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篇前,歡迎先看我前一篇文章 【Emoji溝通心理學】不是我愛用貼圖,是我需要被理解,先了解Emoji如何誕生以及它對我們現代人的重要性後,再來看這首詩會更好理解喔
在數位時代的喧囂中,我們的溝通似乎從未如此便捷,一字一句、一張貼圖,都能瞬間抵達彼端。這首《未完的符號》中,想和你們一起進入這些思考,在那些鍵盤聲響之下,是否存在著一片情緒的空白?而真正的「未知」,或許正是在這些停頓與空白中悄然顯現。
《未完的符號》
鍵盤談的起勁
停頓於情緒的空白
未知顯現
如何走著溫度
費解
覺得呢:)
當表情引發貼圖的命定感
快走的進度條顯示
You got it!
揉撚著無限的盲盒
飛奔地抓取
未完待續
詩的開篇,以現代人很熟悉的「鍵盤」與「情緒的空白」,來指出現代數位溝通看似高效,實則可能掩蓋的深層情感隔閡,畢竟文字不能全部取代面對面交談,像是表情、語氣、肢體語言,這些都會造成所謂文字上的「情緒的空白」。
「如何走著溫度」,提出打字如何讓人感受到情感的這個問題。
這件事是令我「費解」的,不知道正在讀這段的你們「覺得呢:)」
進入中段,以「表情引發貼圖的命定感」描述了數位符號化表達的軌跡,在網路時代,我們創造出了emoji和貼圖來補足文字上的「情緒的空白」,這是網路時代的必然命運,但我也在想當我們習慣將複雜的情緒簡化為標準化的圖案,是不是也將自己的情緒「設定化」? 你們「覺得呢:)」
接著,我還是想肯定這種emoji和貼圖的出現,能加快了文字間的交流。「快走的進度條顯示/You got it!」,暗示在傳遞這些符號中,訊息最終仍能被人捕捉與領會,這是溝通效率提升的展現。
詩的尾聲,「揉撚著無限的盲盒」,我將「未完的符號」具象化為一個充滿未知驚喜的盲盒,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抽到哪一個。讓符號本身不再是簡單的「空白意象」,而是等待被探索的「無限可能」。而「揉捻」是製茶的一種工序,是使茶葉釋放風味的重要步驟,藉此表示透過揉捻的過程,釋放符號(emoji、貼圖)的魅力。
至今,仍不停有emoji和貼圖不斷不斷地生成,我以「飛奔地抓取」展現了現代人對這種符號(emoji、貼圖)的積極追逐與渴求,充滿了生命力與探索欲。
而最終的結尾,我用「未完待續」這句經典話語收尾,除了回應題目《未完的符號》之外,也是在說現代符號(emoji、貼圖)仍不停生成中,未來不知道會不會有超越它們的符號(例如NFT、AI圖)生成?
更是進一步提出思考,現代的網路溝通本身是一種永不終止的過程、一個持續開放的結局。你們「覺得呢:)」
這首《未完的符號》或許不是讓人一眼就看懂的新詩,但希望透過這些說明,邀請你們一同思考,在那些看似結束的語句、看似空白的話語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未被言說、未被定義、卻正積極顯現的「真實情感」?
💘讀完這首詩,不知道你對「未完的符號」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也歡迎你按愛心、收藏、分享,追蹤我一同在文字裡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