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遇過那種超愛show muscle的同事:
「某某公司的總經理是我麻吉,我們常常一起打球。」「某某公司的財務長我很熟啊,一通電話就可以搞定。」
好像所有客戶都是他的親信一樣。
但真的到了結算業績的時候,
他的表現好像也不怎麼樣。
人脈廣不代表業績好,
但沒有人脈,業績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要將客戶關係轉換成業績數字,
我的秘訣是:
先求有 → 再求好 → 最後再求業績
▋ 先求有:畫出你的客戶雷達圖
對B2B的業務來說,你一定有一塊自己的「田」——
某個產業、某個區域、某些指定的客戶 (named account)。
我會先將所有潛在+既有客戶名單攤開,
按照他們在該產業的影響力、對公司業績的貢獻度,
排出優先等級順序。
再將每個客戶裡和你業務相關的單位組織圖畫出來,
例如:
總經理 → BU資深副總 → BU中高階主管 → 專案負責人;
平行單位還可能有資訊室、管理部、採購部等。
愈是重要的客戶,這張圖就要愈詳盡,
細到每個人是誰、對我們的想法是什麼。
有了整張「雷達圖」後,
就可以好好盤點你在該客戶裡的關係觸角:
- 誰是sponsor?誰是敵人?
- 哪些人沒見過面但很重要?
- 哪些部門完全沒觸角?
下一步就是:瘋狂call!
以前老闆對我的要求是,
每天至少要排三到四個會議,
而且是面對面的那一種。
聽起來很老派,
現在都線上會議的時代了,
一定要見到面嗎?
我的答案是:真的有差!
因為見到面才能起化學作用,
許多訊息都是在面對面閒聊中得知的。
還有個重點:觸角範圍要愈廣愈好
有些人每次拜訪客戶,永遠都找同一個人,
喝了一百杯咖啡但沒突破重點,案子就是在原地打轉。
重點是要找到破口,
就算是不友善的客戶,只要他是關鍵決策者,
都要想辦法接觸到,哪怕只有一次「平反」的機會也要一試。
📚 愛咪經驗談:
我有個非常重要的客戶 (Key Account),
業績貢獻佔我所有客戶的第一名,
但我們在的觸角只延伸到風險管理部門,
最重要的財務部卻一直無法打入。
聽說我們公司過去曾有一位業務不小心得罪了財務長,
導致他對我們公司一直沒有好感。
儘管如此,我還是會在每年中秋節特別多準備一份月餅給他,
並留下客製化的小卡片祝他佳節愉快、身體健康;
公司有舉辦任何活動或研討會,
也都會特地寄信邀請他,或打電話請秘書轉達,
雖然每次結果都像石沉大海一樣音訊全無。
有一次,我如同往常提著月餅到他的辦公室請秘書轉交,
正好遇見他開完會要回辦公室,
我禮貌的告知自己是某某公司的業務,祝他中秋愉快。
他勉強擠出笑容,說:
「喔我記得你們,以後不用這麼客氣了!」
過了兩天,我接到他們財務部門主管的電話,
說他們有興趣聽我們的解決方案,
請我安排一場會議。
那一刻,我知道我終於「融化」了這座冰山,
客戶觸角又延伸了一格。
▋ 再求好:找對深交對象
觸角伸得夠廣、「朋友」交得夠多了,
下一步是去選擇「深交」的對象。
畢竟,有深入的關係,
才能確保它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那要怎麼篩選誰值得深交呢?
以下是兩個判斷標準:
▍1. 關鍵決策者 (Key Decision Maker)
這聽起來很現實,但的確就是主攻關鍵決策者,
更現實的是,關鍵決策者通常都是上位者,
如:總經理、資訊長、資深副總…等。
但,人家都當到CXO了,日理萬機忙得很,
憑什麼要跟你深交?
這就得靠資深業務各憑本事,
以下是我的秘訣:先套關係,再投其所好
1) 套關係
透過他信任的第三者介紹,
或是在言談中提到自己與某位高層關係也不錯,
而這個人物正好也是他會認可的對象,
這樣才能在對方心中建立信賴感 (credibility)。
📚 愛咪經驗談:
我曾經為了約到某家公司的總經理,
拜託他的女兒幫忙安排會面。
我跟她女兒曾經在前公司共事過,
但我跟對方真的稱不上是深交的好姊妹,
只能說共事時關係還不錯而已。
沒想到對方非常爽快,一口答應幫忙引薦,
最後成功的安排直接對總經理簡報。
簡報當天,秘書還說總經理平時是不見廠商的,
果然人脈用對超級重要!
