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偏癱後的行走影響與被動關節運動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前言:居家日常碰到比較專業上的問題,當作讀書報告、個案報告寫,不嚴謹,只是個看到問題,爬文查詢的小作文,故會有查詢以及思考及判斷的心路歷程。

  剛開始服務偏癱長者的時候,其實是被拒絕的。因為長輩對於行走方式有其固定的方式,雖然本身對於中風後的行走有其些許的了解,實務上,仍然要與長輩互相磨合,了解他們的tempo以及習慣,最後我花了三天才有所契合...。

raw-image

 知行合一,所以理論上與實際上仍有待去實際操作才能深刻了解。就先談到偏癱者特殊的移動方式,是因為半邊無法控制,就必須靠著健康的一側,去強制帶動偏癱的一側,就如同丟球的動作一樣,手臂揮動帶動球體往外拋出,就會出現畫圓的動作(脑梗后,偏瘫患者如何纠正划圈步态?),因為涉及到病人隱私的部分,也沒有辦法將其呈現,但網路上也有前輩的專業影片,關於其偏癱後行走可以參考(腦中風安心復健園地-中風後常見的代償步態)。

  實際上很久以前早上就讀護理之前,就有看過的經驗,就是一次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出席的活動中,其行走上講台過程,可以看到這樣帶動的方式。其可能會導致偏癱患者的髖關節磨損問題,主要是偏癱導致的關節活動度受限和不平衡的步態,進而加速了髖關節的退化。為了減輕患側髖關節的負擔,在行走時會出現軀幹向健側擺動的代償動作(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依據教科書–活動分類,以關節活動的情況可分為被動運動、協助性運動、主動運動、加阻力運動;被動運動是藉助他人及外在力量活動肢體,並未主動施力及消耗能量,主要是防止關節攣縮、黏連、僵直,促進血液循環,而保持關節的正常活動範圍,但不能增加肌肉力量(永大出版,基本護理學)。行走運用到的肌肉群有臀中肌、臀大肌、脛前肌、股四頭肌、小腿後側肌群、骨直肌、蹠趾屈曲肌群、髂腰肌、膕旁肌等等,相關的影片參考(腦中風安心復健園地-中風後行走的6個關鍵下肢肌力訓練)。如果要增強維持原有的肌力,應該是有阻力的主動運動,再以肌肉活動來分,有等張運動及等長運動(永大出版,基本護理學)。等張、等長運動,可以參閱前輩的文章『阻力訓練的方式:等長?等張?機械?自由重量?』

  結論上,理想狀態是有人可以持續做到讓中風長輩持續做到主動運動的復健,但實務上,可能家屬認為病人的餘命以及後續的照護成本、人力與效能等等,積極度相對來講並沒有很高,個人也想過這樣的偏癱步態,可能對於後續的關節壓力與肌肉萎縮等將會相對顯現出問題,只是現行的情況,主動行走至少維持的一些肌肉活動,而且也是為數不多的運動,至少在服務期間的協助行走,以及被動關節活動上,希望能多少減緩完全失能的時刻到來吧!(瞭輔具的行走步態介紹)

最後也網路上搜到一些新的輔具,科技的發展,有些開發出的新型樣式,似乎可加強過往傳統輔具的缺點,希望能夠價格與實用上更與時俱進、普及親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文木華的沙龍
3會員
17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三千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生活漸漸趨於平淡,雖然需要照顧老人,但是,老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復健的狀況挺良好的,身體情況也有了不錯的進展。 唯一的煩惱是自己的體重來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最巔峰,想要飲控、想要規律運動,卻在自己過度放鬆的幾年下來,想要嚴格控管的時候變得好難好難 😭 前陣
Thumbnail
好久沒發文了😂 最近生活漸漸趨於平淡,雖然需要照顧老人,但是,老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復健的狀況挺良好的,身體情況也有了不錯的進展。 唯一的煩惱是自己的體重來到了自己人生當中的最巔峰,想要飲控、想要規律運動,卻在自己過度放鬆的幾年下來,想要嚴格控管的時候變得好難好難 😭 前陣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最近忙碌到過度亢奮,感到疲憊。朋友建議她可以好好休息,不用強求自己繼續前進。作者感觸,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如果腳有點酸痠,就可以慢慢踩,或者干脆停下來休息一下,看看沿途的風景。 重要的是要保持隨時準備出發的狀態,不要強求自己非得一鼓作氣。有時候,放慢速度或者暫時原地不動,也沒什麼不好。
Thumbnail
最近忙碌到過度亢奮,感到疲憊。朋友建議她可以好好休息,不用強求自己繼續前進。作者感觸,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如果腳有點酸痠,就可以慢慢踩,或者干脆停下來休息一下,看看沿途的風景。 重要的是要保持隨時準備出發的狀態,不要強求自己非得一鼓作氣。有時候,放慢速度或者暫時原地不動,也沒什麼不好。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前,老媽的腳就因年老退化行走不便,不然就是擔心出門在外如廁不便,屢屢婉拒與我們一同出遊,這幾年來若非就醫,最多就是在社區中庭散步,維持基本的肌耐力。只是隨著年紀越大,加上生理上的病痛,走沒有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疲累猶生。看著老態龍鍾將近八旬的她,心裡不禁期盼「時間能走慢一點嗎」!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前,老媽的腳就因年老退化行走不便,不然就是擔心出門在外如廁不便,屢屢婉拒與我們一同出遊,這幾年來若非就醫,最多就是在社區中庭散步,維持基本的肌耐力。只是隨著年紀越大,加上生理上的病痛,走沒有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疲累猶生。看著老態龍鍾將近八旬的她,心裡不禁期盼「時間能走慢一點嗎」!
Thumbnail
回歸工作試著重新開始,但看來恢復正常生活還有一段時間,生活中充滿了許多不便利。
Thumbnail
回歸工作試著重新開始,但看來恢復正常生活還有一段時間,生活中充滿了許多不便利。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本週主題:老人衰弱症與運動 陳映竹! (Chen, Ying-Chu),Ph.D. Student, M.S., M.A., CSCS*D, ACSM-CEP. =============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本週主題:老人衰弱症與運動 陳映竹! (Chen, Ying-Chu),Ph.D. Student, M.S., M.A., CSCS*D, ACSM-CEP.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