候人在工作中獲得樂趣的機會其實比較高,原因在於工作就像心流活動一樣,有目標、有規則、有挑戰,這些條件會讓人更投入,全神貫注而渾然忘我,但是這樣的心流,你不見得會開心。這是因為人除非握有掌控權,否則不管工作或休閒都會讓人大失所望。

所以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呢?

訂定目標去累積微小的成功,藉由進入真正的心流,讓你更快樂。

我們常常聽到失敗為成功之母,不過失敗太多次很可能導致你失去信心。我認為還有另外一種方式,也就是累積許多微小的成功,直到你真的成功。

這裡我想參考彈性習慣所提到的概念,提供簡單進入心流的方法,讓你的生活更有意義、更快樂。

第一、訂定自己的目標

想要經歷心流,首先必須有明確目標做為努力方向,這就像是旅行前總要有個目的地,沒有目標就像隻無頭蒼蠅一樣亂鑽,比如說你想要今年挑戰跑馬拉松,而且不能被關門,這就是很具體的目標。至少你會很清楚應該怎樣訓練,最後才能達標。


平時我們的工作,有目標、有規則、有挑戰,於是很容易讓人進入心流狀態,但這樣的狀態有個問題,工作設定的目標是別人給的,這就像是開車上路,同樣的目的地,一個是公司指派你出差,一個是你想要去旅行,開車時一樣進入心流狀態,但是一定是旅行比較開心。

因為是「你決定」的目標,癥結點在於「設定你自己的目標」,其實工作也是一樣,老闆給的目標是你不能決定的,但是你能決定的是什麼?


我想挑戰用最精簡的方法、找出其中的樂趣、學習更多的東西,當你訂定好自己的目標,接著就需要你來拆解任務了。

第二、累積微小的成功

參考彈性習慣將目標拆解成三種:有做總比沒做好的迷你目標、難又不會太難的中等目標、遠大且值得挑戰的卓越目標。

為何要分成三種,是因為有時候人會有惰性,迷你目標更像是「暖機」的動作,至少你確定每天一定會成功,累積微小的成功是建立自信的關鍵。


這時你會有每天進步一點點的自信,當目標變得輕鬆可完成的時候,你一定會想要挑戰「難又不會太難」的目標,甚至挑戰更加進階的目標,理論上,難度越大成就感也越大,但人禁不起一再的失敗,失敗太多次,你一定會懷疑人生,所以累積微小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事。

跑馬拉松的迷你目標可能是跑操場一圈,這麼做是讓你持之以恆,真的跑完了,你可能會想挑戰進階目標,一次跑十公里,甚至挑戰如何縮短時間或是增加距離,當你發現跑得越來越順,這個進步的喜悅是令人欲罷不能的事。

第三、全心投入

人的專注力有限,一次做好一件事,專注在你眼前的事情上,不要讓其他事物導致你分心,這邊提供小訣竅是「移除」任何會導致你分心的事物,特別是手機。

手機就像是魔戒一樣,那怕是你不想用,也很難不注意到它,最好的方式就是眼不見為淨,你不妨可以做個實驗,把手機關機、藏起來放到你看不到、感覺不到的地方,是不是比較能專心呢?

每天練習找個小目標專注

最後我想做個總結,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人們總說孩子無憂無慮,是最開心的時候,這是因為人小時候,就像一部「學習機器」,每天都在嘗試新的動作、新的語言。在大人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就是很容易開心的事情,因為每天都在學習、都在成長,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總是能找到不同的樂趣,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心流狀態。

童話故事裡,王子與公主想要得到幸福快樂,就必須經過重重挑戰,得到的結局才會是幸福快樂的,就好比一個人進入心流狀態,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去迎接挑戰,全神貫注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