2) 投其所好
當你在對方心中有了信任感之後,
下一步攻破就是要「投其所好」。
簡單的說:就是你可以為他提供什麼價值?
這價值不一定是昂貴的大餐、豪華的禮物,
這些人家都當到這個職位了,
這些物質的東西早就沒什麼稀奇。
例如:你可以分享他的同業或他的競爭者在做什麼;
你知道什麼他不了解,但有興趣知道的訊息;
你知道他有什麼正在煩惱的事,而你正好可以為他解決?
📚 愛咪經驗談:
我跟某家客戶的資深副總原本關係很普通,
就是偶爾可以約到喝咖啡,
但常常被reschedule、或被放鳥,
人家覺得你不重要的那種。
有一次終於約到咖啡局,
剛好聊到他對虛擬貨幣有興趣,
正巧自己有些小研究,
當場拿出手機跟他討論起該怎麼操作、如何出金入金,
也分享自己用機器人程式下單的經驗。
經過了這次小分享,
他發現:這個業務懂的東西還不少,
可以了解一些新的趨勢。
之後我們的關係躍進了不少,
幾乎每次約見面他都會爽快答應,
因為他覺得跟你會面「有價值」,
可以聽到一些他平常沒有涉獵的議題。
▍2. 影響關鍵決策者的重要人物
有些角色不見得是決策者,
職位也不見得很高,
卻是影響關鍵決策者的重要人物。
這也是值得深交的對象
例如:
1)資深主管的秘書:
許多會議能不能安排得上可是要看秘書的心情,
甚至可以在重要時刻告訴你主管的行蹤,
讓你更掌握案子狀況。
2)CXO的左右手:
許多CXO自己不會下來了解細節,
都是先派左右手了解詳情後,再提出建議方案,
所以和左右手打好關係,
才能確保他會在高層面前說好話。
📚 愛咪經驗談:
我曾經有個關係非常好的客戶,
常常約吃飯、喝咖啡,
原本十分看好他在公司會一路升遷,
但最後因為總總原因,他離開了該公司,
換到完全不同的產業。
照理說我們的關係應該就隨著換產業而結束了,
畢竟他轉換的跑道和我們公司並沒有業務往來。
但我還是和他保持著吃飯聊天的關係,
把他當成導師,每次吃飯時請教各種問題,
他也很appreciate我仍繼續跟他保持聯繫,
而不是因為他離職就斷了關係。
後來發現,即使他已經完全離開該產業,
過往在業界的人脈仍然十分牢固。
他非常爽快的幫我介紹了不少他以前的人脈,
都是我「雷達圖」中的重要高層人物。
有了他的引薦,約拜訪就像坐溜滑梯一樣順暢,
這時我才知道,
和關鍵決策者身邊的人打好關係,也很重要。
▋ 最後才是求業績:一擊必殺
和關鍵決策者打好關係的重點,
在於獲取他們的認可。
千萬不要在每次會面時都求著要單子,
那會把自己做low了。
只有在關係穩固後,
在遇到「關鍵時刻」時,
再請他出來幫個忙推一把、或是提點一下,
這個「臨門一腳」,
才是案子能不能成的重點關卡。
📚 愛咪經驗談:
我曾經有個卡了很久的案子,
客戶愛做不做的,
原本做了POC好像對我們很有興趣,
之後又一直卡著沒有往下走的進度。
我試著約他們的高層見面,
但頂多就是喝個半小時咖啡,
始終問不到重要訊息、也不知道案子卡在哪裡。
有一次會面,我們聊到了日式料理,
發現我們都是無菜單料理的愛好者,
交換了幾家覺得不錯的餐廳名單,
他發現:咦這個業務蠻懂吃的,品味還不錯!
我藉機訂了一家很難訂到的無菜單料理餐廳並邀請他,
這頓餐可說是非常值得。
席間,我分享了目前在他們公司的案子進展到什麼地步,
但遇到某些困難,拜託他給我一盞明燈。
不是要案子,而是請他「指點」。
他請我安排一場部門會議、邀請他參加,
他在該場部門會議中做了決策,
要求相關同仁詳細研究我們的方案並上簽呈,
天知道,我為了這步「臨門一腳」棋,
佈局好幾個月,最後終於成功!
▋ 結語
經營客戶關係,不是比誰朋友多、名片厚,
而是有策略地佈局,
懂得深耕對的人,最後一擊漂亮收割,
才是將人脈變現金的重要秘訣。
📝 你還有什麼經營客戶的小秘訣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
📌 喜歡我的業務故事嗎?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聽我每週分享更多業務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