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作者:陳翠蓮, 吳乃德, 胡慧玲
推薦度:★★★★★ 5/ 5
購書平台:博客來
終於看完《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三冊,超好看!!!
⬛無法握住的那些歷史名詞
我是一綱多本的學生,那時歷史課本開始出現一本《臺灣歷史》。課本裡寫著「鄭經時期」、「日治時期」、「二二八」、「美麗島」……翻開課本,一個個陌生的詞紛紛從書頁中伸出手來,卻沒有人教我該如何握住它們。
上課的老師很少多所描繪,似乎只要將這些名詞背起來就好。於是我記得名字,記得年代,記得了「事件」,卻不記得那些事件裡的人;記得了「歷史」,卻不知道那些歷史如何影響了我們現在的日常。
我一度以為臺灣歷史很短、很無聊,甚至有點無關痛癢。
年歲漸長,我開始納悶:為什麼我對黃河流域、長江三角洲的朝代更了然於胸?反而對自己從小出生長大的土地歷史如此陌生?
那時我才明白,我們對臺灣的無知,是一種被設計安排好的結果。
於是,我開始找書來看。
⬛《百年追求》,歷史地圖終於亮起了燈
剛開始先從一些斷裂的、孤立的事件讀起,《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政治檔案會說話:自由時代公民指南》。儘管有部分書本的拼湊,但我依舊像站在一張沒有圖例的地圖上,看不見山川的走向。
直到這套《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才像是有人真真打亮地圖上的燈,臺灣歷史圖像豁然開朗。
從1895年日治時期,一直寫到近代。那些名字,那些為臺灣民主曾努力過、甚至犧牲過的人,那些被風沙掩蓋的舊照片,終於有人將灰塵吹落,用筆重新描摹他們的輪廓。碑文上名字不再只是名字,那是有人活生生血淋淋走過的路。
⬛「因為她是我的玫瑰」:對臺灣的灌溉,從記得開始
我特別喜歡吳乃德老師在引言引用《小王子》的一段話後的小結:
「『你們很漂亮,可是你們卻是空虛的。沒有人願意為你犧牲生命。我的花看起來和你們一模一樣,可是她是我灌溉的,她是我放在花盆中保護的,她身上的蟲也是我除的。我聽過她的哀怨,我也聽過她的驕傲;有時候我甚 至聆聽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臺灣之所以獨特,是因為眾多和我們有所連結的先人,他們在其上的工作,如今成為我們共同的故事、共享的記憶。臺灣之所以獨特,也因為我們今天對它的灌溉。」
書其實出版已有十來年,現在才讀到,真是相見恨晚。但也慶幸:還好,現在願意記得,應該不算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