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市場訊息透過無遠弗屆、方便的網際網路,以超奈米速度傳播,「好事與壞事都能立馬傳千里」。
我曾聽聞一日本料理專賣店,大廳入口放置「小事不做,大事難成」、「顧客至高至上」二幅字畫。該店創辦人因營收極「漂亮」,造成他目空一切的驕矜態度。
例如:每遇門市舉辦促銷活動,會議上底層員工們提出活動可能會引發某類客群微詞時,該店業者多不悅咆哮回應,「客人百百種,如果都要顧到他們的『心理』,活動辦法、說明不就要寫成上千上萬條?這些只是少數,不用管他們愛來不來,我們店沒差這些人。」
結果每回活動辦下來,都收到客怨:官網與粉專等線上平臺罵翻與退粉頻頻,還有當場怒罵、將VIP卡丟掉,更有甚者顧客蜂擁而至消基會、消保官提訴。
以顧客為中心 將心比心
美國品牌顧問公司「嶄露」(Emergence)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美廣告耗資最高的前25句廣告詞中,只有6句有超過10%的受訪者記得。就算那些句子被記得,有許多其實流於自我感覺良好,如:「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是上帝」、「保證100%顧客滿意」。
「嶄露」顧問公司執行長凱利‧歐克夫(Kelly O'Keefe)指出,這些表述不帶一丁點作用,因為消費者已經變聰明了,懂得判別或虛或實的底料。
前述日本料理店未來3年、5年、10年⋯的結局會如何?營收屢創新高?還是漸失優勢?相信睿智的判官們能自行拍下法槌論定。
艾拉馬克哈里森林休閒度假中心(ARAMARK Harrison Loading)的品牌承諾是企業無處不以顧客為中心。有位顧客出現在休閒中心的會議室,表情凝重、沮喪,櫃檯人員問他怎麼了?這位剛下飛機的男士說,他把最愛的一本古董小說遺漏在飛機上了,更糟的是他才讀到第3章節。
這名櫃檯人員應允會盡全心協助。隔天他前往一間有名的骨董書店探看是否能找到「寶」,他找到了,自掏腰包買了書,然後將書放進客人房內,並在第3章節夾了一張滿是祝福的書籤。
這種服務方式(落實品牌承諾,並充分授權員工做到),讓員工以達成卓越服務為己任,而且落實服務承諾的經驗,也讓他們擁有雀躍的成就快感。
美國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 Inc.)年營業額約220億美元(約新臺幣6,364億元),全球有3萬餘間餐廳。該集團執行長大衛‧諾瓦克(David Novak)曾在論壇分享經營心得,「我們以顧客為中心,將眼光放在正確的目標上,確實做到將心比心以客為尊,然後以此為核心,建制行動速斷體系,以顧客冀求的方法對待顧客。」
顧客忠誠養成三祕訣
關於養成顧客忠誠,且讓他們到處宣揚好處,諾瓦克認為有三祕訣:
1. 先釐清希望顧客獲得何種體驗;
2. 傾聽顧客他們想要什麼,看能否將他們的建議融入企業願景並執行;
3. 翻轉傳統的服務金字塔結構,把接觸顧客的第一線夥伴列於最頂端,讓他們能像銳鷹自由翱翔,自主決定如何服務顧客。
諾瓦克進一步表示,「關心顧客並滿足他們之後,利潤便會接踵而至。」他的品牌成功經營模式是以顧客為基準點並做擴散。
問問自己,是否全心待客?將顧客擺在最高位置?是否真的站在顧客立場思考,不斷改善服務流程(規範)來創造品牌最優價值?答案若是肯定,和顧客有效溝通、建構顧客完善體驗的你,必將收穫高滿意度、高營收及高獲利果實。
看完本文後,可以想一想:
一、如何在門市營運中「確實」發現真的問題,並能有效解決問題?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
二、一直覺得服務流程每個步驟做得不錯,但為何總難拉高平日營收,也鮮少看到熟客面孔?
◎讀者交流信箱:angwofuh@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