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記憶]那些我在食品工廠看見的人與事——勞動現場的真相與體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出社會的時候,我進了一間做素食罐頭的工廠。

那是我人生的第一份正職,產線上飄著沙茶醬、香椿醬的味道,熬醬的蒸氣常常讓整間工廠霧濛濛的,我穿著品管的工作服穿梭其間,表面上叫品管,實際上卻什麼都要碰一點——研發、衛管、連廠務也都要支援。

公司大概20人左右,一開始多是地方媽媽型的熟手,後來慢慢換成外籍勞工。

文書、採購、出貨,也都是一人多用。

那是一種很台灣味的工作現場,沒有很制式,但靠著大家多年累積的默契和經驗在撐著。

這樣的生活我過了五年。

傳統工廠的日常節奏

每天早上7:40就到公司,先把檢驗需要的東西準備好、紀錄整理好、清點一下現場狀況,有時候一邊忙還要聽老闆娘說今天拜拜要準備什麼供品。

那間工廠雖然小,卻有一種老派的和諧感。

老闆是個很溫和的人,只是薪水一直不高。

我開玩笑說:「這裡適合當退休生活的過渡站,還不錯啦,早上有陽光,下午有茶泡。」

我那時很年輕,還沒體會到「錢不夠用」這件事的沉重。

直到後期,我的職務被異動,負擔變重,但薪資反而被調低。

再加上那時候大學生22K政策盛行,好像年輕就是應該領低薪。

我那時候心想:「難道就因為我年輕,所以可以當作什麼都不知道嗎?」

那一瞬間我決定離開。

後來回頭看,那段時間影響了我很多

離開後我曾經做過保險業務,那是我人生中收入最多的一段時間。

在後來,我又回到了食品業,到現在的公司,但說實話,很多食品工廠的樣貌都差不多—

▪ 家族企業,制度靠默契撐著

公司裡的「核心高層」通常都是自家人,什麼事該怎麼做沒有明文規定,全靠資深的人一句「以前都是這樣做的」。

▪ 人力結構斷層嚴重

要不是年紀大的媽媽輩同仁,就是大量的外籍勞工;年輕人不是進來沒幾個月就閃,就是壓根沒人想進來。

▪ 該有的制度常常沒有,卻有很多「傳統習慣」

標準作業流程、衛生規範、有,紙上談兵而已。

實際操作還是「手感」、用看的、用喊的。

▪ 工資不高,卻要身兼多職

在中小型食品工廠,幾乎沒什麼「只做一件事」的職位。

你是品管,但你也要當研發、備料、甚至修電表的聯絡人。

我沒有討厭那樣的環境,只是...

我不會說自己討厭那些工廠,甚至現在回頭看,當時那種什麼都要學、什麼都要自己想辦法的狀態,其實讓我在職涯上打了很深的底。

只是——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離開?

