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鍊魂】第五十三回 靈我的人格特色之其四(四)世界,在你之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靈我的人格特色之其四(四)世界,在你之內

 

(續上回)

  在靈性觀點,世界觀的建構與我們常規知識下的建構方式並不相同。

  以宗教思想的觀點:「世界觀」,不只是關於宇宙起源、人生意義或倫理結構的思想圖譜,更是一種內在的存在感受——我們感覺自己身在何處、與萬物是什麼關係、宇宙是否有愛與秩序、我們與神祕存有是否相連。

  在人類尚未擁有語言時,就已經擁有對「不可見者」的直覺。

  閃電、死亡、夢境、日蝕、誕生……這些超越日常經驗的現象,引發人對「超越界」的感知與尊崇。

  宗教傳統稱之為:聖(the Sacred)。

  心理學家稱之為:原初敬畏(primordial awe)。

  神學家稱之為:神祕感(mysterium tremendum et fascinans,源自拉丁語,意思是「令人敬畏且著迷的奧秘)。

  這種深層感受,是世界觀最早的萌芽。

  不是人類創造了世界觀,而是世界先用神祕之光觸動了人心,世界方得以開啟。

  在宗教中,神話是世界觀的骨架。

  它告訴我們:世界從何而來?為什麼存在苦難?人與神有什麼關係?死亡之後是什麼?

  在宗教中,沒有哪一個世界觀不是透過「故事」傳遞而來的。

  聖經創世記、印度《梨俱吠陀》、伊斯蘭的《古蘭經》、道家的《莊子》、瑪雅的《波波爾.烏》……這些古老的敘事,不只是文化遺產,更是人類早期用來「說明世界」與「定位自我」的指南。

  在所有宗教傳統中,真正改變一個人世界觀的,從不是教條,而是經驗。

  這種經驗可能是:

  ○一場靜默禱告中與神的相遇;

  ○一次瀕死經驗中感知靈魂出體;

  ○一場修行中感受萬物一體的合一;

  ○或是在苦難中被超越理性的力量扶持。

  這些體驗難以被科學驗證,但卻深刻且穩定地重塑一個人對宇宙的看法。

  而真正成熟的世界觀,往往是在這種「信仰經驗」中被內在證實,而不只是外在傳授。

  對於宗教來說,世界觀根植於信仰經驗,是內在的「神遇」重構我們世界的模型。

  此外,宗教不只是說「世界是怎樣的」,更說「你應該怎麼活」。

  因此,一個人的世界觀,會隨著他的行為與倫理選擇而被反覆加固或崩解。

  例如:若一個人相信宇宙中有慈悲的力量,那麼他在饒恕他人時,這種信念會變得更真實;若他說相信愛,但選擇報復與冷漠,那麼他內在的世界觀將產生裂痕與焦慮。

  這正是為何宗教如此重視實踐——因為只有透過具體的行動,信仰才會內化為存在,世界觀才會轉化為實際生命力。

  以靈性引導的觀點,如新時代思想的觀點:世界觀,不是你「想」的是什麼,而是你「是」誰的投影。

  你看見的世界,其實是你意識頻率的投影。

  世界觀,不是知識,不是宗教信仰,不是家庭文化或教育的產物。

  它是一種能量的定調,是你對宇宙、對生命、對自己的最根本共鳴狀態。

  我們看似生活於同一個世界之中,實則,不同的人,活在截然不同的實相當中:

  有些人覺得世界充滿愛、有意義、有神聖指引;

  有些人覺得世界是冷酷、混亂、無常與痛苦的。

  為什麼?

  因為世界不是如你所見,而是如你所是。

  這就是靈性引導對「世界觀如何形成」的根本理解。

  從靈性科學的觀點來看,每一個人的意識都具有一種「振動頻率」。

  這頻率是由:你的核心信念、你對自己的認同、你尚未療癒的創傷、你所累積的靈魂經驗,所組成的能量波動。

  當你處於恐懼、羞恥、自我否定的振動層級,你所感知到的世界就會映照出敵意、剝奪與分離。

  當你處於愛、寬恕、合一、信任的振動層級,你所感知到的世界就會回應你以恩典、機遇與啟示。

  換句話說:世界觀是一種能量選頻現象。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不是偶然。

  我們的靈魂選擇了父母、文化、族群、時代、甚至出生時刻——這一切都是靈魂「劇本」的一部分。

  這份靈魂契約會賦予我們早期的「世界模板」。

  有些人從小生活在創傷與混亂中,這是一種靈魂成長的「啟蒙劇情」。

  有些人從小就對神性有敏銳直覺,那是靈魂已帶著記憶回到人間。

  這些早期情境,將構成我們初始的世界觀——世界是否值得信任?是否有愛?神是否存在?我是否重要?

  這些不是由頭腦回答的問題,而是靈魂在出生時就已帶著的振動疑問與課題。

  大多數人的世界觀,並不是清醒選擇的,而是在無數未被覺察的情緒經驗中被「編碼」的。

  當一個人累積了:

  ●被忽視的委屈,

  ●被背叛的傷痛,

  ●被壓抑的怒火,

  ●被遺棄的恐懼,

  這些能量將進入潛意識,成為「隱形的現實創造者」。

  因此,一個人即使口頭說「我相信宇宙愛我」,但只要他內在仍潛藏「我是不可被愛的」,他仍將活在一種缺乏與懷疑的世界觀之中。

  世界觀的轉化,不是改變思考方式,而是去轉化儲存在身體與能量場中的情緒與信念。

  最後,我們要明白:你不是一個人在創造世界觀。

  整個人類的集體意識,也會共構出整體的「世界能量場」——這就是你為何會覺得有時候世界充滿焦慮、戰爭、混亂、憂鬱,因為這是整體能量的反映。

  但當越來越多的人從頭腦轉向心靈,從恐懼轉向愛,從分裂轉向合一,這個集體的世界觀也會產生轉變。

  而這正是靈性導師、冥想者、療癒師、內在修行者的真正任務:不只是療癒個人,而是透過個體轉化,協助集體世界觀的提昇。

  你如何振動,世界就如何回應。

  世界觀不是由世界決定的,而是由你與世界之間的能量共振決定的。

  你是誰,世界就成為什麼。

  你轉化你的頻率,世界就顯化新的實相。

  你擴展你的意識,世界就回應你以更大的神性秩序。

  所以,世界觀如何形成?

