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我的人格特色之其四(五)我們,決定世界的未來
(接上回)
首先——因有「獨立於世界之外的時間感」,所以在內心世界觀建構時,會少掉許多現實世界的觀念干涉。
一般世界觀的形成,多是共用相同時間觀去建構的。
這會導致我們多數人所建立的世界觀—價值觀,會與當前現實世界非常雷同。
而靈我「獨立於世界之外的時間感」,如果發揮得好,將會在心中另外架構出新的世界秩序。
並非我們習以為常的這個世界,而是以不同時間記錄方式去描述的世界。
例如以某種生物幾次呼吸作為作息的參考依據、以某種石頭能量閃爍次數記錄過程的流逝、以某種天體交疊次數計算歲月增長的週期。
而依吾過去幾次的前世經驗感受的,有些生命體並沒有年歲增長的觀念,只有活著與死亡。
生命就是活著,時間就是活著本身,沒有什麼會催促活著要如何,或是活著需要有什麼作為,只是活下去,直到消亡。
如此,即算一周期。
有時的靈魂交流,不是問你活過多少歲月與時間,而是你活過幾周期,或是哪類物種的幾周期,交流內容並沒有人類所熟悉的時空觀念。
所以,當靈我意識居主導時,時空感會有消解的感受,覺得人類的時空感正被一種流動無休止的潮汐所取代,起起伏伏於時空交錯的縫隙當中,有時,會誤以為自己處在一個不同的世界中,但回過神來又是原有的世界。
由於時空感的消融,關於流入意識當中的訊息內容就不容易被原有世界的時空概念所限制,因而接收的資訊也會脫離當前這個時空的限制。
例如:
●平行宇宙、
●異世界、
●前世記憶、
●星球印記、
●其他星球的消息、
●不明生物的思想、
●土地過去的記憶、
●世界未來的紀錄、
是的,沒看錯,「世界未來的紀錄」。
簡單說,就是「預言」。
可能在另一時空發生過的內容,但卻被這個時空的自己讀取到了。
在另一時空可能實現了,但在這個時空卻不一定實現。
這很正常,因為這跟抽塔羅牌占算未來命運一樣。
無所知覺,便容易朝命運既定軌跡而去。
但因占算後對未來軌跡有些心理準備,心態上有所不同,根據前述靈性引導觀點的世界觀——世界受你的能量波動影響,選頻呈現你所感受的世界——既然你的心態產生變化了,你的未來所會感受的世界自然就會有變化。
預言的提出,只是提醒了人類共同的集體潛意識,詢問:「這樣的世界,你想要讓它出現嗎?」
然後,人類集體意志將會做出決定。
這決定與個人的表意識關係不大,與過往累績的集體潛意識,以及預言發生當下之後,人類集體表意識累積轉化的集體潛意識關係較大。
這是怪力亂神的胡言亂語嗎?
我不否認。
但也不否認這亦是一種世界觀。
這樣的世界觀,至少是有希望的。
每次面對預言中的末日,都是一次審判的來臨。
某種無上的存在問著:「這樣的世界,你想要讓它出現嗎?」
在這樣的世界觀,我們可以選擇是否讓末日降臨。
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
預言的末日來到,便是一次人類自己對自己進行審判的機會。
這樣的世界,你想要讓它出現嗎?
你想活在那樣的世界中嗎?
