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當我以為沒人理解這條創作路,一封通知悄悄點亮了我心裡的小宇宙。
前言
昨天晚上,下班後的我像往常一樣打開方格子,準備在自己的小宇宙裡尋找些靈感。
右上角那顆小鈴鐺閃得異常紅亮,我一邊吃著飯,一邊心想:「這次又是 "恭喜你獲得 XX 次瀏覽" 的提醒嗎?」
想著又有新的文章達成新成就,真開心!!
但這次,跳出來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一行讓我愣住的字:
「恭喜你達成《啟程的燃料》的第一筆收入,離目標更進一步了!」

我盯著螢幕,內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 我真的賣出去了?!
好奇之下點開一看,原來竟然是我親愛的閨蜜,恬恬兒(不要打我哈)
她默默訂閱了我的創作方案《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
她沒提前說、沒留言、沒標記,什麼話都沒講,就只是,安靜地支持了我。
我激動到立刻截圖私訊她:「你也太挺我了吧!!」
💡 這不只是收入,是信任的行動
這不是一筆單純的「收入」:
對我來說,是她用行動告訴我:「我相信你,也相信你創造的東西有力量。」
老實說,我沒有邀請身邊的朋友要訂閱這個方案,
這個計畫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場結緣的邀請。
如果有人願意相信陌生的我能帶來陪伴與療癒,那就是意義本身。
所以,當第一位訂閱者不是陌生人,而是我最熟悉的摯友,那種情緒真的很複雜——
驚喜、感動,還有一種被理解的安心。
🌱 為什麼我那麼在意這件小事?
因為我並不是隨便玩票,我是帶著使命感在經營這個內容計畫。
為了讓這個計畫能穩定成長,我加入了由自媒體變現教練老 K 帶領的共學團隊,
並且開始用更系統化的方式打磨內容,探索屬於我的事業藍圖。
我希望這條創作之路,不只是療癒我自己,也能成為他人在人生轉彎處的微光。
🌈 願景練習:當我以「事業」視角看自己
在一份 「願景藍圖」作業中,我再次進入了心流狀態,有了一次愉快的體驗。
我重新思考:事業版本的我,是什麼模樣?
之前在《回光養成系 幸福練習生學習單:你有多久沒聽自己說話了?九個問題,帶你找到人生》,在這份認識自我的練習中,我選出的關鍵詞是「行動、豐盛、幸福」;
這次,從事業視角出發,我寫下了新的三個關鍵詞:
- 小太陽(春天版)
我想透過文字與影像,溫暖他人,像春天一樣,照亮正在過冬的人。 - 節能效率派
我希望打造一個可持續、有節奏、有系統的內容輸出模式,而不只是靠靈感衝刺。 - 理想主義實踐家
我相信內容能改變生活,但我也知道要靠實作、工具與行動去落地實現。
這三個詞彙,讓我更看清自己真正想走的創作路:溫暖、有結構、具轉化力
🔍 在創作中,我發現了這樣的自己:
- 細膩卻堅定
身為高敏感創作者,我總能感受到情緒裡的細微變化。
這份感知,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療癒的力量。 - 理性規劃的理想主義者
我是 INFJ,夢想很多,但不空想。
我會用 Obsidian、Notion、學習單、拆解表,把願景轉化為可以行走的地圖。 - 轉譯痛苦的寫作
我不避談低潮,卻也不抱怨。
我選擇把情緒轉化為創作,讓經歷過的痛變成他人的光。 - 擁抱變動與不確定性
我還無法定義自己是寫作者、課程設計師還是品牌經營者。
但我願意透過實驗、紀錄與反思,慢慢形塑屬於自己的角色與價值。
💬 如果用三句話形容我此刻的狀態:
✨ 我是用感性驅動行動的規劃者
✨ 我是溫柔但堅定的內容養成者
✨ 我是把故事轉化成他人力量的療癒者
💖 謝謝你願意看見我
謝謝恬恬兒,點亮了我創作旅程的第一盞燈,也謝謝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
也許你正在疲憊中掙扎,覺得「努力好像沒有回音」,
但我想說,有時候,一封通知、一句話、一個訂閱,
真的能撐起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創作的路,可能孤單,但我們不必獨行,
願你也能遇見,屬於你的第一道光。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