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 Spirit》以原創動畫來訴說吉卜力式的自然寓言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在文明與山林之間,一頓飯能否換來原諒?」

當一個少女誤闖進去了山神的地盤,等著她的會是環境遭到汙染的復仇、還是自然與人類之間和解的共食呢?

本作是我大學的一次小型專題,也想透過方格子的平台來分享我們對於架構動畫的起點。

歡迎與我一起,看看動畫是怎麼從概念開始成形的。

《山神》動畫截圖,片頭

《山神》動畫截圖,片頭


人與自然的張力:動畫裡的山林倫理學

這部作品的製作期只有一個學期,我和組員們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做出一部既能如期完成、又不失張力的小品動畫。

最後我們選擇以此作為核心主題:

「當超自然其實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角落,那我們是不是始終都一直忽略?」
《山神》動畫截圖,睡覺的山神

《山神》動畫截圖,睡覺的山神

《山神》想做的是一種「吉卜力式的自然寓言。」

我們使用相同溫柔的外衣、沉重的內核、留白的結論,把「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放到動畫中。對我們來說,寓言是把現實的疼痛,換成看得見、吃得到的一頓美食。

我們想讓觀眾感受到,山神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傳說,它可能就藏在我們常去的山徑裡,藏在被砍伐的樹木間。

這樣的設定,讓故事不只是一場奇遇,而是對日常的反思。

當我們完成動畫後,這部動畫新番正巧推出,真的跟本作有夠像XD

動物不是配角

在《山神》裡,動物不再是背景配角,而是直接承受人類行為後果的受難者。

石虎、雲豹等逐漸失去棲地的物種,正是山神原型的呼應。我們也參考了《平成狸合戰》裡狸貓被迫現身的設定,讓山神的憤怒來自「失去家園」的痛苦。

山神是自然情緒的具象

因此,我們把牠設計成大自然情緒的化身:牠因棲地破壞與食物鏈斷裂而暴躁,飢餓成為最直接的象徵。

如果連守護者都吃不飽,那片森林其實早已開始腐朽。

這樣的設計,也延續了《魔法公主》裡森林之神的毀滅與《風之谷》中王蟲的暴走意象,自然在崩壞與修復之間,不斷擺盪。

《山神》動畫截圖,憤怒的山神

《山神》動畫截圖,憤怒的山神

人類「無意的暴力」

這個故事的靈感,也來自我們所處的現實。COVID-19 解封後,露營文化盛行,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卻無意間帶來更多破壞。升火取暖、開路、搭帳篷,看似微小的行為,卻在自然眼中是侵入與佔領。

少女夏莉莉在片中點燃的火苗,對她只是取暖的舉動,卻可能讓落葉下的小生物因此喪命。這些細節,正是我們想點出的「無意的暴力」:

人類以為自己只是短暫借用自然,卻早已不知不覺地佔據、並傷害了它。
《山神》動畫截圖,震驚的夏莉莉

《山神》動畫截圖,震驚的夏莉莉

吃飯與原諒之間:從食物看見生命倫理

故事的轉折點,我們放在一頓飯上。

少女和山神之間,並不是靠台詞來和解,而是透過單純的食物。

我們希望觀眾看到,當少女把食材拿出來,不只是餵飽山神,而是承認自己其實也依賴這片森林。她沒有脫離自然,而是和山神一樣,共享同一個循環。

偷偷說的幕後祕辛

僅有六個人得在短短一學期內完成四分鐘的動畫,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場考驗。

特別是在 2D 與 3D 的結合上,不斷在Blender上嘗試不同的渲染風格、模型設計,常常花了好幾晚修原畫的透視、調整攝影的光影......。我們自己戲稱是「爆肝夏令營,」但也因為這樣,我們更懂得什麼叫團隊互相支撐。

這些幕後的小插曲,反而讓我們的動畫品質更高,更希望能呈現好的畫面效果。雖然可惜的是,場景以及人物的風格仍沒有很好的彙整起來,但對我們來說是一次經驗可貴的嘗試。

為什麼是一頓飯?

