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悲觀的力量:培養逆境抵抗力,放大簡單的快樂,打破不滿足的慣性
■ 凡事先想最壞的結果,對人生的三大好處
幾千年來,世界各地曾經仔細思考過「欲望運作原理」的人們,都體認到——獲得幸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會「渴望我們已經擁有的事物」。
■ 消極想像:教你渴望已經擁有的一切
斯多噶主義者認為,他們有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建議我們花時間想像失去自己所珍視的事物,比如妻子離開我們,汽車被偷了,或者失業。斯多噶主義者認為,比起不去想像,這樣做會讓我們更加珍視自己的妻子、汽車和工作。這個技巧——讓我們稱之為「消極想像」吧——至少早在克利西波斯的時代,斯多噶主義者就已經在使用了。我認為,這是斯多噶主義者心理工具箱裡最寶貴的技巧。
■ 消極想像,讓你成為「成熟的」樂觀主義者
人們可能會想,由於斯多噶主義者總是預想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因此有悲觀主義的傾向。但我們發現,經常進行消極想像,能將斯多噶主義者改造成成熟的樂觀主義者。
享樂適應具有終止我們享受世界的力量。因為這種適應,我們把我們的生活和享有的一切看得習以為常,而不是感到欣喜。但是,消極想像卻是對付享樂適應的一劑有力解藥。藉由有意識地想像失去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就能夠重新獲得對這些事物的珍視;而這份重獲的珍視,便能讓我們喜悅的能力死而復生。
■ 預想最壞的結果vs.焦慮的區別
認為斯多噶主義者會把所有時間都用來預想潛在的災難,無疑是個錯誤;與此相反,他們只是偶爾進行消極想像:一天幾次,或者一週幾次:一位斯多噶主義者會從自己對生活的享受中抽離,去思忖他享受的東西被奪走的可能。
而且,預想壞事發生和因為壞事而焦慮是有區別的。深思熟慮是一種智力活動,進行這樣的活動而不影響我們的情緒,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一位氣象學家整天預測龍捲風,但並不會因此而生活在恐懼中,擔心自己會因一場龍捲風而喪命。同樣的,一位斯多噶主義者也有可能預想壞事而並不因此而憂心忡忡。
最後,消極想像不僅不會使人們悶悶不樂,還會提高他們享受現有生活的程度,因為這能避免他們把這個世界視為理所當然。儘管斯多噶主義者有——或者說恰恰因為他有(偶爾)悶悶不樂的想法,他可能會比其他拒絕懷有這種負面想法的人,更能夠享受這次野餐;他之所以能夠從參與某個活動中得到快樂,正因為他充分意識到,這次活動也許本來就不會舉辦呢!
■ 萬事皆無常
斯多噶主義者與佛教徒一樣,都提倡思考世界的無常。「人類的一切,」塞內加提醒我們,「都是短暫與容易消亡的。」奧里略也提醒我們,我們珍視的事物就像樹上的樹葉,風一吹就有可能掉落。他還主張,世界的「流轉和變遷」並不是偶然,而是宇宙本質的一部分。
透過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皆無常,我們被迫意識到,每次做某事時,都可能是最後一次做。這份意識能夠賦予我們所做的事情一種意義和深度,而在沒有這種意識的狀態下,是不可能產生意義和深度的。我們再也不會醉生夢死了。我知道,有些人會覺得預想無常是令人沮喪和恐怖的;然而我還是確信,真正活著的唯一方法,就是將預想無常當成定期要做的事。
■ 愛比克泰德的控制二分法
愛比克泰德《手冊》的開篇宣言非常有名,他宣稱「有些事物由我們決定,有些事物不由我們決定。」由我們決定的事物,他列舉了「想法、衝動、欲望和厭惡」,不由我們決定的事物,他則舉了「財產和名譽」為例。
■ 控制的三分法
我們可以把我們不能夠完全控制的事物這個類別,分成兩個小類:(一)我們一點也不能控制的事物(比如明天會不會出太陽),和(二)我們能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比如是否會贏得網球比賽)。這樣就又有可能把愛比克泰德的控制二分法,重新描述為一個「三分法」了:
■ 將目標內在化,免除挫敗和失望
