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要來奧地利打工度假後,趁大學最後一年開始自學德文,儘管如此初來乍到真的一句話都吐不出來,連基本招呼語腦袋都會當機,根本無法跟當地人溝通,來這裡之後開始過上高中生生活,每天花很多時間磨練德文,目前在這裡住了超過半年,許多事情都可以用德文解決,對比一開始的自己,對於自己德文能力成長幅度真的很有感!!五月底時考ÖSD B2很順利但也很驚險地通過了,真的是快哭惹......。
德文學習歷程
2023暑假~2024秋天出發奧地利|《我的第一本德語課本》+用DW網站自學德文
WH第1~4個月|維也納大學外語學習中心上Semester-Intensivekurse B1.1-B2.1WH第5個月|DeutschAkademie B2.2課程
WH第7~8個月|在CIB語言學校上ÖSD B2 Vorbereitungskurs (上完當週馬上考試)
WH第8個月|成功考過ÖSD B2
什麼是ÖSD?
ÖSD(Österreichisches Sprachdiplom Deutsch)是全球認可的德文檢定測驗,從A1-C2等級,通過考試取得證書後,其效力適用於全球各地,同時是奧地利最大宗的德文檢定測驗,其他的德文檢定像Goethe-Zertifikat、 telc在德國會有比較多考場,Goethe-Zertifikat甚至在奧地利沒有考場,ÖSD在維也納每個禮拜都有考場,報考上也比較有彈性。
ÖSD考試費用根據每個機構價格略有不同,有些機構會把手寫跟口說拆開收費,像我是跟CIB語言學校報考,整個費用為210歐元,其他語言學校多為220~230歐元左右,貴桑桑:(
ÖSD B2考試經驗
ÖSD分聽說讀寫進行,聽說讀為寫作部分,口說單獨一項,每項都有最低分通過標準+總分通過標準。
Schriftliche Prüfung 寫作考試 :
聽力(30分鐘)跟閱讀(90分鐘)總分各為20分,每項須達至少10分
寫作(90分鐘)分兩個部分,抱怨信跟意見表達,每部分15分,總分30分,須至少15分才算通過
**每項達標後,還會再看總分,三個能力加起來70分,總達42分以上通過寫作考試**
Mündliche Prüfung 口說考試(30分鐘左右):
分三個部分,即興對話、圖片描述、意見表達,各項10分,總分30分,須至少18分算通過
兩大部分都達標後取得ÖSD B2證書!但若是手寫或口說未通過,下次可以只報考其中一個部分即可,手寫部分閱讀/聽力/寫作其中一項沒過,則是整個手寫部分要重考。
閱讀
閱讀是所有能力裡面我覺得最好準備的一項,畢竟在亞洲填鴨式教育環境下長大,相較於其他部分,閱讀真的是最好掌握規則跟能力提升。
閱讀有四大題:
長文選擇題(讀完一篇文章進行選擇題)、廣告標題配對(看完五篇短文從10個標題選出最適合的一項)、拼音填充題(每格填入遺失的3個字母,它可能會是來自冠詞、介係詞、動詞變化、單字、屬格....)、文字填充題(跟上題大同小異,但是要填入整個完整的動詞、名詞、介係詞、冠詞等)
對我而言我覺得填充題最簡單哈哈哈,主要是每天都在讀書,久而久之就會有語感產生,腦袋也記了很多單字文法、哪些動詞跟哪些介係詞搭配等規則,一看就知道答案,前面文章閱讀還是要靜下心來看,有時會覺得眼花撩亂。
Tips: 第一大題長文選擇比較佛心的是第1~5題的答案是按段落分,所以比較好找答案,不會第五題的答案你要跳到最一開始看。
聽力
聽力是僅次於口說第二有挑戰性的部分,因為語速真的很~快~,比我平常聽得Podcast都來的快,而且可能還會有一些腔調,真心認為不是長住在這裡的人很難可以一字一句都聽得很懂,儘管我很努力讀書,聽力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靠運氣的部分,有時候聽得懂有時候聽不懂。
聽力有兩大題:
Radio Sendung 10題是非題(播放兩次)跟填充題(播放一次)
第一大題廣播電台大概是4~5分鐘,內容也會比較難,聽內容選是非,第二大題內容會比較簡單,因為你要邊聽邊寫,把重要資訊填進去,而且只能聽一次,可能比前面那Part再慢個0.25倍(?,對我而言都是快~~。
寫作
