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過剩的時代,全職工作仍必要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傳統社會,每一個人都必須參與生產。農耕時代需要每雙手都下田,工業時代需要大量勞力投入工廠生產,甚至在辦公室時代,也需要一張張人腦來處理帳務、報表與行政。那是一個「沒有你,社會就不能運轉」的時代。


然而,進入後工業時代與自動化時代後,這個邏輯已經顛倒了:現在是社會自己能順利運轉,即使大部分人不再工作。


生產早已過剩,真正短缺的是「消費」

今天,一台機器可以取代數十名工人,一段程式碼能自動化許多重複性文書。AI、RPA(機器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物流、自助結帳、語音客服……大量工作正在被悄悄、快速地「非人化」。


生產力不僅充足,而且過剩——超市裡堆滿了即期食品、網路上每天上架成千上萬件新衣、手機一年一出新款,卻越來越沒人想換。


這並不是因為大家變懶或消極,而是因為:


物品太耐用:冰箱、冷氣、洗衣機動輒10年以上;

功能已飽和:手機、筆電的升級空間越來越小;

流行疲乏:衣服鞋子除非追求潮流,穿五年也沒問題;

不再過度成長:大多數家庭已經有電腦、冷氣、車,買了不會再買。

這些跡象都說明了一件事:人們的基本需求早已被滿足,甚至過度滿足。


勞動已非必要,卻仍被強制

令人不解的是,明明社會的「勞動需求」在下降,但「全職工作」卻依然是主流甚至唯一的生存方式。為什麼?


因為工作不只是經濟結構,更是社會控制的手段。


我的觀點是,全職工作已經不符合時代需求了,之所以全職工作的型態還存在,是出自政治社會因素,而非經濟因素。


我們不難發現,工作除了讓人獲得收入之外,它還有幾個關鍵功能:


  • 控制人們的時間:每天被綁在工作上 8 小時,就少了思考、反抗、實驗另一種生活的時間;
  • 創造身份與階級感:你是醫生、工程師、老師,這些身份替代了人的存在價值;
  • 維持競爭結構:把人們困在「努力 → 成就 → 購買 → 負債 → 更努力」的循環裡;
  • 支撐經濟幻象:讓人們不斷消費與生產,維持「成長」的假象。


這就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迷宮——看似自由選擇工作,實際上只是在有限的框架中掙扎生存。

如果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全職工作」制度難以鬆動?

因為它背後牽動的,是整個國家的稅收制度、社會秩序、價值觀體系:

勞動人口是國家稅收來源;

公司提供工作,維持社會穩定;

教育體系訓練的,是可以上班的齒輪,而不是自由的公民;

工作者忙碌,政府壓力少、社會不易動盪。

說穿了,全職工作的存在早已不是為了「需要你勞動」,而是「不希望你有太多自由」。


那麼,未來的方向是什麼?

如果我們承認這個現實——大量人力早已不再是生產必要,但人仍需生活——那我們就必須重新思考:

  • 是否該實施基本收入制度?

讓人們不靠勞動,也有基本的生存保障,讓「工作」成為選擇,而非脅迫。

  • 是否該承認非商品化的價值?

照顧、創作、陪伴、療癒、社區參與……這些不是「工作」,但更重要。

  • 是否該打破對「工作倫理」的迷信?

勤奮未必帶來好生活,反而可能帶來過勞、焦慮、對生活的疏離。

  • 是否能想像一種「後工作社會」?

一種人們不再以工作為人生主軸的社會,而以學習、關係、好奇心為生活的核心。


結語:未來不是沒工作,而是工作不再必要

真正的進步社會,不是創造更多"工作"(傳統定義的工作),而是讓人們不再需要透過工作才能活下去。


我們正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一邊是仍用工業時代邏輯思考問題的體制;另一邊,是一個機器已能取代勞動、人們渴望自由的現實。


我們或許該問自己:

如果不是為了生活,你會願意工作嗎?

如果不是為了收入,你會如何安排你的一生?

當越來越多人開始這樣思考,這個被工作馴化的時代,才可能真正開始鬆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橘子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這裡聊美食與生活,點滴感悟與您分享。
橘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1
財富自由不只是財務規劃而已,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整體性的價值觀 財富自由,對我來說從來不只是財務數字的增長,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內在價值觀的轉變。一路走來,從節約、省錢、打工、追求物質,到如今選擇極簡生活,每一段經歷都讓我更靠近那個心裡一直嚮往的自由。
2025/07/21
財富自由不只是財務規劃而已,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整體性的價值觀 財富自由,對我來說從來不只是財務數字的增長,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內在價值觀的轉變。一路走來,從節約、省錢、打工、追求物質,到如今選擇極簡生活,每一段經歷都讓我更靠近那個心裡一直嚮往的自由。
2024/04/06
在清明連假,我們預約了位在南紡A2館三樓的王品藝奇新式日本料理店,並透過太金旅行上的官方網站購買商品券。享受網購優惠價,並享受極上套餐的美味菜餚,用餐體驗非常滿意。
Thumbnail
2024/04/06
在清明連假,我們預約了位在南紡A2館三樓的王品藝奇新式日本料理店,並透過太金旅行上的官方網站購買商品券。享受網購優惠價,並享受極上套餐的美味菜餚,用餐體驗非常滿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歷史教會了我們甚麼?   為甚麼人越來越不快樂? 工時越來越長?   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更現代更進步 但人卻沒有因此更幸福更滿足 多還要更多 好還要更好   過往的工時所製造的產出 肯定無法來得及填補現在及未來無止盡的慾望   因此 當人類想要的越多 就
Thumbnail
歷史教會了我們甚麼?   為甚麼人越來越不快樂? 工時越來越長?   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更現代更進步 但人卻沒有因此更幸福更滿足 多還要更多 好還要更好   過往的工時所製造的產出 肯定無法來得及填補現在及未來無止盡的慾望   因此 當人類想要的越多 就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