請記住,在我們能夠完全控制的事物當中,有我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我認為,當斯多噶主義者關注他能夠稍微控制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比如一場網球比賽)時,他為自己制定目標時,會是相當謹慎的。特別是,他會為自己設定內在目標,而非外在目標。因此,他打網球的目標將不是贏得一場比賽(這是某種身外的事物,對此他只有部分的控制),而是在比賽中竭盡所能地發揮實力(這是某種內在的東西,對此他能夠完全掌控)。選擇這個目標,若是輸掉比賽的話,他就可以免於挫敗和失望:因為贏得比賽並不是他的目標,所以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就不會達不到目標。他的平靜便不會被擾亂。
將我們追求的目標放到內在,也就是「目標內在化」:把目標設定為盡力發揮到最佳水準,這樣做至少有一個積極效果,那就是:減少隨後情緒上的苦惱,卻很少、甚至沒有負面效果。
將「目標內在化」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斯多噶主義者在面對他只能部分控制的事物時,就能夠保持平靜。
■ 盡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
斯多噶主義實踐者面對日常事務時,會把控制的三分法牢記在心。他會執行某種「分類法」,把人生的元素分成三個範疇:他能完全控制的,他一點也不能控制的,以及他能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第二個範疇中的事物(他一點也不能控制的),他會放置一旁,當作不值得擔心的事物。這樣做,他就能夠免除許多不必要的焦慮,轉而關注自己完全能夠控制的事物,以及他能夠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當他關注最後一個範疇中的事物時,便會仔細為自己設定內在而非外在的目標,從而避開許多挫敗和失望。
■ 對生活採取宿命論的態度
斯多噶主義者認為,保持心靈平靜的方法之一,就是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採取宿命論的態度。根據塞內加的說法,我們應該把自己供奉給命運,因為「知道自己隨宇宙漂流浮沉,對我們來說便是巨大的安慰。」根據愛比克泰德的說法,我們應該牢記,自己只是某人(更準確地說,就是命運三女神)寫的劇本當中的演員而已。在這齣劇碼中,我們不能選擇角色;但是不管被分派到什麼角色,我們必須盡力扮演好它。
■ 「針對未來的宿命論」和「針對過去的宿命論」
斯多噶主義者在主張宿命論時,並不是勸我們針對未來採用宿命論,而是建議我們針對「過去和現在」採用宿命論。
斯多噶主義者認為獲得滿足的最好方法,並不是努力去滿足我們內在的所有欲望,而是學會滿足生活的本來面目——也就是學會對我們擁有的一切感到幸福。我們可以把時日花在期望境況得到改變,但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日子就會在不滿足中度過。換個做法,若我們學會渴求已經擁有的一切,就不必努力獲得滿足感了:因為我們的欲望已經得到了滿足。
斯多噶主義者所主張的宿命論,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反轉,也可以說是消極想像的鏡像:不是去想像自身情況更糟的可能性,而是拒絕去想像自身情況更好的可能性。在對過去和現在採取宿命態度時,我們拒絕將自己的現狀拿去和另一種更好的境遇(我們可能已經看到自己置身其中,或正要進入)進行比較。斯多噶主義者認為,無論我們現在的境遇為何,這樣做便能讓它變得更可忍受一些。
■ 活得像是壞事已經發生
進行消極想像,就是預想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壞事。塞內加建議將這個技巧加以延伸:除了預想壞事發生,有時我們還應該活得就像壞事已經發生。尤其是,我們不應該只想像失去財富會是什麼樣子,而應該定期「體驗貧窮」。也就是說,讓自己滿足於「最微薄廉價的食物」,以及「簡陋和粗糙的衣物」。
根據塞內加的說法,斯多噶主義者的哲學對手伊比鳩魯,也體驗貧窮。然而他這樣做的目的,似乎與塞內加大相逕庭。塞內加是為了珍視自己擁有的東西;而伊比鳩魯是要檢驗他認為自己需要的東西,以決定哪些東西實際上是生活中沒有也可以的。