要生,還是死。
在這樣的世界觀下,預言的價值不在於它是否準確,而是在於它是否又再一次錘鍊了人心,使人們重新思索當下的處境,以及重新確認——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總之,靈我的時空感消解,使靈我得以存於世界之外,接收世界之外的訊息。
事實上,從古希臘的德爾菲神諭,到亞馬遜薩滿的植物儀式,許多「先知性」體驗與迷幻藥之間似乎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全球多數原始宗教儀式中,都有使用植物性致幻劑的痕跡:
●美洲:亞馬遜地區的薩滿使用死藤水(Ayahuasca)進行「靈視」與預知未來的儀式;
●非洲:伊博加(iboga)被用於通靈與先祖對話;
●歐亞大陸:古希臘埃琉西斯祕儀中,參與者可能服用了含麥角鹼的混合物(類似LSD)。
這些儀式中所謂的「預言」,常在深度迷幻狀態中出現,其內容被視為來自神靈、祖先或宇宙智慧的啟示。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預言狀態與服用迷幻藥後的腦部活動高度相似。
預言或神秘經驗中的「接收狀態」,通常伴隨前額葉皮質活動降低,而感覺區與內在影像區域(如枕葉與頂葉)活化加強;
LSD、DMT、psilocybin等迷幻物質能迅速打破認知濾網,使人進入一種高度聯想、象徵化與視覺化的狀態,類似宗教經驗中所描述的「啟示」、「神聖之光」、「聽到聲音」等現象。
在適當設定(set and setting)下,迷幻藥可引發高度類預言或先知型的體驗,其意義解讀則取決於個人與文化背景的詮釋。
榮格心理學中的「預言」經驗,則被視為個體潛意識與集體無意識之間的橋接。
迷幻藥在這裡扮演關鍵角色:
●它打開自我邊界,使潛意識原型(如神、死亡、未來影像)浮現。
●在催眠狀態下或服用DMT後的狀態中,受試者經常描述「看見未來」或「接收高等存有的指引」。
●許多預言經驗源於深層情緒或創傷的象徵轉化,迷幻藥加速了這種轉化過程。
換言之,所謂的預言,可能是集體潛意識以符號與象徵方式浮出意識表層的過程,而迷幻藥是打開這個過程的鑰匙。
從跨學科觀點來看,預言與迷幻藥的關係不應簡化為「幻覺」或「神蹟」二元對立。
事實上,它揭示了人類意識深層的結構——我們如何接收、詮釋與創造未來的圖像,往往源自一種介於神聖與科學之間的「擴展意識狀態」。
迷幻藥並非產生預言的唯一條件,但它是改變感知時間、打破邏輯思維、重塑象徵語言的重要通道。
所以,由預言與迷幻藥的關係,應該不難看出,為了要接收世界之外的訊息,人類對於消解時空感所做出的努力。
除了迷幻藥外,還有不少宗教儀式也都是用於消解時空感,讓參與者的意識可以解開原有意識框架的侷限,令身心更深沉地浸入那份世界之外的體驗。
而這些,其實只要靈我意識的潛能被開發出來,就可以簡化許多功夫與流程,直接有效地感受那份「獨立於世界之外的時間感」所帶來的「靈感與意念的內在洪流」。
對的,時空感的消解,將會帶來「靈感與意念的內在洪流」。
此即靈我人格的特色之其二。
此特色乃因第一特色之發揮而得以更加得到發展。
雖然平日的水型人格內在就有靈感與意念不斷湧現的流動,但多受制於現實世界的時空感,許多資訊還是會被自己的常規意識阻隔在外,遠沒有時空感消解時所能感受到的那麼精采絢爛。
不過,有時在睡夢中還是能體驗到那份「靈感與意念的內在洪流」所帶來衝擊。
因為,在夢中的時間感,是獨立於我們的世界之外的。
因此,如果想要培養靈我意識,可嘗試一些探索夢境的靈性法門,或者是獲得神經科學與睡眠研究實證支持的清醒夢(lucid dream):一種人在夢中清楚知道自己正在作夢,甚至可以操控夢境內容的特殊意識狀態。
或者是催眠技術。
不求催眠別人的技術,只要會催眠自己就行了。
我幾個前世記憶的體驗就是自我催眠時,在半夢半醒間自動流入的。
相較於迷幻藥與挑戰人體極限的某些宗教儀式,使用夢境與催眠的技術消解時間感來進行靈性探索,肯定會更安全許多。
(下回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