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的目的在於體驗當下-《別把你的錢留到死》#9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挑戰了一貫以來「省錢至上」的觀念,讓人重新思考什麼才是值得投入金錢的事物。隨著年齡增長,應該更在意如何平衡財務安全與人生滿足感。

對於來說,死前會如何回顧你的一生?是否會發現大部分時間都在辛苦地賺錢與存錢,卻在年老體衰時,雖擁有大量財富,卻失去了行動力與欲望,只能將財富用於醫療支出,最後帳戶裡仍留著大筆餘額地離世?

人生是來體驗的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個書名非常醒目。與其說這是一本理財書,更應該說它重新定義了金錢的角色——金錢是實現人生體驗的工具,而非目的。人生的價值在於體驗,而非一味累積資產;與其無止盡追求財務安全,不如學會在安全與滿足之間找到平衡。

作者比爾・博金斯提出「記憶股息」的概念,意即我們從過去人生體驗中所得到的回憶是一種無價的資產。年輕時所創造的美好體驗,將成為未來反覆回味、持續帶來幸福感的來源。隨著年齡增長,體驗能力下降,許多事情再也無法如當年般重現,這些體驗也因此變得更加珍貴。

這也引出一個問題:如果金錢是一種創造體驗的工具,那我們是否應該思考如何在死前好好花掉它?根據作者引用的研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臨終前資產仍在增長;中高資產族群甚至有高達88%的資產仍未使用。這不僅是浪費金錢,更是浪費了可以創造回憶與幸福的寶貴時間。

許多人認為必須在退休前努力儲蓄,擔心未來無法負擔生活費或突發開銷。然而作者指出,退休後資產仍能創造被動收入,加上退休金,許多人其實已足以支應生活。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支出結構也會轉變,體驗性開銷減少,醫療與照護支出占比增加。若此時仍未能好好使用資產,將是極大的遺憾。

孩子怎麼辦?

最讓我衝擊的是作者提到:「留遺產給孩子,等於把他們排在最後順位。」這顛覆了我過去「為子女存錢」的想法。與其在死後留遺產,不如在孩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適時給予支持。

多數人會在孩子約60歲時將遺產傳承,但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通常已經經濟穩定,資金帶來的邊際效用有限。反之,在他們30幾歲成家立業之際給予幫助,效果可能更大。若選擇在死後才給,無異於將孩子視為人生中最末優先的一環。

同樣地,不同年齡對金錢的體驗能力也有極大差異。年輕時的10萬元可能帶來一趟難忘旅程;到了老年,體力、健康限制都將使相同金額無法換得同樣體驗與滿足。

存多少才夠?

這本書提出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存門檻」,試算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最低資產值。當我達到這個數字後,就可以開始釋放資產,讓自己真正去做想做的事。例如與家人共度時光、出國旅行、學習新技能等,而不再被「怕不夠用」的焦慮綁架。

作者提供一個實用公式來估算最低生存門檻:

生存門檻 ≈ 0.7 × 年生活成本 × 預期剩餘年數

這裡的0.7是考慮到資產仍可創造報酬,不需準備100%成本。當你達到這個門檻時,代表你已經可以「基本退休」,接下來賺的錢就可以完全用來提升生活品質或實現願望,而非為了生存焦慮而繼續工作。

書中也指出,存錢的目標不應只用「金額」來衡量,而應該用「日期」為基準。若以金錢,例如存1000萬為目標,很可能會因安全感不足而一直追求更多金額(2000萬、3000萬…),永遠沒有停下來的理由。真正的轉捩點,應該是當我們可以花的錢比賺的錢多,就該開始進入「花錢」階段。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帶給我觀念轉變。它不僅是一部理財書籍,更是一種關於【如何活得更值得】的生命哲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

  1. 正在努力存錢卻始終不敢花錢的人
  2. 接近退休卻尚未開始安排人生體驗的人
  3. 有財務焦慮、難以規劃生活與消費的人

這本書的書名乍聽之下或許有些煽動,但其中蘊含的核心思想其實非常深刻:珍惜當下。

生命無常,一場疾病、一場意外,可能隨時將我們三振出局。我們無法掌控終點,但可以選擇如何走這段旅程。是懷抱遺憾還是帶著滿足離開,全看我們是否願意在「還有能力的時候」去做該做的事。

根據調查,臨終之人最常後悔的不是做錯事,而是從未去做想做的事。從這個角度看,死前把財產花光或許並非自私,而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尊重與負責。若我們窮極一生累積財富卻不敢善用它來創造回憶,那才是真正的浪費。

