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餐店看起來生意不錯,一天應該賺很多吧?」
這是很多人對我說過的話。但事實是:我曾經每天營業 10 小時,扣掉成本後,只剩不到 2,000 元,還沒算上我自己的薪水。
這不是少數人的經驗,而是許多新手老闆會遇到的現實。今天這篇文章,我要公開我如何從「做越多賺越少」,變成「穩定獲利」的 3 個關鍵調整。1. 重新設計菜單,把毛利拉回來
剛開始開店,我什麼都想賣,看到別人賣吐司我也賣,看到對手有套餐我也跟進。但後來發現,太多品項反而讓備料更混亂,還造成食材浪費。
後來我做了這三件事:
用 Google 試算表整理出每樣產品的成本、售價、毛利率
把毛利低、出餐麻煩的品項淘汰
主推 3 樣「高毛利+易出餐」的品項,例如鐵板麵、厚片吐司、台式蛋餅
從那時開始,我的備料量變得穩定、庫存也更好控制,食材浪費明顯下降,淨利慢慢提升。
2. 每週看一次數字,抓回經營的主導權
以前我覺得只要「生意忙」就代表有賺錢。事實上,不記帳、不計算毛利、不看報表,就算賺了也是運氣。
我開始:
每週統計一次營收、成本、損耗
記錄每日品項銷量,觀察趨勢
設定營收與支出警戒值(低於要馬上調整)
當我能用數字來說話時,就不再是「憑感覺經營」,而是「用策略做決策」。這對於轉虧為盈非常重要。
3. 線上曝光與熟客經營並行
疫情過後,內用顧客大幅減少,我才體會到不能只靠路過客人。
我做了以下幾點:
建立 IG 帳號,每週分享菜單、每日出餐、老闆日常
用部落格記錄開店經驗、分享餐點搭配
建立熟客群組,推「好友推薦」、「集點送飲料」活動
這些線上內容不只讓我吸引了外地來客,也讓熟客願意幫我推廣。久而久之,不用打廣告,客源自然來。
👉 我的 IG: @tw._.gogo
👉 我的部落格: twgogotea.blogspot.com
賺錢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數據與選擇
如果你也經營早餐店,或想開店但對獲利沒信心,請記得這句話:
生意要做得長久,不是看誰賣得多,而是看誰賺得穩。
把商品選好、成本算清、顧客顧好,你會發現再小的店也有活下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