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地市場的前世今生 ──從傳統魚市走向科技冷鏈的轉型之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人生觀察


提到「生魚片文化」,許多人腦海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日本築地市場。它曾是全世界最大的海鮮交易市場,見證了日本海鮮文化的巔峰與轉型。


但築地,不只是個賣魚的地方,它的歷史軌跡,也道出了從傳統市場走向現代食安科技的故事。


📜築地市場的誕生

築地市場的起源可追溯至1935年,為了重建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毀損的日本橋魚市,東京市政府選址於東京灣旁的「築地」區域,興建了全新的中央批發市場。


從此,「築地」二字,不僅成為日本海鮮的代名詞,更是世界頂尖壽司師傅、餐廳老闆、進口商每日清晨搶貨的戰場。


築地以兩樣聞名世界:


  • 鮪魚競標


  • 迴廊式魚販市場


🧊從手感到冷鏈:市場也要進化

過去築地以傳統作業方式聞名:


  • 清晨4點開市


  • 魚販靠「眼光」、「手感」判斷品質


  • 生鮮魚貨以冰塊保存


但隨著寄生蟲問題增加、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提升,以及來自歐美與亞洲的新型食安政策壓力,築地的傳統系統漸漸無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冷鏈技術於是成為關鍵轉折點──


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生食用魚必須冷凍殺菌處理。這項規範影響的不只是壽司店,更從源頭改變了整個流通系統。


在築地,越來越多業者開始導入:


  • −60°C急速冷凍系統


  • 無菌解凍室


  • 遠距溫控監控設備


  • 食品履歷管理系統(追蹤漁獲來源)


這也象徵「日本料理」從師傅的直覺、職人精神,正式邁入科學時代。


🏗築地市場的遷移與爭議

2018年10月,築地市場正式結束營運,遷至新的「豐洲市場」。


這項搬遷計畫醞釀長達十年以上,原因包括:


  • 築地老舊、衛生條件落後


  • 無法配合現代冷鏈與物流需求


  • 土地開發壓力與東京奧運規劃


但此舉也引發激烈爭議。許多老店主與壽司職人認為:「築地不是市場,是文化!」他們抗議的,不只是搬遷,更是那段手工溫度、叫賣聲、熟人買賣的人情味。


而新建的豐洲市場,雖然引入全套低溫控管、密閉式拍賣場與先進物流設施,卻也被批評為冷冰冰、缺乏溫度與靈魂。


🧾築地的啟示:食安是文化的進化,而非背叛

築地的興衰,不只是都市發展的縮影,更象徵著傳統與現代、感性與理性之間的拉鋸。


我們無法否認科技的必要──食安、效率、國際標準,但我們也不能遺忘文化的根──信任、傳承、對土地的依戀。


今天你能吃到「安心的生魚片」,可能不是因為魚最新鮮,而是因為它曾經走過築地,也走進了豐洲。


從漁民到販夫、從壽司職人到消費者,我們其實都在這段轉型裡,吃著歷史,也消化著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匠心沙龍
12會員
186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掌握自己財務的未來,因為錢不會自動流向你,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財富就會跟隨而來。 我的宗旨是提供簡單、實用且穩健的理財建議,幫助讀者從基礎開始,逐步建立有效的財務規劃與投資策略。無論你是投資小白還是有些經驗的理財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實現生活的質量提升與財務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天氣熱吧!天災人禍,一波又一波.... 之前介紹 " 夏日煮食 ",真的很推薦大家辛苦一點,到傳統市場買買菜,操辦鮮食。 🐟,新鮮活跳跳地在你面前跳舞。🦐,牠在水裡游來游去,相信活力。 蛤利吧!買回家後要吐沙的,就比常溫水再溫一點,撒些鹽花,讓他以為他回到海裡,開心吐沙。另一種就是,不需吐
Thumbnail
天氣熱吧!天災人禍,一波又一波.... 之前介紹 " 夏日煮食 ",真的很推薦大家辛苦一點,到傳統市場買買菜,操辦鮮食。 🐟,新鮮活跳跳地在你面前跳舞。🦐,牠在水裡游來游去,相信活力。 蛤利吧!買回家後要吐沙的,就比常溫水再溫一點,撒些鹽花,讓他以為他回到海裡,開心吐沙。另一種就是,不需吐
Thumbnail
首先,將蒜末與朝天椒切段後大火快炒爆香,象徵這個處處充滿對立火爆的社會。 接著,將作爲因買不到鮪魚而作爲替代品的備胎雞丁放入鍋內,純白的雞丁意味著充滿潔白純真的年輕人將要踏入這個險惡的社會。而因為買不到鮭魚而成為替代品的身分,讓這道菜更加深了意涵。
Thumbnail
首先,將蒜末與朝天椒切段後大火快炒爆香,象徵這個處處充滿對立火爆的社會。 接著,將作爲因買不到鮪魚而作爲替代品的備胎雞丁放入鍋內,純白的雞丁意味著充滿潔白純真的年輕人將要踏入這個險惡的社會。而因為買不到鮭魚而成為替代品的身分,讓這道菜更加深了意涵。
Thumbnail
百辰企業創辦人李宥良,從小就培養出養魚的興趣。一開始接觸魚資貿易的生意,因家中的餐館生意繁忙,令他無法全力照顧而導致失敗收場。為了讓魚有良好的生長環境,轉而研究水族箱的他,進而發現市場環境許多問題受限於中國。為了改善市場環境,李宥良創立自己的品牌,期盼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品質,與售後服務。
Thumbnail
百辰企業創辦人李宥良,從小就培養出養魚的興趣。一開始接觸魚資貿易的生意,因家中的餐館生意繁忙,令他無法全力照顧而導致失敗收場。為了讓魚有良好的生長環境,轉而研究水族箱的他,進而發現市場環境許多問題受限於中國。為了改善市場環境,李宥良創立自己的品牌,期盼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品質,與售後服務。
Thumbnail
◤文章導覽◢ *點擊左側目錄即可跳轉至各段落 ◆ 食農課程資訊彙整 (課程基礎資訊,產業、地區、操作時間、師資等) ◆ 食農教具 柴魚教具箱 內容彙整 ◆ 柴魚教具箱-認識柴魚與成功 ◆ 柴魚教具箱-柴魚的誕生 ◆ 柴魚教具箱-現刨的最鮮! ◆ 延伸學習-海廢釘畫 *目前為試辦課程,
Thumbnail
◤文章導覽◢ *點擊左側目錄即可跳轉至各段落 ◆ 食農課程資訊彙整 (課程基礎資訊,產業、地區、操作時間、師資等) ◆ 食農教具 柴魚教具箱 內容彙整 ◆ 柴魚教具箱-認識柴魚與成功 ◆ 柴魚教具箱-柴魚的誕生 ◆ 柴魚教具箱-現刨的最鮮! ◆ 延伸學習-海廢釘畫 *目前為試辦課程,
Thumbnail
池上-東3-花81-富里農會-羅山 一趟小摺活力之旅
Thumbnail
池上-東3-花81-富里農會-羅山 一趟小摺活力之旅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在前一週的節目中,我們學到了4組英語之中和魚(fish)有關的有趣片語,不知道大家都還記得嗎?由於這樣和魚相關的用法還有不少,所以在今天的篇幅中,我們仍要繼續介紹,也請大家開心且放鬆地和我一同學習。
Thumbnail
在前一週的節目中,我們學到了4組英語之中和魚(fish)有關的有趣片語,不知道大家都還記得嗎?由於這樣和魚相關的用法還有不少,所以在今天的篇幅中,我們仍要繼續介紹,也請大家開心且放鬆地和我一同學習。
Thumbnail
作者邀請了一群民眾來享用海鮮大餐,並問他們:「你們覺得這條魚是怎麼來的?」大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有的人回答是漁夫抓的、有些人認為是業者養殖的,有人在聽完大家的意見後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這條魚從獵捕到送到我們的餐桌上需要多少人的心血,但也許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作者邀請了一群民眾來享用海鮮大餐,並問他們:「你們覺得這條魚是怎麼來的?」大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有的人回答是漁夫抓的、有些人認為是業者養殖的,有人在聽完大家的意見後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這條魚從獵捕到送到我們的餐桌上需要多少人的心血,但也許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