寫作90分鐘要完成撰寫一封抱怨信跟一篇長文闡述個人意見。下面其實會有指引告訴你你要寫出哪些內容
抱怨信有格式可以準備比較簡單,長文雖然有些開頭跟結尾句可以套用,但因為主題難掌握,我覺得難的是單字量如果不夠要想很久。
Tips: 寫作就是狂寫跟訂正之外,像抱怨信本質上就是在compain,除了常用開頭、結尾句之外,也可以多背一些不同表達"失望、不滿意"的句型。長文重要的就是起承轉合連接詞跟闡述個人意見的句型,像是"Ich bin der Meinung, dass..../Meiner Meinung nach..."等。
寫作在初期準備時其實滿沒頭緒的,語言的世界如此廣大,但此時此刻我的腦袋是一片空白,透過多寫、蒐集句型、獲得回饋加上檢定準備課程 Vorbereitungskurs,其實會越來越有方向。
口說
在考前面三個部分時我的狀態很好,直到口說來臨整個人開始昏了起來,因為壓力真的很大,口說是一個很吃臨場反應的東西,本身要有很足夠的單字文法結構去支撐,才能隨時轉換,儘管我來了奧地利半年多,我其實都對自己的口說半信半疑,一方面是德文複雜規則一堆很常忘東忘西......,但就還是衝了啦。
我覺得壓力更大的一個部分是你不是一對一跟考官對話,你要隨機跟一位一起考試的夥伴對話,有時候聽不懂不是德文問題,而是又多了口音這一層,還有對方的德文能力。(口說我一直認為如果可以全程跟母語人士對話最簡單)
口說三個部分: 即興對話、圖片描述、意見表達 (每題大概講4~5分鐘,如果有夥伴就是除以二)
第一題就是固定的你在前往旅行的火車上遇到了一位坐你旁邊乘客,根據指定的主題跟他聊天,也就是small talk。當然題目會給你幾個指引讓你有方向進行對話,這個部分是一開始我覺得很難的部分,自認自己small talk很爛,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要問甚麼,準備到現在我覺得通常這題主題不會很難,多環繞在"旅遊、運動、社群媒體、工作與職業、外語學習"等幾個很日常的話題,所以能事先針對這幾個主題發想問題跟思考自己會如何回答。
圖片描述我一直以為我有準備時間,直到考試那刻才發現我要馬上從3張選一張圖開始講4~5分鐘,我覺得這個部分最大的能力就是瞎掰,你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結構,完全就是當下想到甚麼講甚麼,只能說平常讀德文時要多看不同主題的單字,然後多針對社會文化、男女平權、休閒娛樂等這些方面練習用德文表達自己想法。
意見表達就是討論你們彼此對這個議題的想法是甚麼,一正一反,在待機時考題就會先發下去,除了圖片描述不知道之外,其外兩個部分就會知道主題,所以你會知道自己是站在哪個立場,然後你們要把各自文章中的論點講出來並延伸,會建議也要把對方的文章看過一遍,準備應對。
但實際上更多的是脫稿演出,因為那是一個雙向的互動,整個對話聽起來是要有邏輯跟舒服的,不是對方講完我馬上講我的東西,你很難預測對方會用甚麼例子去佐證他的論點,很多時候是超出文章內容的,這個環節你不只要回應對方還要想辦法導回自己的立場把該講的話講出來,不可控因素很多難度也跟著上升。
我那時候主題是"Ausbildung ohne Bezahlen",一方主張技職訓練不該有學費,另一方則是覺得要視職業進行篩選跟收費,我覺得我很幸運抽到主張不該有學費,我可以從家庭背景、貧富差距、階級翻轉、個人天賦等面向反駁(也是文章中有提到這些點),結果對方突然講出他覺得像是醫學系就應該要收更多學費才能培育出更專業人才,因為這是一個專業知識更高的行業,那我就要針對醫學系去反駁,但老實說當下我對於這塊認知不多,讓我卡了一段時間,最後是以醫學領域也有很多不同職業跟入門等級,不應全部都要收費才能獲得培訓機會反駁,大意是這樣但我覺得當下我沒有表達得很好,加上又很緊張語言能力又更有限,最後我根本沒有時間把我所有論點講出來就結束了,這真的很可惜,只知道那時候出考場時很氣餒,覺得自己好像要考第二次......。
考完過後一個禮拜,就收到結果啦!分數如下:
閱讀 13/20
聽力 16/20
寫作 15/30
口說 18/30
總分62分,手寫以44分,口說以18分完全低空飛過!