因為我發現「努力」不該是一種廉價的耐性;努力之後得不到任何等價回報,只會讓人耗盡。

那些我曾經帶著敬意與學習心情去面對的現場,如果無法改善薪酬與制度,終究會把年輕人推得越來越遠。

但我知道自己沒有白走,那些年裡我經過的蒸氣、油膩膩的鍋爐、報表、拌料機,現在都還留著記憶裡特有的聲音與味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尺水深、未盡之語
3會員
17內容數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水區」, 那裡的情緒不浮躁、思想不喧嘩。 這裡寫下我感受到的重量,也紀錄那些安靜但滲透內心的時刻。 一尺,剛好不淹沒,卻足以洗出真實。
2025/07/03
我再也不用在下班後回訊息了。 手機訊息不會再跳出那種99+
Thumbnail
2025/07/03
我再也不用在下班後回訊息了。 手機訊息不會再跳出那種99+
Thumbnail
2025/07/02
離開高壓工作後,我找到了更快樂、更平衡的生活。新工作雖然薪水不高,卻讓我找回自我,並開始經營被忽略已久的生活片段。這不是妥協,而是更成熟的選擇,讓我活得更真實,也更有溫度。
Thumbnail
2025/07/02
離開高壓工作後,我找到了更快樂、更平衡的生活。新工作雖然薪水不高,卻讓我找回自我,並開始經營被忽略已久的生活片段。這不是妥協,而是更成熟的選擇,讓我活得更真實,也更有溫度。
Thumbnail
2025/06/30
荔枝太多怎麼辦?先做成早餐的荔枝吐司,再進階挑戰太陽加烘乾機雙重烘製荔枝乾。這是一場夏日的保存計畫,也是我和時間、小果子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6/30
荔枝太多怎麼辦?先做成早餐的荔枝吐司,再進階挑戰太陽加烘乾機雙重烘製荔枝乾。這是一場夏日的保存計畫,也是我和時間、小果子的對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但在那之前先簡單概述一下 我退伍第一份工作 擔任大賣場的養護工程課課員 部門人員稀少 只有我跟課長兩人相依為命 也因為如此沒有所謂的晚班 是個固定白天班的養生工作 找到這份工作不外乎幾個點 首先 畢業後簽了一年兵又退伍出來跟剛畢業的白紙是一樣的 再來是個人對這類型的工作比
Thumbnail
但在那之前先簡單概述一下 我退伍第一份工作 擔任大賣場的養護工程課課員 部門人員稀少 只有我跟課長兩人相依為命 也因為如此沒有所謂的晚班 是個固定白天班的養生工作 找到這份工作不外乎幾個點 首先 畢業後簽了一年兵又退伍出來跟剛畢業的白紙是一樣的 再來是個人對這類型的工作比
Thumbnail
我第一次打工,獻給時時香。在時時香裡,我雖然很雷,一直在出包,給主管和同事們添了不少麻煩,真的很抱歉也很感謝大家,但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也成長了不少,現在的我已經辭職了,如果有人問我時時香帶給我什麼?我覺得是要有顆「為他人著想」的心。
Thumbnail
我第一次打工,獻給時時香。在時時香裡,我雖然很雷,一直在出包,給主管和同事們添了不少麻煩,真的很抱歉也很感謝大家,但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也成長了不少,現在的我已經辭職了,如果有人問我時時香帶給我什麼?我覺得是要有顆「為他人著想」的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加拿大第一份工作的經歷,從工作內容、適應新環境到受到啟發的故事。文章透過敘述生活點滴,呈現出對於自我成長和冒險精神的探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加拿大第一份工作的經歷,從工作內容、適應新環境到受到啟發的故事。文章透過敘述生活點滴,呈現出對於自我成長和冒險精神的探索。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以前我上班的機關有合作社,賣一寡食的、文具、生活用品,價數較俗,學生、教職員攏來買。落尾倩的店員攏是囡仔大漢,閣出來上班的「二度就業」的查某人。   有一擺in咧欲下班的時間,我去買物仔,聽in佇講:「下班轉去,閣愛煮飯,食完規厝內的工課,攏是咱查某人的代誌。」   我看in佇櫃台坐規工,誠
Thumbnail
以前我上班的機關有合作社,賣一寡食的、文具、生活用品,價數較俗,學生、教職員攏來買。落尾倩的店員攏是囡仔大漢,閣出來上班的「二度就業」的查某人。   有一擺in咧欲下班的時間,我去買物仔,聽in佇講:「下班轉去,閣愛煮飯,食完規厝內的工課,攏是咱查某人的代誌。」   我看in佇櫃台坐規工,誠
Thumbnail
記得初踏入職場時,第一份打工只是個超商小妹,整間店到區經理動輒都是大上五六歲甚至數十歲的前輩們,服務業講求快、狠、準,那些已經百般歷練的人們,是我當時所不能及的。 服務業既不怕人潮、也不怕鈔票。 直營超商經常有自辦的活動,每逢台灣三大節慶,過年、端午、中秋,店裡那絕對是滿山滿海的禮盒牆,不只上司
Thumbnail
記得初踏入職場時,第一份打工只是個超商小妹,整間店到區經理動輒都是大上五六歲甚至數十歲的前輩們,服務業講求快、狠、準,那些已經百般歷練的人們,是我當時所不能及的。 服務業既不怕人潮、也不怕鈔票。 直營超商經常有自辦的活動,每逢台灣三大節慶,過年、端午、中秋,店裡那絕對是滿山滿海的禮盒牆,不只上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