這本書語氣輕鬆、內容易讀,雖然作者的觀點未必每個人都能接受,但其中的啟發值得每個曾經陷入財務焦慮的人細細品味。與其一味追求財富的極大化,不如思考:什麼樣的財務規劃,才能讓我活出更幸福的現在?真正的理財目標,不是賺到天文數字的金額,而是擁有選擇幸福的自由與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eve觀察筆記的沙龍
125會員
104內容數
自從疫情降臨之後,全世界的網路生態及人們的生活型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的變遷仿佛被按了加速鍵。 而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如何追上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又如何不被世界潮流拋之腦後? 本專題所包含的範圍主要為追蹤美國科技股動向,並加入個人觀點。另外,本著希望人們有「成長思維」的觀念,因此不時地會加入心法/成長的文章。
2025/03/17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是一本探討人性與決策的書籍,作者摩根・豪瑟透過精選的故事,闡述即使世界快速變遷,人類行為模式和心理驅動力卻始終如一的基本法則。
Thumbnail
2025/03/17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是一本探討人性與決策的書籍,作者摩根・豪瑟透過精選的故事,闡述即使世界快速變遷,人類行為模式和心理驅動力卻始終如一的基本法則。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探討彼得·林區的經典著作《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分享作者學習心得與啟發。文章整理書中精華,包括如何尋找「贏家」公司、管理投資期望、應對市場波動以及克服常見的心理陷阱。作者強調,彼得林區的投資理念即使在當代市場環境下仍具有參考價值,並建議主動投資者學習其投資思維,提升投資勝率。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探討彼得·林區的經典著作《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分享作者學習心得與啟發。文章整理書中精華,包括如何尋找「贏家」公司、管理投資期望、應對市場波動以及克服常見的心理陷阱。作者強調,彼得林區的投資理念即使在當代市場環境下仍具有參考價值,並建議主動投資者學習其投資思維,提升投資勝率。
Thumbnail
2025/02/08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Thumbnail
2025/02/08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這本《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雖然談理財觀念,不同於《錢好好相處》,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作者認為要理性、最大效益取向的方式過人生,需要仔細思考跟規劃就可以達到死前把錢花光這件事。在忙於工作的極端中,也要好好把錢花在體驗人生,累積記憶股息。過度投入在工作,卻沒有好好花錢及時間體驗人生,這樣是「浪費生命」。
Thumbnail
這本《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雖然談理財觀念,不同於《錢好好相處》,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作者認為要理性、最大效益取向的方式過人生,需要仔細思考跟規劃就可以達到死前把錢花光這件事。在忙於工作的極端中,也要好好把錢花在體驗人生,累積記憶股息。過度投入在工作,卻沒有好好花錢及時間體驗人生,這樣是「浪費生命」。
Thumbnail
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Thumbnail
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要獲得最大滿足的人生,不是追求財富最大化,而是追求獲得最多的回憶與體驗。 體驗是一種「投資標的」,而且還會產生「記憶股息」。
Thumbnail
要獲得最大滿足的人生,不是追求財富最大化,而是追求獲得最多的回憶與體驗。 體驗是一種「投資標的」,而且還會產生「記憶股息」。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介紹比爾.柏金斯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概念,藉由九大金錢法則,帶領讀者以最佳化人生體驗為目標,謹慎評估所需的財富。也提到體驗人生需要三大基本要素:健康、自由的時間和金錢,應擺脫慣性思考、積極掌握自己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介紹比爾.柏金斯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概念,藉由九大金錢法則,帶領讀者以最佳化人生體驗為目標,謹慎評估所需的財富。也提到體驗人生需要三大基本要素:健康、自由的時間和金錢,應擺脫慣性思考、積極掌握自己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大部分的理財建議都是要你除了生活必要支出外,不該亂花任何一分錢,因為你的每一分錢在未來會累積成一筆不小的資產,但這些理財建議沒有考慮到人的壽命和時間是有限的,而本書則是告訴大家在存錢的同時,也要懂得花錢,讓你的人生最佳化,才不會留下任何遺憾。 首先要知道你的錢代表生命活力,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大部分的理財建議都是要你除了生活必要支出外,不該亂花任何一分錢,因為你的每一分錢在未來會累積成一筆不小的資產,但這些理財建議沒有考慮到人的壽命和時間是有限的,而本書則是告訴大家在存錢的同時,也要懂得花錢,讓你的人生最佳化,才不會留下任何遺憾。 首先要知道你的錢代表生命活力,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