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時候它不是一個轉彎,而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場馬拉松中,我們要練習調節好自己的節奏,也要調節好自己的呼吸。有時候慢,有時候快;有時候要加速衝刺,有時候則需要適時地放慢步伐。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我曾經看過偉忠哥——王偉忠,他有一本書叫做《半減卻》。這本書,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在談論人生本來就有高有低。在高低起伏的過程裡,我們必須學會調整自己的步伐。就算你曾經擁有過一些不錯的結果與成就,但如果你現在面臨低潮,甚至需要重新打造你的事業,那也沒關係。因為,這些都是很正常的過程。既然是過程,我們就不需要過度苛責自己,也不需要否定自己。因為否定自己,會讓人走入更深的黑暗。長期處於「攻擊自己、否定自己」的狀態,最終可能導致你陷入深淵。
我聽過一些訓練員說過:「如果你想要達到某些驚人的成果,你就必須從一開始就全力以赴。」像是 Kobe Bryant 和 Michael Jordan 的共同御用訓練師,就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
但我現在的認知是——不管你選擇的是全力以赴,還是放慢腳步、調節呼吸,都沒問題。只要你不放棄你自己,就一切都還有可能。
現在這個時刻,或許你還沒爬到山頂,看見壯麗的風景,但即便是在半山腰,也一樣值得欣賞。因為這一切,都是過程。過程中有開心與快樂,也會有低潮與不適;但只要你繼續往前,一切都還有可能。
關鍵在於——調整好心態,再出發。
只要我們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並且相信這件事會發生,那麼就有無限的可能性。而這份「相信會發生」的力量,就是所謂的顯化。
顯化,是吸引力法則裡的重要一環。我後來發現,顯化其實有兩種派別:
- 一種是「明確寫下你的目標,每天複誦」;
- 另一種則是「清楚知道你的目標與結果,然後學會接受與放下,讓一切自然流動」。
我曾經跟我太太討論這件事,她認為這兩者其實是一樣的。但我認為它們是兩種不同風格的做法。
不過,最重要的不是哪一種才正確,而是——找到你自己適合的方式,舒適的方式,然後去做你認為對的事情就可以了。
我們不需要獲得任何人的認同,我們只需要去做自己,並把自己做到最好,就夠了。
所以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它是一段不斷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也是一段你與自己內在願望顯化的旅程。僅此而已。
最後,我想說一件讓我特別感動的事。
我和我太太,從 2011 年到現在,今年即將邁入第十四年。在這段關係裡,我有很多體悟與發現。我一直都很感恩,也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
能夠遇到一個我喜歡、她也喜歡我的人,我們彼此相愛,並擁有共同的目標。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達成理想中的 Lifestyle,但我們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並且持續朝著那個方向邁進。
在這段旅程中,每一件事、每一個事件,都是一種修煉。即使有些事情不那麼順利,甚至伴隨著困難,但我相信,那些也是命運安排,注定會發生的過程。
我們清楚知道方向,就持續往前走。每一個不舒服、每一個挑戰,都是轉機與契機。
而最快的前進方式,就是:
放下過去,去做你可以做的事情。
持續行動、持續嘗試、持續堅持。
最終,我們一定會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
只要你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