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鎖國時代不重視外國資訊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日本在德川的江戶幕府時期,實施鎖國政策。但鎖國並不意味著無知。相反地,日本相當重視收集外界情報。其中一個管道,就是要求荷蘭在長崎的商館定期提供外界報告。這些報告收集起來,就稱之為「阿蘭陀風説書」。

例如,十九世紀初,美國商船馬禮遜號撿到七名日本的漂流難民,要趁著護送難民的名義,拜訪鎖國的日本。荷蘭人就報告道(已先由今日日本人翻譯成現代日文):

「今年秋天,從到長崎港口的荷蘭船長那聽說,有七名日本人漂流在外,被英國船艦救了上來。」

(この秋に長崎に入港のオランダ船船長からの話として、日本人7名が漂流しているのをイギリス船が海上で救助したそうです。)

「聽說這件事情的荷蘭人就說,日本正在鎖國,還不能由外國直接引渡難民,只有荷蘭人能做到這件事情,不如讓荷蘭人來送難民回國吧。然而荷蘭人這麼說後,英國人就直接拒絕,表示他們要自己送人到江戶,明年春天就會去浦賀。」

(これを聞いたオランダ人が、日本は鎖国をしているので外国から直接引渡す事は出来ない。しかしオランダ人からは届ける事が出来るので此方に御渡し下さい、と言ったがイギリス人は自分達が直接江戸に届けるのでそちらの世話にはならないと断り、来春は浦賀へ行くとか言って居りました﹚

「負責這件事情的人是叫做西奇曼鵬的東洋十六島總督,所以隨行人數相當多。」

(送る責任者はヒチマンポンと言う東洋16島の総督の由で人数も多いようです。)

「英國近年來征服他國、印度南方都已全被其奪走。其他亞洲島嶼和美洲也逐漸為其佔領,是可以跟俄羅斯相抗衡的強國。日本總人口不過三千萬,英國卻有八千七百萬,將近日本的三倍。下次我們會概略報告關於英國的調查。」

(イギリスは近来他国を占領し、インドも南の方は全て奪い取る。 その他アジア地域の諸島、アメリカ州を段々占領している。 ロシアに対抗する強国です。 日本の総人口は3千万のところイギリスは八千七百万故、日本の約三倍です。此度イギリスについて調べた事概略報告します。)

從這則報告可以看出,日本對世界變動其實有基本的認知,尤其關心會危害本國利益的俄國還有來訪西人的情報。儘管這則風說書還是有錯、而且把美國船艦張冠李戴成英艦就是了。

不過,了解對手的危險性不見得會帶來好結果。馬禮遜號後來果然來到日本,然而反遭幕府砲擊。這起「馬禮遜事件」還成為幕府鎮壓蘭學學者的「蠻社之獄」導火索,是美國黑船事件以前相當重要的西船衝擊日本史的事件。

