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暑假的前一個禮拜六,我們出門了。
手上拿著她們參加小說書人、作文比賽、繪圖比賽、說故事比賽得來的獎學金,一張一張禮券是她們的努力,也是她們想「長大一點點」的證明。
本來是計劃要去買書包,沒想到最後換成了一頓媽媽請不起的溫柔。
📚 得獎的孩子們,說想請我吃飯
書包買完,她們說:「媽媽,今天我們來請妳吃飯,好不好?」
我還在想:妳們不是還在國小嗎?妳們怎麼會這樣想?
她們只是笑,搶著點喜歡的餐點,笑著說今天是慶祝日。
🍱 我們三個,全吃光光
她們把餐點吃得乾乾淨淨,連我這個吃不多的大人也在孩子們的鼓勵下吃光光。
她們笑得好滿足,彷彿用自己的成就餵飽了媽媽的心。
👩👧 我亂翹的短髮,還是沒達到漂亮的標準
今年我的頭髮長出來了,卻怎麼也不聽話,化療後的捲翹、毛躁、短短的,
還是沒有達到襄襄心中的「媽媽要漂亮」的標準。
但這一頓飯裡,她們看我的眼神,不再是擔心光頭會不會被風吹走,
而是:媽媽,妳很棒,妳值得被我們請一頓飯。
💗 她們長大了一點點,而我,放心了一點點
獎學金能買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東西,
它買到的,是孩子心中那一份:「我想回報妳一點點的愛。」
她們長大了一點,而我,在這一餐裡,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答案:
我辛苦的這些年,她們都記得。

媽媽,妳很棒,妳值得被我們請一頓飯
🍂 回程的車上,她們睡了,我也放心了
那天吃完飯,我們坐上回家的車,
她們靠在我身上睡著了,像兩隻終於不用再逞強的小獸。

我還在這裡,她們也還在我身邊
我用手臂輕輕把她們抱住,
心裡想的不是今天花了多少禮券、吃了什麼,
而是——我還在這裡,她們也還在我身邊。
今年的我,頭髮短短的、亂翹的、還沒辦法綁起來,
但她們已經不在意媽媽漂不漂亮,
她們更在意:媽媽還在、還能陪她們吃一頓飯、回一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