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工作早上 08:19 前到公司就不算遲到,
但身為一位多年訓練有素的打工人,身體還是會自動在 06:30 前醒來、準時出門。
就算是警衛幫忙打卡的制度,我也還是會堅持「讓警衛看到我進門」,一種職業道德感。最直接的改變,就是——我再也不用在下班後回訊息了。
手機訊息不會再跳出那種 99+ 的惡意數字提醒。
我在離職的那天,默默退出了 140 個大大小小的工作群組(不是退假的,是真的退掉了)。
那瞬間,比放年假還要放鬆。
焦慮的開頭,轉成生活的小確幸
轉職的頭一週,其實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不安。
明明不用再加班、不用扛專案、不用回訊,但那股「這樣真的可以嗎?」的聲音還是在腦中迴盪。
直到我開始發現:這裡的人,真的沒在假裝輕鬆。
資深姐姐同事帶青菜、水果給我,說是家裡種的,讓我帶回去煮。
還會貼心提醒:「這要用報紙包起來才好冰喔。」
偶爾午餐多出來一份,也會順手給我留著。
公司拜拜後的水果也都分裝好給大家,不構想一人一顆的就切好,一起分享當季的芒果甜香。
這裡的「互動」不是情緒勒索,也不是職場演技,而是那種「純粹想對你好一點」的氛圍。
我開始自己帶便當了
因為午餐要自理,起初我常常是隨便買個麵包、涼麵就草草解決。
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開始覺得「想好好吃頓飯」。
於是我開始有心思來準備便當,不花俏但踏實,讓自己在中午也能吃得飽、吃得安心。
這些小事,慢慢改變了我的狀態。
情緒變得更穩定,回家分享的職場趣聞,不再是怒氣爆表的抱怨,而是輕鬆的小插曲。
生活價值排序正在重組中
我開始發現,過去把「工作績效」放在第一位,是一種防禦機制。
我害怕被覺得沒用、怕被遺忘、怕被質疑存在的價值。
但現在,我漸漸覺得:「被需要」不該只來自工作。
現在的我,生活品質卻卻實實的在提升了。
我能好好吃飯、有時間喘口氣、也能把重心慢慢放回自己身上。
這或許就是轉職後最意想不到的收穫:不是工作換了,而是我開始學會照顧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