因為吃飯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能看見人性的時刻。

我們最後決定把這一餐設計成火鍋,因為火鍋是一種「一起吃」的形式。把各種食材放進同一鍋裡,不需要複雜的技巧,卻能讓人自然圍坐在一起,分享同一份佳餚。

吉卜力的動畫也常用食物來帶出角色的真實樣子:

  • 《崖上的波妞》,波妞看到一碗熱騰騰的拉麵,眼神閃閃發光;
  • 《霍爾的移動城堡》,哈爾煎好的培根蛋,讓馬魯克吃得津津有味;
  • 《天空之城》,巴魯和希達一起分享的「荷包蛋吐司」,讓人立刻感受到友情與依靠。

這些片段都在告訴我們:食物,是最簡單卻最動人的交流。

我們想要告訴觀眾,人類不是凌駕於自然之上,而是和其他生命一樣,都要依靠自然、依靠食物,才能活下去。


吉卜力風格的敘事轉譯

何謂「吉卜力式自然寓言」

吉卜力作品常被形容為「溫馨」,但這份溫馨並不是逃避,而是透過孩童的視角,把嚴肅的議題放進奇幻的世界裡。它不需要高亢的台詞或劇情壓迫,而是用柔和的日常與半真半假的奇幻手法,去模擬現實的矛盾。

正因為如此,觀眾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接收了沉重訊息。這種「溫柔的包裹下仍有尖銳的吶喊」,正是我們在《山神》裡想延續的做法。

溫馨不是逃避,而是另一種吶喊

帳篷裡的燈光、露營的氛圍看似輕快,實際卻在提醒觀眾:自然的困境往往就藏在最日常的場景裡。

就像《崖上的波妞》以童話講海洋污染,《風之谷》透過壯麗畫面談生態浩劫,溫馨氛圍讓人先放下戒心,再被真正的議題擊中。

對我們來說,《山神》的氛圍同樣如此。

讓角色擁有灰色地帶:山神不絕對善,少女不絕對惡

吉卜力的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從來不把故事簡化成「善」與「惡」的對立。

我們在《山神》裡也希望延續這個思路。山神雖然象徵自然,但牠並不是永遠溫柔的守護者。牠會因為飢餓而半強迫少女做飯,也會因憤怒而失控。

同樣的,少女夏莉莉雖然代表人類,但她並不是單純的破壞者。她的行為更多來自於笨拙與無知,而不是惡意。這樣的設計,是希望讓角色彼此之間有更多灰色地帶。

因為自然不是一味的慈母,人類也不是徹底的加害者。只有當這兩種角色被放在更複雜的層次裡時,觀眾才能真正理解:我們要尋找的是共存。


我覺得

對我自己來說,最難忘的畫面,其實是大山神變化成小山神的那一段動畫表演,代表著山神從「敵意」轉換為「理解」的瞬間,同時反映我們對自然的態度。

動畫裡能有溫馨的結局,但在現實裡,自然若不再寬容,失去的將不會恢復。這份落差,正是我們希望觀眾能帶回心裡的警訊。


當動畫談寬恕,我們是否學會放下支配?

當動畫已經教會我們「寬恕,」我們是否真的學會放下支配的慾望?

人類總是想要「管理自然」、「控制生態」,就算出於善意,也帶著高高在上的態度。或許我們要做的,是學會放下自己「必須掌控一切」的執念。

最後感謝整個團隊-爆肝夏令營,有他們與我一起製作,專題動畫才得以完成!

raw-image

【關於我 – Pyris】

嗨,我是 Pyris,一個在故事與影像之間行走的創作者。

我們希望觀眾看完之後,不只是覺得故事可愛或溫馨,而是能想起自己上一次走進山林的經驗。你是怎麼對待那片土地的?你是否意識到,每一次舉手投足,都可能是對自然的一種回應?歡迎留言告訴我!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創作筆記,歡迎追蹤我,也分享給你身邊喜歡動畫與故事的朋友。

