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期待
同時擁有承擔失望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敢期待?
其實只是變得更不敢期待了。
我們開始把一切都預設成最壞的樣子,
彷彿這樣就能少受點傷。
但其實,內心那個小小的自己,只是還沒有學會,
擁有期待,同時也要擁有承擔失望的勇氣。
真正的成熟,不是放棄期待,
而是學會在失望中,繼續相信。
「唯有願意相信,
我們才擁有遇見美好的可能。」
▉期待,為什麼讓人害怕?
許多人問:
「如果期待落空,心會很痛,
為什麼還要讓自己去期待呢?」
這其實是一個充滿矛盾又深刻的問題。
我們害怕期待,
是因為我們曾經期待過,而後失望。
失望久了,就會變得保守、理性、甚至冷漠。
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但我們也忘了|
不期待的生活,是一種慢性麻木。
當我們拒絕期待,
其實也在拒絕愛、拒絕靠近、
拒絕讓自己熱烈地活著。
所以,不是「不要期待」,
而是「勇敢期待,並承擔可能的失落」。
這才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
最該練習的能力。
▉期待的本質,是「相信自己配得」
期待的背後,其實是一種信念:
我相信,我值得更好的人事物來到我生命中。
而害怕期待,
往往是因為內在對自己的價值感不夠穩定。
你開始懷疑:
「我值得被這麼愛嗎?」
「我能配得上這麼好的機會嗎?」
若你經常壓抑期待,
不如試著問問自己:
「我為什麼覺得,我不能擁有這些幸福?」
「不敢期待的背後,
是對自己價值的懷疑。」

▉從他人的故事,看見「期待」如何成就一個人
心理學家布琳.布朗曾說過一句話:
「脆弱是勇敢的第一步。」
期待某個人愛你,是脆弱的;
期待自己成功,是脆弱的;
但這份脆弱,也正是你願意走向光亮的勇氣。
日本暢銷書裡提到,裡面的一位工程師,
花了十年打造一個會表達情感的AI機器人。
無數人不看好他,認為「這不會成功」,
但他始終保有期待,並承擔了無數次失敗。
那份「願意期待」的堅持,
最後讓他創造出一個連自己都感動的存在。
「最珍貴的期待,是明知道不保證會成功,
卻還是願意去相信的那一份心。」
▉真正的勇氣,是「有可能會失望,卻仍然不放棄熱情」
在關係裡也是如此。
你可能曾經為一段關係全心付出,
但最後落空。
於是你決定:下次不要愛那麼深了。
但你有沒有想過,
你曾經那麼真誠的心,其實是你最珍貴的部分?
我們要練習的,不是「不愛人」、不是「不投入」,
而是在失望過後,仍願意相信愛會來的心。
「曾經失望,並不代表你不值得;
願意再愛,才是你最大的光芒。」
▉你不需要控制結果,只要對得起自己的真心
期待之所以痛苦,
是因為我們想控制結果。
但人生從來就不在我們掌控中,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過程中誠實地活著。
如果你對一件事傾注全力,
即使沒有好結果,也不等於失敗;
因為,你已經贏了自己。
「真正的成功,
是你沒有背叛自己的熱情。」

所以啊,不如就放心去期待吧!
因為那代表,你還願意相信生活還能更好。
▉生活練習題:如何同時擁有期待與承擔的力量?
|1.每天給自己一個值得期待的小目標|
不論是喝一杯好咖啡、寫一句詩、跟喜歡的人說早安。
讓生活變得有盼頭。
|2.允許自己難過,但不要因此關上心門|
失望的時候,好好哭、好好寫字、好好整理情緒,
但記得要重新張開手,迎接下一次。
|3.把「失望」當作一種投資學習的成本|
越期待,就越容易失望,但也越可能靠近真正的幸福。
▉你不需要活得毫無破綻,只要活得有希望
希望,不是給那些一帆風順的人;
而是給那些明知道會跌倒,卻還願意邁步的人。
你可以受傷,但不要自我否定;
你可以累,但不要放棄熱情。
只要你願意期待,那個屬於你的時代,終究會來到。
願你活得像光,柔軟、堅定、並且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