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王者天下》中,身患重病的耶路撒冷國王,年輕的鮑德溫四世,曾經不無懷念地,向主角講述年輕時的往事:
「在我十六歲的時候,我贏下了場偉大的勝利,那個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能長命百歲。現在我知道了,我連三十歲的自己都看不到了。」這場「偉大的勝利」,是真實存在的史事。那場「蒙吉薩爾之戰」之中,初出茅廬的「痲瘋王」鮑德溫,親手重挫了沙場多年的薩拉丁。
那個時候是1177年11月,鮑德溫親政一年多,薩拉丁則是第八年主政埃及。
耶路撒冷王國忽然接到一個可懼的消息:
薩拉丁糾集超過兩萬名馬軍,從埃及出發,就要進犯耶路撒冷王國了。
這時,王國軍力大多數都在北征。鮑德溫緊急召集所有能用的軍力迎擊,仍不過六百名騎士、幾千名步兵而已。
軍力差距懸殊到四倍以上,敵將還是老謀深算的薩拉丁。乍看之下,勝負已經很明顯了。
恐怕連當事人鮑德溫、薩拉丁,都這麼認為。
於是,鮑德溫有兩個選擇:
堅守陣地,等薩拉丁燒殺擄掠一陣後自然離去。
或者衝上去決一死戰,然後喪命沙場。
不料,年方十六歲的鮑德溫竟然下令打殊死戰。
如此不理智的決定,按照他的老師威廉主教的說法,是因為這個少年,比起人民在自己的眼前被屠殺殆盡,寧可相信,衝過去絕命戰鬥,是更有智慧的選擇。
薩拉丁多半是沒料到,鮑德溫居然有勇氣來戰。
於是當他在平地放心讓自己的軍隊散開之時,鮑德溫的十字軍軍隊忽地出現,他的災難降臨了。
一批批勇悍的重裝騎士,在大貴族「夏提勇的雷諾」帶頭下,向穆斯林發起死命衝鋒。
薩拉丁軍隊空有人數,但來不及組成厚實的防禦陣勢,瞬間即潰不成軍。
薩拉丁在戰鬥中差點喪命,狼狽地逃回埃及。兩萬多名穆斯林戰士,恐怕成功返抵埃及的只有一兩千人。
痲瘋王鮑德溫的威名,就此確立。
其實這個時候,鮑德溫已經病得很重了。
但他不顧旁人勸阻,仍然跨上馬背,親自帶著軍隊上陣。
能獲得如此璀璨的大勝,一半是運氣,另一半也得歸功於這個身患絕症、仍堅持奮鬥的勇敢青年。
我們或許可以想像,鮑德溫苦戰得勝,心中或許真的像是電影一樣,出現了種上帝護佑的全能感。
然而,痲瘋病是中世紀的絕症。治癒可能是零。
在志得意滿、感謝上天奇蹟的同時,這位青年的心中,一定也充滿著苦澀的遺憾吧。
&
圖片:王者天下劇照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Crusad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