寫作跟口說只要低於一分就要重考,一方面覺得很感激又很驚險……,但這個分數滿令我出乎意料,最有把握的閱讀分數比預期的低,最沒把握的聽力居然是手寫最高分……。
寫作覺得自己寫得比之前練習得還好,兩個部分加起來只有最低的15分!真的很想知道奧地利人到底是怎麼評的……。(但還要另外付錢就算了……)
口說就是非常感激面試官願意賞面子讓我通過,當下出來已經做好重考心理準備😱。
ÖSD評分標準在網路上受到蠻多人抱怨,很多人表示自己口說表現得其實很好,講得很流暢,但卻還是沒有通過考試。
還有一位一起上課的朋友已經在奧地利住了10年以上,我可以很肯定的說他的德文能力比我都還要來得好很多,他現在甚至在Wiener Linien上班,但很遺憾地儘管他分數全部達標,可是手寫總分沒超過最低42分,仍然還是失敗……。
外國人要在這裡生存勢必要有這些證明,看著這些例子覺得有時候沒考過也不代表一定是德文不好……。
我如何準備ÖSD B2?
學習語言的關鍵是一致性,必須日復一日接觸它,才能養成肌肉記憶,個人經驗是斷斷續續的學習方式其實很難把根基打穩。
我主要透過不斷上課、聽Podcast或新聞、練習考古題、自行整理單字跟文法不斷複習,因為B2差不多是中高級的程度,包含的內容基本上是包山包海,很難一言概之,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看文章、影片去做筆記,從練習題汲取不懂的東西然後記起來,參加語言交換多跟身邊能講德文的人互動,讓你學過的東西可以更加印象深刻(老實說也有很多東西至今還是背不起來),東西接觸的多也會發現其實常出現的句型就那一些,背的也會比較快。
我自己從開始學德文那一刻,就用excel記錄所有德文筆記,因為德文屬性有太多不同組合跟配對,excel是個人認為最好做德文筆記的程式。

單字紀錄

文法筆記
自學材料推薦
大推CIB的網站,他們有整理很多針對ÖSD考試的訣竅,我覺得滿有幫助的,在他們的網站上也有模擬練習題可以下載。又或者上網搜尋"ÖSD B2 Modelltest "就會有考古題供練習
重要的是建議購買這本ÖSD Zertifikat B2,跟著裡面練習題好好練會很有收穫,我是跟著Vorbereitungskurs一起上課練習,雖然不覺得老師有教得特別好,但至少有人帶著練,在考試上有獲得一些靈感跟方向。

另外日常可以接觸德文的管道:
這個網站從A1.1-C2資源都有,而且內容完全免費,當初就是從一直看Nicos Weg學習,邊看劇邊學習,每集結束之後有很多延伸練習題跟單字文法解釋,程度如果到了B2以上,他們也有整理每日焦點文章,多是針對歐洲時事,可以學到更進階的用詞。
我覺得不管是哪個等級,這個網站都很適合用來複習德文跟維持語感。
主要是訓練聽力用,他們在Spotify跟Youtube上都有頻道,也有自製APP,主張用比較簡單的德文解釋一些日常議題,很適合初學者或者是維持語感用,但對於準備ÖSD B2聽力可能會太簡單,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語速是比較慢而且內容比較簡單(發音又更標準!)。
是奧地利有名的德語日報,內容也比較沒那麼多政黨色彩,是奧地利人也推薦的新聞網站,適合給B2以上學習者,學習更正式及專業的德語表達方式還有更艱深的主題。
上過的語言學校
分享我在奧地利上過的語言學校心得,主要有2間(CIB Vorbereitungskurs只有短短5堂課主要在帶練習題 我就不算在內了):
Sprachenzentrum der Universität Wien
推薦程度:⭐️⭐️⭐️⭐️(4/5)
