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我不知道」:親子間的無聲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家長晚會結束的時候,北國夏天的傍晚斜陽仍在照耀。學校的走廊裡,還留著幾聲輕輕的交談聲,像夜裡微弱的燈火。同工們彼此道聲「Well done!」「Thank you!」「Have a nice evening…」有人匆匆收拾東西,趕著開車回家。而我心裡,卻留下一些揮之不去的感觸。

 

今晚的談話,無論形式多麼溫和,內容多麼有禮,說到底,繞的還是同一個圈子: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長,還有父母的憂慮。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的臉上總會泛起數不清的擔心,從學業到自律,從交友到未來,沒有一樣能放得下。

 

成績表現較佳的,自然換來父母認同的目光和鼓勵;成績未如理想的,往往面對一輪提問,然後沉默,最後丟下一句:「我不知道。」這句話,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不知道怎樣說出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在大人的眼神裡,找到一個安全的出口。


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比從前更細膩,敏感度也更高。特別是女孩,當聽到老師與父母談論自己的表現時,那套作戰或逃避的心理防衛機制(Fight or Flight),往往在第一時間啟動。「我不知道」「我不明白」成了最普遍的回應。有的孩子甚至主動轉換話題,輕輕將對話岔開。有時,還會「回敬」父母一句:「我也要休息呀。」這並非敷衍,而是孩子面對父母的擔心與糾正時,內心早已築起一道無形的牆。有時那不只是圍牆,而是佈滿了荊棘。


多年來的家長晚會,讓我看到一個普遍的現象:當父母愈急於糾正,孩子就愈急於否認。當逃避不了時,「我不知道」成了保護傘,有的孩子甚至選擇乾脆裝作沒聽見。表面上,這是一場和平的對話;實際上,卻是一場無聲的心理攻防。一方想挽回控制權,一方想守住自己僅存的空間。


這種拉扯,沒有文化的界線,也沒有東西方的分野。或許東方家庭的語氣更直接,甚至帶著苛斥;西方家庭的語調較為理性和緩,形式看似不同,衝突卻沒有因此消失,只是換了一種包裝而已。

 

教育風格有差異,但人性的距離,從來沒那麼遠。有人說,西方教育比較自由,孩子比較敢於表達自己。但我看到的,是同樣的掙扎:孩子與父母之間,總有一些說不清楚的距離。「我不知道」,其實是在說:「我還沒準備好讓你知道我的世界。」有時候,這不是逃避,而是孩子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

 

而父母的急切,也並非不尊重孩子,而是因為擔心。有誰不為孩子的將來操心呢?當你看到那些放工後急急趕到學校的家長,甚至連工作制服都沒來得及更換,或帶著剛從小學接回來的弟妹一同前來的畫面,你就會明白:天下父母心,無論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我常常想,沒有人在成為父母之前,就真的學會怎樣當父母。有的親子之間合得來,互相理解,溝通順暢;也有的,注定是「火星撞地球」,無論說什麼,都覺得對方不懂自己。這些衝突與隔閡,也許正是每個家庭必經的成長過程。不管文化如何變遷,不論地理多麼遙遠,「天下父母心」這五個字,從來沒有改變過。

 

當孩子用「我不知道」來防衛的時候,父母自然容易生氣,急著斥責,結果只是讓那道高牆築得更高、更堅固。也許,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擔心與失望,同時,也讓他知道:大人也理解他在成長中的困難。這樣,孩子的防線才有可能一層一層地鬆動。

 

畢竟,沒有一個孩子是真的想封閉自己;他們想長大,也想讓父母看見自己的成就。只是,這個過程急不來,也急不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林教室
3會員
47內容數
「雨林教室」是一座以文字編織的小小雨林,承載我對理想學習與書寫生活的嚮往。身為教學者、書寫者與生活觀察者,這片沙龍是我栽種思想、記錄人間溫度和傾聽自然節奏的天地,好比熱帶雨林,多元包容而生機處處。 願這空間,能成為你我在紛亂世界中歇腳的所在:讓文字為我們留住片刻清明;讓閱讀成為我們重新出發的步伐。
雨林教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30
教師流失已是全球困局,世界各地皆面對招聘困難、工作壓力與專業地位被削弱等問題。教師承擔的工作不斷擴張,卻缺乏支持與理解,讓許多人選擇離開。教育絕非簡單讀書識字,而是深具專業與影響力的職志,關乎社會未來的價值與信任。唯有整個社會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方能讓「誰還願意當老師?」不再是一句沉痛的追問。
Thumbnail
2025/08/30
教師流失已是全球困局,世界各地皆面對招聘困難、工作壓力與專業地位被削弱等問題。教師承擔的工作不斷擴張,卻缺乏支持與理解,讓許多人選擇離開。教育絕非簡單讀書識字,而是深具專業與影響力的職志,關乎社會未來的價值與信任。唯有整個社會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方能讓「誰還願意當老師?」不再是一句沉痛的追問。
Thumbnail
2025/08/16
在AI時代,人類教育的重點應轉移到培養批判性思考、發問和持續學習的能力,而非僅追求正確答案。這些能力有助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保持獨立判斷,適應快速變動的社會,並成為創造者而非僅僅是服從者。
Thumbnail
2025/08/16
在AI時代,人類教育的重點應轉移到培養批判性思考、發問和持續學習的能力,而非僅追求正確答案。這些能力有助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保持獨立判斷,適應快速變動的社會,並成為創造者而非僅僅是服從者。
Thumbnail
2025/07/19
襪子髒了可以洗,孩子的成長卻無法重來。朋友五歲的女兒在英國入學後,愈來愈勇敢獨立,甚至在滑梯上穿著襪子奔跑玩耍,滿腳泥跡卻笑得開懷。這雙襪子讓她的母親陷入文化與教養的思索:如何在自由與規範間拿捏?我們是否願意讓孩子自己探索,甚至跌倒?從一雙襪子的故事,看見孩子的冒險,也照見大人的放手。
Thumbnail
2025/07/19
襪子髒了可以洗,孩子的成長卻無法重來。朋友五歲的女兒在英國入學後,愈來愈勇敢獨立,甚至在滑梯上穿著襪子奔跑玩耍,滿腳泥跡卻笑得開懷。這雙襪子讓她的母親陷入文化與教養的思索:如何在自由與規範間拿捏?我們是否願意讓孩子自己探索,甚至跌倒?從一雙襪子的故事,看見孩子的冒險,也照見大人的放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