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平日遇見我的人,通常會覺得我安靜、拘謹且理性。

我不太會與陌生人主動交談,即使是無話不說的熟人也差不多,更多時候是聆聽、觀察,接著把一切留在內心慢慢思考。

raw-image

我的情緒很簡單:「高興、不高興、普通」。其他更複雜的感受,大多內收在心理,用理性的方式去過濾、整理,一如我處理日常生活的一切。

    有趣的是,進入運動場,我整個人都變了。

跑步的我,情緒激昂且外放,會用大吼大叫鼓舞團隊,也會用同樣的聲音逼自己撐過艱難的訓練;練習時和教練及隊友互嘴大笑;比賽失常時會落淚,完全不顧旁人眼光。且越是高張力的訓練或比賽,情緒爆發尤為明顯。

我很清楚的是,這兩個人格極端是一種必然,如同有光的地方必有陰影。

平日的冷靜及壓抑,終將尋找出口。

跑步,是我情緒宣洩的媒介,是我感性的、毫無保留的活著的時刻。

「撐下去!再撐一下就完成了!」不自覺的,我對著隊友們大吼。

第一次這樣開口大吼,聲音在空氣中震盪的同時,情緒也在我體內洶湧。那份激情褪去後,我不禁問自己:這真的是我?

raw-image

我開始思考:跑道上釋放一切的我,是從哪裡來的?

那個我,其實一直以來都在,只是被我收得太緊。

日常的我像是躲在幕後的觀察者,時刻、分析、衡量該怎麼表現,該說什麼話,該擺出什麼樣的表情,就像看著別人的表演,心裡盤算著自己登場時該如何演出。

跑步,是唯一不需要演出的時刻,沒有人設,沒有劇本,只需要誠實的對待當下的痛苦與掙扎,如同一場赤裸的即興劇。

這種激烈、瘋狂且不計一切的自己,讓我第一次感受到「這也是我」。

這種反差似乎很矛盾,但也是我真正理解自己的起點。

我發現,我不是只有一個樣子。

我不只是安靜、理性的個體,同時也有熱烈、感性的時刻。

這不是壓抑之後的釋放,也不是預期中的轉變,而是在跑步的,當下第一次「遇見」這連自己都不曾認識的自己。

這份驚訝與真實感,讓我清楚知道:原來,我比我自己過去認為的還要更多。

安靜與熱烈、理性與感性,不是衝突的兩端,而是彼此補足的力量。

因為跑步,內心累積的情緒有了釋放的出口,也因此日常生活的情緒更加穩定,不再容易被鎖事擾動。

它就像是一種內在的調節機制,讓內斂的我獲得內心的平衡。

身體在跑道上拚盡全力,思緒反而在過程中得到重整和釋放;情緒有了出口,理性才有餘裕得以沉澱、運作。

raw-image

直到經歷不斷的自省,我才明白,跑步不只是當下的情緒爆發,更多的是之後帶來的平靜。

看似矛盾的面向,其實原本就同時存在,不需要被切割開來;不是兩個「我」,而是一個「完整的我」。

無論是「平實的我」或是「運動場上的我」都是我的一部份,只是透過跑步讓我第一次看見更完整的自己。

在風中奔馳,並不是在逃避,而是一步一步,奔向那個從未真正認識的自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跑步的旋轉木馬 - 我因選擇而存在
5會員
13內容數
近期開始回顧這幾年的跑步歷程 想要拍成影片 但發現其實我並沒有很了解"核心"是什麼 因此決定先寫出來 寫著寫著又發現 好像東西越寫越多? 然後開始整理這些跑步歷程跟個人感覺 分享給大家~
2025/07/12
當跌入谷底時,與自己和解並重新站起來。
Thumbnail
2025/07/12
當跌入谷底時,與自己和解並重新站起來。
Thumbnail
2025/07/12
比賽進入心流時的時間感錯置,也包含慢跑中的療癒與平靜感。
Thumbnail
2025/07/12
比賽進入心流時的時間感錯置,也包含慢跑中的療癒與平靜感。
Thumbnail
2025/06/28
從旁人看來只是穩穩地跑,但實際上是心理與節奏的藝術,靈感來自《排球少年》的「王牌的心得」。
Thumbnail
2025/06/28
從旁人看來只是穩穩地跑,但實際上是心理與節奏的藝術,靈感來自《排球少年》的「王牌的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Thumbnail
學生運動員是一個雙重身份,需要同時面對學業和運動的壓力。本文探討了學生運動員應該如何平衡學業和運動,以及賽事規則對學生運動員的影響。
Thumbnail
學生運動員是一個雙重身份,需要同時面對學業和運動的壓力。本文探討了學生運動員應該如何平衡學業和運動,以及賽事規則對學生運動員的影響。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對我而言,我就是一個「活動派」的代表人物。 這個「活動」指的是「要活就要動」,所以我每天手動寫作、彈鋼琴、彈吉他,腦動構思文章內容,腳動每天去走路,大概我身上能動的地方我都運動到了,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閱讀文章和看一些知識性或趣味性的影片。 以前還在教書的時候,假日很喜歡往台北跑,從信義商圈、地下街
Thumbnail
對我而言,我就是一個「活動派」的代表人物。 這個「活動」指的是「要活就要動」,所以我每天手動寫作、彈鋼琴、彈吉他,腦動構思文章內容,腳動每天去走路,大概我身上能動的地方我都運動到了,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閱讀文章和看一些知識性或趣味性的影片。 以前還在教書的時候,假日很喜歡往台北跑,從信義商圈、地下街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fYddHB1zPLU?si=KfKjZ70bzajEb3T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ddHB1zPLU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fYddHB1zPLU?si=KfKjZ70bzajEb3T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ddHB1zPLU
Thumbnail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Thumbnail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