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還記得2014年的「地溝油」事件嗎?當時某大企業從越南進口來歷不明的劣質豬油,經過加工後竟流入市面成為食用油,引發全台震怒。「滅頂行動」隨即掀起,部分民眾更發起在Costco買下數十罐林X營鮮奶、開封後立即退貨的「秒買秒退」行動,這種浪費食物的舉動,讓人痛心不已。
就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一位在地方擔任乳牛獸醫的青年龔建嘉(阿嘉),他早已明白酪農長期受限於不公平的市場制度,事件爆發後更擔心民眾從此對鮮奶失去信任。阿嘉曾在軍中成功替退役軍犬爭取認養制度,他深信「制度是人訂的,也能被改變」,他與伙伴一同創立了「鮮乳坊」,這本書正是阿嘉與鮮乳坊團隊真實奮鬥歷程的紀錄。他們不靠口號、不畏挑戰,憑藉一股理想,走出一條不靠大廠資源挹注也能翻轉乳品產業的路。
🍕3段心得感悟
劣質油品事件,酪農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阿嘉在擔任乳牛獸醫時,常耳聞酪農遭遇不公平對待:大型乳品公司以低價收購生乳,再統一混合製成「標準化」鮮奶,使得用心經營飼養環境的牧場,難以因品質獲得合理報酬。2014年黑心油事件爆發後,消費者對乳品品質失去信任,受害最深的卻是那些辛苦耕耘的酪農,而非品牌老闆。阿嘉因此思考:若能建立一個公平貿易平台,作為消費者與小農之間的橋樑,由專業獸醫把關,讓高品質鮮乳直送消費者,便能實現雙贏,這個平台就是鮮乳坊的前身。
創業路並不平坦,從學姐的不看好、酪農對改變的猶豫,到合作廠商的背叛,挑戰層出不窮。所幸,阿嘉後來也遇到不少願意相挺的貴人,他轉念心想,如果,只因為一個人的背叛,我就對他人失去信任,豈不就是讓對方得逞,代表我原本的方式錯了,而他的做法才是對的?阿嘉總拿蝙蝠俠比喻自己,在眾多的超級英雄中,蝙蝠俠是個特別的角色,他不能飛天、不會吐絲,不具備任何超能力,仍願意扛起一切,承擔責任,也要對抗壓力,即使箇中辛酸難為外人道,依然堅持完成使命,為牛奶產業帶來改變。
千萬以上的榨乳機設備,只為讓乳牛泌乳更輕鬆
鮮乳坊以業界最高的生乳收購價格,鼓勵合作牧場投入高規格設備與友善環境的升級,不僅讓乳牛生活得更輕鬆,也讓全年無休的工作人員得以喘息、享有休假。為了讓乳牛能隨時自行榨乳、降低乳房炎風險,牧場斥資引進單價高達六、七百萬元的榨乳機器人,後進者更耗資一千五百萬添購圓盤式榨乳機,並設置刷背機讓乳牛舒壓、穩定情緒,水床和防滑地墊則提供舒適的休息空間與良好散熱效果,刮糞機與大型風扇、加高屋頂則是全面提升環境衛生與通風品質。
牧場同時導入數據分析、遠端監控等科技,實現企業化、精準管理,包括小牛自動餵奶機與感應晶片裝置等設備,也為飼養流程帶來嶄新效率。新一代年輕人強調創新與合理的工作與休假制度,與上一代重視經驗與吃苦耐勞的價值觀難免出現衝突。但在持續溝通與磨合中,牧場成功邁向專業化經營的道路,也為台灣酪農產業注入新的可能。
乳牛不是工具,它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勞動權益」
把牛照顧好,是每個牧場最核心的工作。為了精準掌握乳牛的健康狀況,牧場不惜重金,在牛耳上裝設如運動手環般的體感裝置,隨時監控生理數據,預防疾病悄悄上身,避免「病倒才發現」的遺憾發生,若忽視動物福利,牛隻健康每況愈下,不僅衍生食安風險,也可能動搖整個產業根基。若一味追求利潤,使用低價飼料或簡陋設備或許更省,但長遠來看卻將付出更大代價。
鮮乳坊則選擇另一條路,他們參考國外動物福利政策,從飼料、飲水、健康、醫療與環境管理等層面建立標準,供合作牧場遵循,更承諾每年提撥10%淨利,回饋牧場作為環境優化使用,只有動物健康、農民有尊嚴、消費者有信任,才能構築出永續的善循環。

引進乳牛刷背機,不為別的,只為讓牛牛心情好 圖片來源:鮮乳坊官網
🍕值得記錄的關鍵字
軍犬、牧場、乳牛、鮮奶、齊頭式收購、混奶、動物福利
🍕這本書讓你啟發了什麼
為什麼酪農養牛的利潤這麼低?
大叔看到一篇食安food next的報導,發現相較其他國家,鮮乳在台灣其實是「高貴的商品」,可是辛苦養牛的酪農卻沒從中賺到什麼。經估算酪農的養牛成本約27元/升,乳品加工廠用30元/升收購,幾乎是薄利多銷,在俄烏戰爭下,飼料成本節節高升,酪農根本無力投資設備升級,動物福利自然也排在後面。
反觀乳品加工廠將殺菌包裝後的鮮奶以60-65元/升賣給通路,通路再以90-100元/升的上架價格轉售給消費者,轉手價差相當驚人。大廠在規模經濟下成本較低,且有自己的加工廠,這樣鮮奶售價就相對親民。但像鮮乳坊這種與幾個單一牧場合作的品牌,比如獨立運送無法裝滿一槽車的成本,獨立清洗管線避免與他牌鮮乳相混的成本,這些自然反映在價格上,像是鮮乳坊一瓶936ml要賣到100元以上,而大廠則可以壓低到75-90元左右。
鮮乳坊有著讓乳牛活得更好的信念及導入科技化畜牧的思維,在銷售上獲得消費者的肯定,在確認高成本的投入並不會讓公司虧損後,各家小農鮮乳更願意花錢投資改善飼養環境,這是一種正向循環。至於通路端,毛利通常落在30-35%,畢竟鮮奶保存期限短,銷售量又以噸計,若沒有通路協助流通,過期報廢的風險很高,也只能說是「必要之惡」。未來若能透過修法要求通路調降抽成上限,鼓勵更多人願意喝鮮奶,才是讓酪農、品牌與消費者共好雙贏的長遠之道。
大叔的觀點
獸醫阿嘉曾引用安娜.拉佩的一句話:「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這句話不只適用於牛奶、雞蛋等農產品,更提醒我們,在選擇商品時,不該只看所謂的性價比(C/P值),而如果我們總是只追求「划算」、「便宜」,那些為人類勞動的動物們,很可能終其一生都活在艱苦、壓抑的環境裡。牠們雖然生命短暫,卻也是陪伴我們生活的伙伴,值得被善待。如果可以,希望大家能到「動物福利標章」的網站查詢經過官方認證的乳牛場、畜牧場、蛋雞場作為生活選購的參考。
並不是說東西一定要買最貴的,而是該學會看懂產品背後的故事。仔細檢視包裝、了解生產履歷、支持友善飼養的品牌後,這樣才會讓你買到「物有所值」的商品,這樣的選擇,不僅是對自身健康的負責,也是默默為這個世界多添一分善意,替自己積一份陰德,累積未來的福報。
🍕若這本書只能帶走一句話,你的選擇是?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讓母牛決定自己何時泌乳,同時也降低乳房炎產生 圖片來源:鮮乳坊官網

如果你對 職人精神 有些興趣,推薦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