就如同《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所提到,「人的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現代人這麼多煩惱,或許就是時間與精力,浪費太多在別人身上,很少關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也許你現在就有這樣的困擾,或許可以嘗試建立簡單的目標做起,平時在日常生活去累積微小的成功,藉由進入真正的心流,讓你的生活更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謝你的分享!最近生活剛好也遇到困頓之時, 你的文章有如一計又響又明確的鐘響!
GILO-avatar-img
2025/07/11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也看了你的彈性習慣的筆記。雖然感覺和原子習慣大部分相似,但注意到原子習慣還提到把獎勵跟想養成的習慣綁在一起讓習慣更好達成,如果你有閱讀過也會好奇你的感想。
GILO 這邊稍微分享一下《原子習慣》的 4 個重點步驟 : 1️⃣讓提示顯而易見:設計一個明確的提示,讓你輕鬆注意到該做的行為。 2️⃣讓習慣有吸引力:將習慣與愉快的事情結合,使得這個行為變得令人期待。 3️⃣讓行動輕而易舉:降低行動門檻,使得開始變得簡單且毫不費力。 4️⃣讓獎賞令人滿足:設計能即時滿足的獎賞,幫助你堅持並享受習慣養成的過程。 之前在看《原子習慣》問題點在於,具體該如何實現呢? 後來我讀到《高效原力》《彈性習慣》解決了我的疑惑🫤 關鍵在於「遊戲化」 就像我們玩手遊、滑手機一樣,為何會欲罷不能呢? 因為行動>獎勵 出現了多巴胺 習慣我認為更像寫一個執行程式,假設我們想要達成某個目標,對自己寫了一個習慣,好比閱讀好了 : 我的目標是一週一本書(習慣) 但如果沒有寫好程式,絕對會失敗。 所以程式可以這樣寫 : 1. 拆解一本書 分成7天份 2. 每天打進度(行動) 3. 設定獎賞(想要發文被人按讚) 4. 執行程式 5. 如果不順,找出不順的問題,再來一次 當然執行的過程中,絕對會想偷懶、耍廢、加班等等因素 《彈性習慣》的方法就幫助你,建立最小能完成的習慣。 不過我實際上遇到的問題是 : 真的想偷懶的時候,每天只會完成迷你目標。 所以後來我又參考《高效原力》的NICE目標法,做出一個工具,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模板我還再製作中,操作方法我會寫在我的新書《日日見:3分鐘連用小日記》裡面,敬請拭目以待。
avatar-img
鼠叔|倉鼠人生實驗室的沙龍
48會員
177內容數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答案也許已經被某人寫在書裡了,唯有閱讀能解決你的問題,擴展個人的視野,希望遇到瓶頸的你,在這裡能聽到你需要的一本好書。
2025/01/02
如果人生就像電腦系統,那就是可以被破解還有優化,有群人叫做生活駭客,小至綁鞋帶的技巧,大至人生規劃,只要是有規則、有步驟、有流程,那就是可以反向破解並且進行優化、最佳化,本書告訴我們駭客思維的優點與缺點,在這個時代,優化是常態,但是可能也會帶來影響他人的副作用。
Thumbnail
2025/01/02
如果人生就像電腦系統,那就是可以被破解還有優化,有群人叫做生活駭客,小至綁鞋帶的技巧,大至人生規劃,只要是有規則、有步驟、有流程,那就是可以反向破解並且進行優化、最佳化,本書告訴我們駭客思維的優點與缺點,在這個時代,優化是常態,但是可能也會帶來影響他人的副作用。
Thumbnail
2024/11/23
中年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該階段伴隨著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獨特的生物現象。這篇文章探討中年的定義、心理壓力及其演化意義,並以動物學的角度剖析中年在生物學上的功能,強調中年不僅是老化的開始,更是負責任及利他精神的展現。進入中年,能力增強而責任隨之而來,反思中年的意義有助於人生的成長與快樂。
Thumbnail
2024/11/23
中年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該階段伴隨著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獨特的生物現象。這篇文章探討中年的定義、心理壓力及其演化意義,並以動物學的角度剖析中年在生物學上的功能,強調中年不僅是老化的開始,更是負責任及利他精神的展現。進入中年,能力增強而責任隨之而來,反思中年的意義有助於人生的成長與快樂。
Thumbnail
2024/09/23
我們人往往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在玩「有限遊戲」。有固定的規則,固定的獎勵,也因此「無聊透頂!」如果將人生看成是一場遊戲,我們要如何把「有限遊戲玩出無限呢?」歐陽老師說: 很簡單,就跟你打手遊一樣!點技能、解任務、有獎勵、打排位,轉念你就能講有限遊戲玩出無限。
Thumbnail
2024/09/23
我們人往往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在玩「有限遊戲」。有固定的規則,固定的獎勵,也因此「無聊透頂!」如果將人生看成是一場遊戲,我們要如何把「有限遊戲玩出無限呢?」歐陽老師說: 很簡單,就跟你打手遊一樣!點技能、解任務、有獎勵、打排位,轉念你就能講有限遊戲玩出無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不安和焦慮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人常常感到不安和焦慮。然而,我們是否曾經停下腳步,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積極面?事實上,專注於生活中的積極方面,是提升快樂感和滿足感的有效途徑。 學會感恩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感恩,這是一種簡單而強大的習慣。每天早晨醒來,花幾分鐘感恩你擁有的事物——無論是健
Thumbnail
不安和焦慮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人常常感到不安和焦慮。然而,我們是否曾經停下腳步,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積極面?事實上,專注於生活中的積極方面,是提升快樂感和滿足感的有效途徑。 學會感恩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感恩,這是一種簡單而強大的習慣。每天早晨醒來,花幾分鐘感恩你擁有的事物——無論是健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生活就是把快樂裝在心中,一路向前,心裡煩時,沉澱一下,靜下心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幸福 由心不由境。健康的活著,擁有一顆正面的思考,心裡健康自然散發出燦爛的笑。 真正快樂的力量 是來自心靈與精神上的富足,亦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對理想的憧憬,及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 人生 總有路可走,只
Thumbnail
生活就是把快樂裝在心中,一路向前,心裡煩時,沉澱一下,靜下心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幸福 由心不由境。健康的活著,擁有一顆正面的思考,心裡健康自然散發出燦爛的笑。 真正快樂的力量 是來自心靈與精神上的富足,亦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對理想的憧憬,及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 人生 總有路可走,只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生活除了具備「生存能力」外,「培養欣賞與享受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對享受的感受都不盡相同,而通常可讓人由衷感到幸福都是從「心」而來,而不是從「頭腦」而來;比如感受到人的心意、看到別人的善意、看到美好事物的感動等等,如果心是比較敞開的人,也更容易意識到這些心意,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與感
Thumbnail
生活除了具備「生存能力」外,「培養欣賞與享受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對享受的感受都不盡相同,而通常可讓人由衷感到幸福都是從「心」而來,而不是從「頭腦」而來;比如感受到人的心意、看到別人的善意、看到美好事物的感動等等,如果心是比較敞開的人,也更容易意識到這些心意,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與感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