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演化為三民——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儒家的仁政包含愛民與敬民。愛民:為民制產,鰥寡獨孤皆有所養。此義代代綿延,演進為民生主義。敬民:民者,神之主也。民貴君輕。此義代代綿延,演進為‘以最優等之人格待我四萬萬同胞(孫文語)’的民權主義。延續以仁為本體的固有道德則為民族主義。關於天命為何必化為民族、民權、民生,三者如何代代綿延,最終演進為三民主義而生民國。詳見我寫的《歸宗民國——華夏上古之天命》一書。這是拙作的免費閲讀鏈接:https://duitian1111.word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3/e6adb8e5ae97e6b091e59c8be28094e28094e88fafe5a48fe4b88ae58fa4e4b98be5a4a9e591bd-2.pdf


民國.常明

民國114年7月16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常明
7會員
130內容數
我在《斷裂幽明——曠古赤禍之源》一書裏說,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四大渴求源於天地命令,是隱含於數千年中國文化的華族魂。此四大渴求代代綿延而生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正是此華族魂不斷演進的結果,而共匪則徹底毀滅此華族魂。為了實現根於天地、綿延數千年的華族魂,吾輩必須在大陸毀絕馬列黨國,光復中華民國。
常明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中國的本質,奠基於對以下概念的定義:天、生機、人性、大、民、國、心、思想、生死…我在《歸宗民國——華夏上古之天命》一書裏説明,共黨對以上概念的定義,與中國文化的定義絕對背反。如,古聖千言萬語,旨在以超越獸心者為心。而共黨對‘心’的定義則只是獸心。中國文化對‘人性’的定義是超越動物性、社會性的絕對自主
2025/07/08
中國的本質,奠基於對以下概念的定義:天、生機、人性、大、民、國、心、思想、生死…我在《歸宗民國——華夏上古之天命》一書裏説明,共黨對以上概念的定義,與中國文化的定義絕對背反。如,古聖千言萬語,旨在以超越獸心者為心。而共黨對‘心’的定義則只是獸心。中國文化對‘人性’的定義是超越動物性、社會性的絕對自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名叫劉仁的村民,他以其慈悲和仁愛的品德聞名於村中。每當有人遭遇困難,劉仁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盡力幫助他人。他的仁心善舉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名叫劉仁的村民,他以其慈悲和仁愛的品德聞名於村中。每當有人遭遇困難,劉仁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盡力幫助他人。他的仁心善舉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