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到鄉立圖書館,大叔的印象多停留在童年時為了吹冷氣、翻翻偉人傳記的回憶,或是高中大學聯考時當作K書中心的空間。至於館藏有什麼書,其實從沒仔細留意。在鄉下沒什麼娛樂的年代,圖書館就是除了在家打任天堂之外,少數能消磨時間的去處。而圖書館員的印象,不外乎就是借還書、整理書架,其他工作內容則模糊得很。
但《療心圖書館》作者彭冠綸給了我截然不同的視角。她是雲林土庫鎮圖書館的現任館長,致力於推動以圖書館陪伴孩子成長、療癒人心。透過閱讀、陪伴與社區參與,她讓圖書館成為孩子與居民的避風港,展現這個空間在人與人之間溫柔而堅實的連結。她用行動證明,只要用心耕耘,每個專業都能成為「職人」,而圖書館長更是如此。
🍕3段心得感悟
愛自己的孩子,也愛別人的孩子
作者總是被孩子們親暱地喚著「館長來、館長去」,無論是選書的煩惱、還書遇到困難,孩子們總會跑來求助。作者深刻感受到,其實我們不需要付出什麼實質物品,只要願意多一分關心、多一點留意,「愛自己的孩子,也愛別人的孩子」,社區自然會多一份溫暖與善意。別忽略孩子臉上的表情,那些微小的情緒變化,或許正是內心呼救的訊號。當我們用真誠的微笑與關懷陪伴孩子,不僅跳脫了圖書館員的職責,更有機會成為孩子生命中值得信賴的大人,為他們的成長旅程,留下一道溫柔的光。
bookpanda校園書箱的發想
作者認為,若圖書館的書籍能在各校流通,不僅能解決館藏空間有限、學校購書經費不足的問題,還能創造雙贏局面,圖書館的書有人讀,學校師生有資源用,為了支援班級需求,「Bookpanda」計畫應運而生,學校可透過團體借閱證,由館員依年級選書配送班級,老師亦能從中提出客製建議。有趣的是,學校希望圖書館也為老師選書,因為愛閱讀的老師,最能影響孩子。
推廣閱讀時,作者發現小學生申請借書證須家長陪同,對部分家庭造成困擾。於是作者改以聯絡簿夾帶申請表及家長說明信,讓圖書館統一代辦。校園圖書室總有藏書不足、經費有限的問題,這些困境,更凸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性。作者堅持親自講解館藏、電子資源的使用方法,不僅僅是教學,若能與孩子建立情感連結,才是最珍貴的閱讀推廣。
實作是最好的練習
作者雖非科班出身,卻始終用成長型思維鼓勵自己:「不是不會,只是還沒學會。」就像過往的單位可以由廠商代勞海報製作,但圖書館的活動多元且即時無法等候,作者只好硬著頭皮學習,從單純的PPT轉檔到後來的Canva模板,從靜態的照片進階到影片的剪輯製作。
為了增加影響力及活動效果,作者開始經營社群媒體,記錄活動、分享內容,讓更多人認識圖書館,即便沒走進來的人,也能透過社群了解館內動態,下回若有適合活動就能及時報名。這份用心,也讓圖書館時常登上媒體,作者期盼,螢幕前的觀眾,終將成為走進圖書館借書的人。作者總是選擇勇敢嘗試新的想法,不知不覺下,能力就長出來了,對自己的自信也長出來了。

雲林縣土庫鎮立圖書館 圖片來源:土庫鎮公所
🍕值得記錄的關鍵字
閱讀、孩子、限制、偏鄉、公職
🍕這本書讓你啟發了什麼
偏鄉社區工作之我見
看到館長小編在偏鄉資源匱乏、毫無經驗的情況下,把一個被視為「閒缺」的圖書館長,做得有聲有色,真的讓人佩服。大叔相信在有限的公職薪水與「少做少錯」的職場生態下,要像館長小編這樣為了孩子主動付出並不容易。無論是延長電腦使用時間、載晚歸的孩子回家,還是陪孩子回家拿課本,這些看似「雞婆」的舉動,背後都是一份對孩子的關心。其實,大叔深信有心願意多做一點的公務員一定很多,只是礙於同儕觀感,往往想了很多,最後還是選擇作罷。
大叔想起10幾年前,當時服務單位的長官為了增進與社區民眾的連結,主動舉辦「全員深入社區」的活動,要求所有同仁不分職系都要到社區進行家庭訪視,了解民眾需求,作為改進服務的依據。這根本是件苦差事,並非每個人都活潑外向,也擔心貿然進入社區是否會遇到風險,大叔心想,總是要踏出第一步,於是就從打電話開始試試吧!
幸好當時詐騙風氣不算盛行,民眾願意接受電話訪問,也願意約時間讓我們到家中拜訪。起初與民眾互動時確實慌張,但是在訪視過程中,大叔發現民眾對健康議題的需求性很高,便主動引介專業人員到府協助,從中漸漸找到自己的定位。後來大叔在工作場所巧遇到曾經協助過的阿姨,她告訴我說,要不是10年前大叔幫她找到附近適合長期復健的地點,她可能到現在還要傻傻坐一個小時的車到很遠的地方去復健,這份被肯定的溫暖至今仍難以忘懷。
大叔的觀點
泰戈爾:「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因你的善良而走出低谷。」,役所廣司在《我的完美日常》中飾演公廁清潔員,他細心擦拭每個髒污,讓使用者感受到便利。
我們應該能試著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多想一點、多做一點,而不是把選擇權交給他人,讓自己的能力被人隨便定義。勇敢前進,才是消除恐懼的唯一途徑,並不是儲備好勇氣才出發,而是在行動中漸漸長出勇氣,我們一開始都不懂,唯有開始行動,才能讓自己真正變得強大,讓孩子看到媽媽為了夢想拚盡努力的背影,這就是最好的兒童教育。
🍕若這本書只能帶走一句話,你的選擇是?
觀察自己身邊的細節你所認為簡單的事,在別人眼裡可能是一套專業。

如果你對 職業工作 有點興趣,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