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26,芳療師媽媽參加了中醫派爸爸推薦的「愛的賽局理論工作坊」。推廣薩提爾親子溝通的儀婷老師,開場就幽默分享:
「常有學員問我,為何看起來這麼優雅?我回答:因為我都沒在管,當然優雅啊!」
(言下之意:你管孩子太多,才會累、才會煩!)
20250626芳療師媽媽於工作坊拍攝
🌟 被放飛的孩子,不會讓自己往下掉。被眾人放棄的孩子,才會自我放棄。
規範都是徒勞無功,強壓管理只會換來脫序、反抗、脫離。越想贏得親子戰爭,越壓制孩子,得到的就是最糟結果。
工作坊也探討了「界線 vs 規範」:
✅ 界線:自我可控的部分
✅ 規範:群體要求,非個人可控
育兒路上,要先搞懂自己的界線,孩子才能學會。原生家庭沒教過沒關係,重點是現在開始選擇!
🌱 界線清楚,適時卸責
對他人的指揮/評價/批評,接起來後(喔~好),就能放下,輕鬆自在做自己。
- 不需要放心上批評自己
- 不需要背負別人的框架
- 不需要讓別人跨界指揮
📝 工作坊練習:界線與規範
在我個人界線內的紙條,本來有九個,做完練習,覺得有重疊,重整成五項(對應冰山的渴望層級):
- 自由
- 尊嚴
- 健康
- 靈性
- 愛
教養的本質,是愛,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根基。
💡 一句教養
李儀婷老師在工作坊與《一句教養》書中故事,[公平與匱乏]議題,都分享了她身為三寶媽在家庭中提煉出來的一句教養,幫助孩子穩定內在:
「媽媽之前也許做得不夠好,媽媽很抱歉。但請你相信,媽媽真的非常愛你。」
儀婷老師還說: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我的愛,一定是我的表達不清楚,「先穩定自己,再處理問題」,不接受孩子「不公平」的控訴,就不用沒完沒了爭吵。
💡 內線法
使用一句教養前,先弄清楚內涵:
- 「內」:父母需要具備穩定的「內在」
因為真正的溝通,是建立在「情緒平穩」的狀態上
- 「線」:界線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安全距離。
- 「法」:方法
儀婷老師運用薩提爾模式,提供親子「對話」的方法,來處理親子衝突
💡 聽核心
當內在穩定,界線清楚後,面對衝突,我們才能依序進入方法。連結對方的對話三步驟:
- 聽:全神傾聽(眼神、耳朵、姿態)。聆聽帶來接納的感受
- 核:核對。複誦、換句話說,確認沒有資訊差
- 心:用心欣賞。告訴對方自己獨特的定義,讓對方感受自己全然被看見
老師提醒:不要讓「對話」單獨存在,會有壓力與反彈,最好搭配遊戲或活動進行,孩子比較願意打開心房。
舉例:她現在都邊玩大老二邊問小孩:
「老師打電話來說⋯⋯你覺得要怎麼回應老師好呢」

儀婷老師的一句教養線上課程
很喜歡長耳兔網站的這句結語:
你的大腦與身體藏有許多的自動導航系統。光憑知識上的認知不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慣性,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撼動固著已久的腦神經迴路。知識要變成人生的一部分,除了體驗沒有其他途徑。
也將這場愛的賽局理論工作坊,推薦給所有在親子教養上想要有所成長的父母們😊
補充:薩提爾模式與依附理論的關聯
一、都重視早期關係:
- 薩提爾女士認為,家庭是學習人際互動的第一場所,父母的互動模式會內化為個體的行為模式。
- 依附理論也強調,嬰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尤其是安全依附關係,對個體日後的人際關係和情感發展至關重要。
二、都重視家庭互動的影響:
- 薩提爾模式中,家庭互動模式(例如三角化關係)被視為影響個體人際互動和情感連結的重要因素。
- 依附理論也指出,不安全依附關係(如焦慮型、迴避型、混亂型依附)會影響個體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和感受。
📌 以上資料由〔悦心禾行〕芳療師媽媽整理
📩 如果你喜歡這篇筆記,歡迎留言收藏,也歡迎分享給想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的朋友喔!
芳療師媽媽自己使用負離子健康衣物兩年九個月,覺得這真的也是提升覺察能力與身心頻率的絕佳工具,歡迎大家來體驗❤️
📬 歡迎追蹤FB《郭媛琳》
歡迎對 【身心靈健康豐盛】 有興趣的朋友加入臉書社團 🔗 負芳對策⚡️芳療師媽媽的解毒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