  以靈性觀點而言,不是學來的,而是回想起來。

  你不是在理解世界,而是在記起你原本所知的真理。

  意即——世界不是發生在你之外,世界是從你之內流出的光影反照。

  

  這些,大致上就是靈我意識居主導時,世界觀的建立方式。

  然後,基於前述所提三個靈我的人格特點,可再多補充一些。

 

(下回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0會員
331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07/19
世界觀的「碎片化」、「極端化」與「過度簡化」,正構成當代世界觀的「資訊病理學」。 這三個現象並非孤立,而是互為病灶,彼此加乘:
Thumbnail
2025/07/19
世界觀的「碎片化」、「極端化」與「過度簡化」,正構成當代世界觀的「資訊病理學」。 這三個現象並非孤立,而是互為病灶,彼此加乘:
Thumbnail
2025/07/18
目前地球上,保守估計,便有數千萬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Thumbnail
2025/07/18
目前地球上,保守估計,便有數千萬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Thumbnail
2025/07/17
「世界觀」——這個看似抽象的詞語,實則是一切知識、情緒與行動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7/17
「世界觀」——這個看似抽象的詞語,實則是一切知識、情緒與行動的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生沒有選擇權,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 真的太多人沒有選擇權,你只能順應這個世界, 但是因為我們想要操控我們的世界, 所以我們必須先學會潛行,你要潛行、要儲備能量、要提升自己, 你才會起來操控你自己的世界, 你自己沒辦法操控你的世界,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你就只能在別人的世界裡面;
Thumbnail
人生沒有選擇權,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 真的太多人沒有選擇權,你只能順應這個世界, 但是因為我們想要操控我們的世界, 所以我們必須先學會潛行,你要潛行、要儲備能量、要提升自己, 你才會起來操控你自己的世界, 你自己沒辦法操控你的世界,你的世界根本沒有那麼大,你就只能在別人的世界裡面;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了解《全腦人生》,你的四大人格在不同情境下的運作,助你成為更全面的自己。這本書帶你深入探索每個人格的特點,解析它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指導我們的思考和行動。發現你的多面性,理解自我和他人,並揭示潛意識中的真實力量。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讓四大人格合作無間,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了解《全腦人生》,你的四大人格在不同情境下的運作,助你成為更全面的自己。這本書帶你深入探索每個人格的特點,解析它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指導我們的思考和行動。發現你的多面性,理解自我和他人,並揭示潛意識中的真實力量。無論是面對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讓四大人格合作無間,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3D物質世界的體驗與經歷,著重於個人在困難與不舒適的狀態下如何去體驗自己原本的樣子,以及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價值。作者透過引人省思的問題和啟發性的想法,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3D物質世界的體驗與經歷,著重於個人在困難與不舒適的狀態下如何去體驗自己原本的樣子,以及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價值。作者透過引人省思的問題和啟發性的想法,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
Thumbnail
有的靈魂喜歡這樣,有的喜歡那樣。每個靈魂的角度都會不一樣,於是才有你、我、他。 要求別人跟我一樣的角度、一樣的方式來歷練人生,那完全是沒有意義且不合理,因為如果那樣,根本不需要分出彼此了。
Thumbnail
有的靈魂喜歡這樣,有的喜歡那樣。每個靈魂的角度都會不一樣,於是才有你、我、他。 要求別人跟我一樣的角度、一樣的方式來歷練人生,那完全是沒有意義且不合理,因為如果那樣,根本不需要分出彼此了。
Thumbnail
物理世界就是內在世界的投射的意思,就是當你認為你生命裡不可能都只有喜歡的人事物,你就同時會顯化喜歡跟討厭的人事物。 無法讓討厭的事情消失,可能是因為你覺得過得太任性會有報應或人生就是來受苦怎麼可能那麼快樂,就不敢去想我就是要我的世界裡都是美好跟開心的事,就做不出拒絕跟屏蔽或狂妄的行為。 或是
Thumbnail
物理世界就是內在世界的投射的意思,就是當你認為你生命裡不可能都只有喜歡的人事物,你就同時會顯化喜歡跟討厭的人事物。 無法讓討厭的事情消失,可能是因為你覺得過得太任性會有報應或人生就是來受苦怎麼可能那麼快樂,就不敢去想我就是要我的世界裡都是美好跟開心的事,就做不出拒絕跟屏蔽或狂妄的行為。 或是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宇宙能量和個人能量之間的關聯,以及思想和物質在能量系統中的作用。作者通過觀察能量的振動和密度來解釋了這種關聯,並強調了個人思維和感受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文章提出了一些心靈平衡和正能量傳播的想法,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社交媒體資訊。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宇宙能量和個人能量之間的關聯,以及思想和物質在能量系統中的作用。作者通過觀察能量的振動和密度來解釋了這種關聯,並強調了個人思維和感受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文章提出了一些心靈平衡和正能量傳播的想法,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社交媒體資訊。
Thumbnail
透過調整你的焦點,你可以與能量連結,並體驗你渴望的現實。
Thumbnail
透過調整你的焦點,你可以與能量連結,並體驗你渴望的現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