圖片:馬禮遜號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MorrisonShip.jp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95會員
866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6/19
在1609年,日本的薩摩藩大舉入侵琉球國(約今沖繩縣)。琉球的尚氏王朝一敗塗地,從此喪失了政治獨立性,為薩摩藩宰制,成為了薩摩以及幕府的藩屬。 琉球本來是明的朝貢國。薩摩征討琉球後,卻不想中斷琉球與明的朝貢關係。當時整個日本都深為明所忌諱,無法直接交通,薩摩於是想:何不利用琉球來作為貿易中介,
Thumbnail
2025/06/19
在1609年,日本的薩摩藩大舉入侵琉球國(約今沖繩縣)。琉球的尚氏王朝一敗塗地,從此喪失了政治獨立性,為薩摩藩宰制,成為了薩摩以及幕府的藩屬。 琉球本來是明的朝貢國。薩摩征討琉球後,卻不想中斷琉球與明的朝貢關係。當時整個日本都深為明所忌諱,無法直接交通,薩摩於是想:何不利用琉球來作為貿易中介,
Thumbnail
2025/06/18
在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之後,法國緊隨著英國而來,與滿清簽訂了《黃埔條約》,成為清法間不平等條約之始。有意思的是,《黃埔條約》原來並不只是通商/傳教條約,本來更該是清法間的同盟條約。 按照張存武先生的研究,當清法談判時,「弛禁天主教」並未得到深議,相反地,法國提議,雙方可訂下盟約,當清與英國再
Thumbnail
2025/06/18
在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之後,法國緊隨著英國而來,與滿清簽訂了《黃埔條約》,成為清法間不平等條約之始。有意思的是,《黃埔條約》原來並不只是通商/傳教條約,本來更該是清法間的同盟條約。 按照張存武先生的研究,當清法談判時,「弛禁天主教」並未得到深議,相反地,法國提議,雙方可訂下盟約,當清與英國再
Thumbnail
2025/06/14
如果本族族人的母語日漸退化該怎麼辦?滿清的反應就是,編纂一大堆實用的滿語日常教科書來推廣滿語。 例如附圖是嘉慶年間出版的《清文指要》,基本上就是有點像「大家的日本語」這樣的對話教科書。圖片沒截完整,但按照維基的翻譯就是下列對話: 「聽見說你如今學滿洲書呢,很好,滿洲話啊,是咱們頭等頭要緊的事,就
Thumbnail
2025/06/14
如果本族族人的母語日漸退化該怎麼辦?滿清的反應就是,編纂一大堆實用的滿語日常教科書來推廣滿語。 例如附圖是嘉慶年間出版的《清文指要》,基本上就是有點像「大家的日本語」這樣的對話教科書。圖片沒截完整,但按照維基的翻譯就是下列對話: 「聽見說你如今學滿洲書呢,很好,滿洲話啊,是咱們頭等頭要緊的事,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外貿易港口通常是接收外來事物的第一線,建築、食物、宗教等等,通常最先在港口登陸。日本有幾個這樣子的港口,像是長崎、小樽、函館等等,洋溢著歐風的建築,人雖然是在日本,看起來真的不太像日本。
Thumbnail
對外貿易港口通常是接收外來事物的第一線,建築、食物、宗教等等,通常最先在港口登陸。日本有幾個這樣子的港口,像是長崎、小樽、函館等等,洋溢著歐風的建築,人雖然是在日本,看起來真的不太像日本。
Thumbnail
隨著明治政府帶著大批的日本人(和人)進駐了北海道,並實施了許多同化政策,各方面都處於弱勢的愛奴人雖曾嘗試反抗,但最終仍不得不開始改用日本姓名、改說日文、放棄狩獵而開始農耕、被禁止舉辦傳統祭典...等等。在長時間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以及與和人通婚的演進之下,愛奴人就這樣被迫逐漸消融在大和民族中...。
Thumbnail
隨著明治政府帶著大批的日本人(和人)進駐了北海道,並實施了許多同化政策,各方面都處於弱勢的愛奴人雖曾嘗試反抗,但最終仍不得不開始改用日本姓名、改說日文、放棄狩獵而開始農耕、被禁止舉辦傳統祭典...等等。在長時間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以及與和人通婚的演進之下,愛奴人就這樣被迫逐漸消融在大和民族中...。
Thumbnail
【2018/5 春】使用「長崎路面電車一日券」,遊長崎景點。長崎是個山坡地形,而哥拉巴花園位於南山手之丘的高處,可從上方俯瞰整個長崎港與稻佐山。長崎港是當時日本鎖國政策下,最早開放對外通商的港口。
Thumbnail
【2018/5 春】使用「長崎路面電車一日券」,遊長崎景點。長崎是個山坡地形,而哥拉巴花園位於南山手之丘的高處,可從上方俯瞰整個長崎港與稻佐山。長崎港是當時日本鎖國政策下,最早開放對外通商的港口。
Thumbnail
【2018/5 春】島原城於16世紀末興建,主要是防止薩摩國侵略長崎而建造。是長崎的歷史名城,為日本現存的12座平山城之一,列入日本國家史跡和日本100名城之一。
Thumbnail
【2018/5 春】島原城於16世紀末興建,主要是防止薩摩國侵略長崎而建造。是長崎的歷史名城,為日本現存的12座平山城之一,列入日本國家史跡和日本100名城之一。
Thumbnail
百年前,旅居日本的歐美人士,將紳士階級的垂釣活動引入日本,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日本人的旅遊生活。
Thumbnail
百年前,旅居日本的歐美人士,將紳士階級的垂釣活動引入日本,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日本人的旅遊生活。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2017/11 秋】 <金森倉庫> 1859年,函館、橫濱與長崎作為日本最初展開國際貿易的港口,而金森倉庫就是函館首個營業用倉庫群,見證了整個函館港口的興衰。
Thumbnail
【2017/11 秋】 <金森倉庫> 1859年,函館、橫濱與長崎作為日本最初展開國際貿易的港口,而金森倉庫就是函館首個營業用倉庫群,見證了整個函館港口的興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