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起來太不可思議,明明正是血氣方剛奮鬥的年紀,頭上應該頂著三把火,到哪裡都澆不熄滅,我卻覺得卡住了。
去年的我從一份做了快六年的工作離職,並且轉換跑道。
是的,頭一份正職工作就做了 5-6 年,自學各種工作技能,卻也覺得受限。
從擔任創新品牌的甜點店長,2 年不到收店邁入經營品牌電商,所有品牌要處理的各種營運全都獨攬我身,做 PM、做研發、做蛋糕訂單、做客服處理、做社群小編,聽起來非常的斜槓,但也因為獨自一人作業,其實久了乏了覺得無趣,也或是說無助。
或許說起來,也是因為所謂的『舒適圈』讓我不敢離開,而離開後才發現我的職場適應力比想像中的變差了。
離開後雖有不捨,也被挽留,但為了我的人生體驗與規劃,我轉戰『行銷企劃』。
這是一段奇妙又邪惡的經歷,也是我毅然決然裸辭的心理原因。
當初直屬主管主動邀請面試,給我一個很不錯的薪資與職位,可以是說比想像中難以招架的頭銜。但我根本就是隻菜鳥,想著既然公司說會有人帶,不懂可以問,那我也皮繃緊一點奮力往上爬就好。
但這也是我壓力爆棚的開端,當大家都各式忙碌,其實沒有所謂的『有人帶』,完全沒有行銷企劃概念,主管丟了話就只能生出企劃案,看以前的企劃範本照操翻新出爐。可想而知很多來龍去脈,所謂的眉角完全不懂,抄出來的就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了,真的很難講的通暢與說服人,努力把他掰完的我也覺得可笑。
常常讓我自我懷疑的原因是任職前幾個月,主管常常找我說:要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個角色,不適合就要趕快找別的出路。
而在這樣自我高壓、環境高壓的狀況下,完全改變了我對人與對自我的態度,開始自我懷疑,不只常常被罵被否定,還會在大庭廣眾下被洗臉,用著嘲諷的表情看著你,不只抑鬱也開始自閉,但這對主管來說只是他們以前就這樣長大的過程。
後續只要主管或上司有一點小動作,就會很容易太過敏感,是不是在講我哪裡不好。我是不是又沒注意到什麼。相信我,我確實學到了東西,但也損失了我最驕傲的特質跟熱情。沒有方向的自我學習,真的會打入一種無限內耗的循環。
完全理解頭銜與能力匹配的重要性,卻也了解一年的時間要學習一門技術與產業,真的太難了,別人給不了你時間,你的時間也非常有限,所以,最終,體會到了職場霸凌跟冷暴力的壓力,我放棄在此內耗,選擇裸辭。我喜歡交流、喜歡互動、喜歡觀察,所以學得也快,但我想_這裡並不適合我。
申請離職後,一個月內的心情頓時豁然開朗,真的只能說通體舒暢。
我才發現,這一年的歷程我真的好壓抑,讓自己身心都太辛苦了,轉職真的太不容易,也讓我體會身心的地獄。為了想要學到『行銷企劃』的目標,讓自己很多寶貝都不見了,學到的很感謝,也認知自己的不足,這個產業跟領域很大,但願職場的 PUA 跟高壓低薪,也應該有汰舊換新的一日。
而每一位過去曾經這樣受過教育的主管們,願你們更友好、更善待種子們;每一位在經歷 30 歲焦慮期階段的你們,相信種子會長的更壯,絕對要做好規劃開始邁進,為你的未來 10 年人生里程碑設定夢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