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靜靜跪在佛前,微低著頭。祇樹林園的光影,在他身邊輕輕搖晃,彷彿一點一滴,喚醒了那段發心的記憶。
佛陀看著他,語氣如春風拂面:「阿難,你我如兄如弟,一路相隨。但我想問你——你當初捨棄世間恩愛、發願出家,是因為什麼?」
阿難抬起頭,眼神微顫,似有一抹光從回憶深處亮起。他低聲道:「世尊,那時我見您相好莊嚴,三十二種妙相清淨光明,猶如琉璃映照。那並不是凡塵可生之貌,我心中知道,這種光輝絕非欲愛所能產生。」

他頓了頓,語氣更誠懇些:「我心想,世間愛欲多半伴隨濁氣與染污,而您的身相卻如出塵淨蓮,自內自明。正因如此,我生起無比渴仰,願隨佛出家,修學解脫之道。」
佛陀靜靜聽完,眼中浮現溫和的笑意。那笑,不是讚許也不是責備,而是一種慈悲的深知。並說:「阿難,你這份心很真。但你可曾想過,眾生之所以流轉生死,不是因為沒有遇過清淨的光明,而是因為,從來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心。」
阿難一怔,眉頭微蹙⋯⋯
佛陀繼續說道,語氣不疾不徐,卻句句如鐘:「若你真想明心見性,追求無上菩提,第一步,不在外境,而在直視自己。真正的修行,是從一顆誠實無偽的心開始的。」
他望向阿難,像是要看進他內心最深處:「你說,是因為看見我這身相而心生喜悅——那麼,我問你:這份喜悅,是從哪裡來的?你是用什麼在看?又是用什麼在感動?」
阿難低下頭,陷入片刻沉思。「世尊……我想,是眼睛看見了您,心裡便生起了歡喜。」
佛陀點頭,語氣溫和卻更深了一層:「你說得沒錯。但若你不知道這雙眼睛真正的作用是什麼,不知道這顆心究竟在哪裡,那麼,你又怎麼能降伏煩惱?怎麼能解開生死的束縛?」
阿難像是被輕輕一推,站到了懸崖邊。
那顆讓他喜悅的心,真的存在於胸口嗎?
那雙看見佛的眼,真的就是根源之處嗎?
佛陀靜靜看著他,語聲輕輕落下:「阿難,你可知道,你的心與眼,現在究竟在哪裡?」
這句話像一顆石子投入阿難心湖,漣漪層層擴散。他以為自己一直都明白,卻在這一刻發現:自己從未真正問過這個問題。
那份喜悅從哪裡來?
那份動心來自哪裡?
那顆心,真的在他所想之處嗎?
他沈默不語,像是正被引向一條全新的內在之路。不是聽說的、不是記憶的,而是一步一步、親自走進去的「問心之路」。
【藏山問行語錄】
我們總以為看的是眼,感動的是心;卻從未問過,心究竟在哪裡?
🌲👣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