■ 定期自尋不適的人生計畫
墨索尼亞斯指出了三個源於自尋不適的好處。
■ 鍛鍊意志力,培養自我控制力
斯多噶主義者會指出,鍛鍊自控能力還有一些不那麼明顯的好處。特別是,有意識地避免快樂本身,也會讓人快樂,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奇怪。假定你在節食時突然想吃冰淇淋,而你知道冰箱裡就有。如果你吃了,你肯定會得到那特有的口腹之樂,但也肯定會伴隨某種程度的悔意。不過如果你堅持不吃,放棄了這種口腹之樂,你卻會體驗到另一種不同的快樂:正如愛比克泰德觀察到的,你會因為沒吃「而感到快樂,還會褒獎自己」。
放棄快樂的行為本身就可能帶給人歡愉——讓斯多噶主義者去領悟這個真諦吧。
■ 用沉思監督自己
為了促使我們實踐斯多噶主義,塞內加建議我們定期對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沉思:我們如何面對這些事件?而根據斯多噶主義的原則,我們又該如何處理?他把這個技巧歸功於他的老師塞克提烏斯,這位老師在入睡前會自問,「你今天治癒了自己的什麼毛病?克制了什麼弱點?在哪方面顯現出進步?」
換言之,我們應該在心裡創造一個斯多噶主義的觀察者,來監視自己,對我們實踐斯多噶主義的努力做出評價。
■ 斯多噶主義的人生十點
距離了一年又重讀此書,斯多噶主義算是比較折衷、佛系、半躺的人生指南,我自己的人生觀很受其影響。回顧去年的文章:
斯多噶哲學五大心理技巧:
最近研究「防衛性悲觀」才豁然發現,斯多噶主義與防衛性悲觀有高度的相似性:
研究顯示,預料中的失望雖然還是令人不開心,卻比意料之外的失望容易忍受。如果我們能夠預期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即使是最糟的情況),我們就會覺得比較可以掌控一切。
降低對未來的期望——總是假設最壞的結果——引發了反思的過程,讓我們在腦中預演各種可能的後果。這種心理上的演練是管理焦慮策略中的第二個要素。
防衛性悲觀者則利用悲觀預期和心理排練的方法,達到有效規劃的目的。一旦他們能未雨綢繆,也就能將計畫轉為行動。—《我悲觀,但我成功:負面思考的正面威力》
防衛性悲觀者的「悲觀預期」和「心理排練」策略,與斯多噶主義的「消極想像」、「自我否定」不謀而合。而關於「宿命論」書中寫道:
斯多噶主義者所主張的宿命論,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反轉,也可以說是消極想像的鏡像:不是去想像自身情況更糟的可能性,而是拒絕去想像自身情況更好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消極想像在於「想像最壞的結果,學會渴望早已擁有的事物」,而宿命論在於「拒絕將自己的現狀拿去和另一種更好的境遇進行比較」,滿足於當下此時此刻。
除了「消極想像」與「宿命論」的鏡像,「目標內在化」與「自縛手腳策略」也呈現出鏡像:
將我們追求的目標放到內在,也就是「目標內在化」:把目標設定為盡力發揮到最佳水準,這樣做至少有一個積極效果,那就是:減少隨後情緒上的苦惱,卻很少、甚至沒有負面效果。
自縛手腳策略:
自縛手腳的策略讓我們碰到結果不理想時,能把責任推給不那麼負面的因素,因為相較於歸咎內在、穩定的一般因素,把責任推給外在、不穩定、或特定的因素,對個人的威脅比較小。—《我悲觀,但我成功:負面思考的正面威力》
「目標內在化」歸因於內在因素,「自縛手腳策略」歸因於外在因素,從某種層面而言是一體兩面,因為不確定性,所以不如選擇可以掌握的確定性因素(無論外在或內在),以此管理焦慮。
但另一方面,樂觀者傾向於將失敗歸因於外在因素,將成功歸因於內在因素,換句話說,樂觀者的策略不會太究責自己以維持自尊與自信,悲觀者會反過來將成功歸因於外在因素,將失敗歸因於內在因素,這點可以看出勵志學的矛盾,一方面要你樂觀積極,一方面要你歸因於自己的自主性,產生更多自卑來繼續喝雞湯增加自信。
斯多噶學派的哲學家指出人類不幸福的兩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貪得無厭」,以及「習慣擔心超出我們控制的事物的傾向」。
《善用悲觀的力量》與《我悲觀,但我成功:負面思考的正面威力》會是我一讀再讀的書,可惜兩本都已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