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停車位,可能只是「看得到,賣不掉」
很多新手購屋族以為:「停車位就是財產,買了、寫在契約上,就是我的。」
或是對停車位的產權問題不明白,
但實際上,室內停車位根本不全都一樣,尤其是那種:
🚩 沒有獨立權狀、
🚩 只能跟著主建物一起移轉的「法定停車位」,
看似是你的,卻不能單獨賣,甚至有糾紛你還說不出所以然!
所以,買車位前,你最好先搞清楚這三個問題👇

停車位的三種態樣
🧠 核心觀念說明|三種停車位,法律地位大不同!
我國法規下,室內停車位依「所有權性質」分為:
✅ 法定停車位:沒有獨立產權,不能單獨買賣,隨主建物一併轉移。
✅ 自行增設停車位:具獨立產權,可單獨買賣,通常透過開發增建取得。
✅ 獎勵增設停車位:類似自行增設,有獨立權狀,屬額外規劃的產權空間。
你以為的「停車位是財產」,只適用後兩者;法定停車位,其實更像「共有的配件」,不是完全屬於你個人!
🧩 怎麼辨別你的停車位屬於哪一類?
很簡單,購屋前一定:
✔ 向地方政府申請查圖說,核對設計圖說上停車位標示;
✔ 確認是否有獨立權狀或產權登記;
✔ 釐清是「法定用途配比」還是「可單獨處分之產權」。
別等簽約交屋才發現,原來買到的是「用」但不能「賣」的停車位,追悔莫及!
🎯 避免踩雷,這些你要注意!
✅ 購屋前查清停車位類型,不只看權狀,還要看建物設計與地方政府核可資料;
✅ 買有獨立產權的車位,交易安全性高、保值性佳;
✅ 購買法定停車位,雖可使用,但須留意法律限制,轉售時不具單獨價值。
📝 結語|停車位的價值,取決於你是否搞懂背後的法律規則!
別再傻傻以為停車位都一樣,買之前多查一點,省的是未來的麻煩與金錢損失。
如果你對自家車位的法律地位不清楚,或準備購屋遇到類似疑問,
歡迎留言或依以下方式提問,Yang Sir幫你解構室內停車位的眉角!
Q&A:
Q1:法定停車位可以單獨買賣嗎?
A:不行!法定停車位沒有獨立權狀,僅能隨主建物一併移轉,不能單獨處分。
Q2:什麼是自行增設或獎勵增設停車位?
A:這兩種停車位具有獨立產權,通常透過加建或政策獎勵取得,可單獨買賣、登記轉讓。
Q3:購屋前如何確認停車位類型?
A:應向地方政府申請查閱建築設計圖說,確認停車位是否為法定、增設或獎勵類型,保障自身權益。
📚 關注《Yang Sir 楊助理》——你的法律思辨夥伴!⚖️✍️ 在這裡,我分享:
🧠 法律 × 思辨:用白話解構複雜法條,找到制度與現實的落差與縫隙。
📢 自媒體 × 實戰:從個案出發,示範如何用內容影響世界。
📖 書評 × 法律視角:從閱讀中挖掘實務啟示與觀點火花。
💡 工具 × 效率提升:不時引介提升處理法律問題的實用輔助工具。
🎯 如果你熱愛理性辯證、思考社會制度或單純想了解如何面對法律問題——歡迎一起同行!
📲 加入 《Yang Sir 楊助理》LINE 官方帳號,接收最新文章與觀點推播: 🔗 點擊這裡加入 https://line.me/R/ti/p/@800reiku
💬 和我聊聊,一起讓思辨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 不想加入 LINE官方號,但有話想對我說?
有些朋友可能不想加入 LINE 官方帳號,但對文章內容有共鳴、有法律疑問、或單純想對《Yang Sir 楊助理》說點什麼。
📝 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留言表單: 你可以在這裡留下問題、想法或聯絡方式,我會盡量親自回覆,也可能把它轉化成下一篇文章的靈感來源。
👉 點我留言給 Yang Sir:https://forms.gle/GYJPg43GGKYtWG5Q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