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家製司康
<舊文照搬/原發佈時間:2024/04/18>
#電視筆記 松子所不知道的世界 司康的世界
上次聊到司康現在已經變成顯學,想起松子也曾做過一集「司康的世界」,於是又撈出來再看一次。這集的來賓是「三十年間每天都在吃司康的女子」小關由美小姐,她出了好幾本關於司康的書,我也買過其中一本。
我買的是這本。
就像上次吃貨社會學中提到的,日本最近這幾年司康大受歡迎,司康專門店在3年間成長了4倍,但有一項很有趣的調查結果顯示,喜歡吃司康的男女比是1:9。也就是說司康幾乎都是女性在吃。男性不喜歡的原因不外乎是覺得司康吃起來很乾,很會掉屑,沒有配飲料吃不下去,以及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吃(可能日本男生不太吃下午茶?)
為了「破解」這些理由,小關小姐介紹了幾家司康專賣店。例如位於御茶水的「Lazy Daisy Bakery」,她們家的司康擁有外殼酥脆中心鬆軟,不沾醬單獨吃也很好吃。
大家吃司康都怎麼吃呢?烤的好的司康都會有橫向的裂口:「狼口」。順著狼口把司康剝開成上下兩半,塗上厚厚的奶油和果醬,應該是最正統的吃法了。以前開店時常常看客人整顆拿起來啃,讓我有一度好想更改擺盤方式,幫客人把司康剝開再上菜(但當然最後我忍住了,要怎麼吃是客人的自由…。)
搭配司康的奶油不是一般的奶油(butter),是凝脂奶油(clotted cream),它是將全脂牛奶隔水加熱後放涼,取最上面一層的乳脂而成。
至於要先塗凝脂奶油還是先塗果醬,英國人分成兩派:康沃爾派V.S. 徳文派。康沃爾和德文郡是英國凝脂奶油的兩大產地,在台灣百貨超市裡能找得到的通常是德文郡的牌子。德文郡主張要先塗奶油再塗果醬,康沃爾派則相反,先塗果醬再放奶油。
先塗奶油的話,奶油會因為司康的熱度而融化,讓整體口感變得比較濕潤,如果先放果醬,奶油就比較能維持原本的凝結狀態,而且這樣比較能中和果醬的甜味,不會一下子就覺得很甜,而是慢慢在口中擴散。下次大家吃司康時不妨兩派吃法都試試看,看看自己比較喜歡哪一種口感。
在台灣凝脂奶油貨源有限又很昂貴,所以如果是在咖啡館點司康很少能附上真正的凝脂奶油。像我們以前是給打發鮮奶油,自己在家裡吃如果不介意酸味,希臘優格也是一種選項。喜歡自己動手做的話,網路上有好些食譜可以試試,我前幾天就試了巧兒灶咖的凝脂奶油作法,鮮奶油加奶油開中小火不停攪拌到成濃稠狀,放涼後進冰箱冷藏凝固就完成了。質地和真正的凝脂奶油還是有差異的,但搭配司康還是蠻好吃的。
小關小姐介紹的其他幾家司康專賣店:
英國菓子·紅茶專門店 Cha Tea (西日暮里)
ハムステッドティールーム (仙台)
タイニートリア ティールーム (人形町)
另外還有飯店下午茶所提供的例如東京新大谷飯店、東京雅敘園飯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