💵費用: 1200歐元 (課程持續三個月左右) 🕚時間: 週一到週五,時段學校安排但可以之後去喬,一次2.5小時 (一年只開兩次,時間要抓好) 從B1.1上課上到B2.1,一到維也納就開始上課,起初是班上最聽不懂的那個人,前兩周上得很痛苦,但從第三周開始一切好轉,開始聽得懂大家在講甚麼。 我個人很推這間,在這裡成長了真的很多,我也很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老師主要就是以課本裡面的引導為主帶課,老師講話速度不會很快,而且每個部份她都會確認大家有沒有問題才進行下一步,所以大家有足夠的時間閱讀整篇文章,然後發問不懂的地方,然後有很多非課本內的字彙補充(每次上課抄大概4-50個新單字有),基本上就是大家講話講到特定主題或字詞時,老師會抄下來跟大家說明,然後也有很多額外的文法練習。 口說的部份會跟身邊的人小組討論,我覺得最棒的是老師會讓每個人在每一題都有開口講話的機會,有講錯的地方老師會一一引導修正,用正確的文法表達(我個人很喜歡),板書雖然也是草寫但至少我在閱讀上沒有太大障礙。 上課時間就是上好上滿,老師超準時。 再來是功課量,這裡功課量滿重的,課本的練習題外加每周需要寫1~2篇文章,最後還有一個個人發表,文章老師都會批改跟給予回饋。
維也納大學每個等級上完課都有一個等級考,聽說讀寫都考,看你有沒有達到標準,學生可以自己決定要重覆上同個等級或是往下一階段邁進。
整體而言,我覺得維也納大學德文課比較照顧學生,每個學生都有練習跟說話的機會,教學方式著重在把基本功練好練滿,特別是文法會一直不斷複習,課程是有系統化的在進行。
DeutschAkademie
推薦程度:⭐️⭐️⭐️(3/5)
💵費用: 399/月 🕚時間: 週一到週四,可以自己選時段上課,一次3小時 我覺得這裡最大優點是每個月不同程度都有開密集課程,各持續一個月,所以每個月都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上課,安排上很彈性。 老實說我在這裡其實上課沒上到很開心,也可能是因為我讀B2.2,老師應該覺得大家基本上就是要半個奧地利人之類,講話速度、上課速度爆~幹~快(機關槍聲音怎樣就是那位老師的速度),課本老實說用處也沒到很大,很多部分都跳過,上課也有很多時間是在寫課本練習題,除此之外有很多口說機會,但是是老師自己點人回答問題,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會發現常常都是那幾個人回答,還有一個我個人很討厭的就是角色扮演,常常上到一半突然莫名奇妙老師隨機出情境題,然後隨意點人即興演出,可能是我德文能力真的沒那麼好,一來是不知道要講甚麼,二來是德文吐不出來。 我覺得比起學生輸入,課堂進行方式更多的是學生輸出,與身邊的人對話之類,單字跟文法的講解老實說很多都還是要靠之後用chatgpt才知道意思,老師本人講話我真的有聽力障礙.....。 還有一點是如果是從某個等級的第二階段開始上課,像是B2.2, B1.2...,很有可能身邊學生早就已經認識對方,因為他們從第一階段開始上課,所以課本單元也不是從第一單元開始而是第七單元。 再來一個我個人很詫異的現象是老師跟學生的關係超乎師生互動(都是女生非異性),這是我在這裡第一次遇到,我也不知道是對或錯,但老師跟某幾位學生關係真的可說是閨密形容(老師跟學生不是同個年齡層),每天她們都會幫老師買午餐買飲料,很常講悄悄話(??),整個課程上下來感覺老師對每位學生態度不是很一致啦。 還有一個我不喜歡的現象是老師會晚到早退,時間沒上滿就是了,這裡也不常給功課,都是自己回家練習自己對答案。 我發現這裡的人寫字習慣寫草書,但在亞洲我們英文課根本不會去學草寫寫法,前兩周直接心死完全看不懂她在寫甚麼(也半聽半懂,覺得自己全班最遲緩),直接用chatgpt幫抄寫,第三個禮拜有比較看懂一些,第四個禮拜老師超病換人代課。 (結果我比較喜歡代課老師的風格,以上問題全!沒!)
另外DeutscheAkademie沒有任何考試,上完就是上完了,可能是因為先上過維也納大學的課程,在DeutscheAkademie上課讓人有一種很空虛的感覺(??),且整體教學方式感覺滿鬆散的,老師想幹嘛就幹嘛,課本很多東西也都跳過,整個上下來感受不比維也納大學來的有收穫。
但教學成果真的因老師而異,在維也納大學時也是有代課老師來短暫上課兩天,真的是慘到不行完全看不懂聽不懂,我有一位德國朋友有在這裡短暫教過德文課,他說建議還是去校園機構上課品質比較掛保證,老師也比較專業,我自己感受下來也是這樣,其他地方可能是隨便找個當地人來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