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yris 的動畫視角
26會員
40內容數
嗨,我是 Pyris,一個在故事與視覺之間行走的創作者。 在方格子,我記錄動畫解析、文化觀察與分享我自己的創作。如果你也熱愛影像,希望這裡能成為你靈感停泊的小港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獵場的氣息》 走入山林的軌跡, 腳下是世代承接的路徑, 背上獵袋接下山神的賜予, 每一道氣息, 都在描繪獵場的輪廓。
Thumbnail
《獵場的氣息》 走入山林的軌跡, 腳下是世代承接的路徑, 背上獵袋接下山神的賜予, 每一道氣息, 都在描繪獵場的輪廓。
Thumbnail
現代文明的便利與豐盛生活,讓人們活在缺乏感與深層恐懼之中,渴望回歸荒野實則是一種對抗被操控、被圈養生命狀態的掙扎,文章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細膩描寫作者在山中生活體驗,並藉由老子的《道德經》闡述其核心思想,呼籲人們重新找回與自然、與生命的連結,重建生命主權。
Thumbnail
現代文明的便利與豐盛生活,讓人們活在缺乏感與深層恐懼之中,渴望回歸荒野實則是一種對抗被操控、被圈養生命狀態的掙扎,文章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細膩描寫作者在山中生活體驗,並藉由老子的《道德經》闡述其核心思想,呼籲人們重新找回與自然、與生命的連結,重建生命主權。
Thumbnail
伊納利圖於《神鬼獵人》透過大自然對比人類的渺小,呈現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而坂本龍一的音樂美學,正是對自然哲學的回應。格拉斯必須順應環境,與之共存才能存活,坂本的配樂亦然——不以強烈旋律主導一切,透過低頻音效與空靈聲響,使音樂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如同雪花飄落、溪水潺潺、風聲呼嘯⋯⋯
Thumbnail
伊納利圖於《神鬼獵人》透過大自然對比人類的渺小,呈現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而坂本龍一的音樂美學,正是對自然哲學的回應。格拉斯必須順應環境,與之共存才能存活,坂本的配樂亦然——不以強烈旋律主導一切,透過低頻音效與空靈聲響,使音樂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如同雪花飄落、溪水潺潺、風聲呼嘯⋯⋯
Thumbnail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在電影「阿凡達」中,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動容的世界:「納美人」與自然萬物息息相通、連結無礙,「家園樹」既是部落精神歸宿與棲息地,更是天然的療癒場所,他們也可以用辮子連結「迅雷翼獸」,翱翔於山林曠野。不少觀眾看完電影後,勾動心緒萬千、久久
Thumbnail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聲音療癒工作者)   在電影「阿凡達」中,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動容的世界:「納美人」與自然萬物息息相通、連結無礙,「家園樹」既是部落精神歸宿與棲息地,更是天然的療癒場所,他們也可以用辮子連結「迅雷翼獸」,翱翔於山林曠野。不少觀眾看完電影後,勾動心緒萬千、久久
Thumbnail
《黑之牛》是一部日台美三國,以佛教禪修為主題的黑白電影,整體取於禪宗傳統中講述啟蒙及悟道之路的短詩畫《十牛圖》。故事敘述邁向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一場山間大火燒毀山民的住處,只得下山令求活路,而在山間邂逅一頭黑牛,山民強行帶走黑牛,開始一人一牛的生活,往後與黑牛的遭遇,也讓山民與黑牛增添出莫名的羈絆。
Thumbnail
《黑之牛》是一部日台美三國,以佛教禪修為主題的黑白電影,整體取於禪宗傳統中講述啟蒙及悟道之路的短詩畫《十牛圖》。故事敘述邁向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一場山間大火燒毀山民的住處,只得下山令求活路,而在山間邂逅一頭黑牛,山民強行帶走黑牛,開始一人一牛的生活,往後與黑牛的遭遇,也讓山民與黑牛增添出莫名的羈絆。
Thumbnail
遠古時代,阿原每天回到山洞,都會就著篝火,用赤鐵或赭石、木炭,在岩壁上畫下水鹿或者野兔等生物,即使狩獵沒有著落,肚子餓得很,畫隻烤雞、喝點水,也就捱過一晚。 後來,其他猿人,為了看牠的畫,有的拿溫泉蛋相送,有的拿來酒或蜂蜜、烤蜥蜴⋯⋯。牠依然晨起打獵、採集,入夜塗鴉畫牆。 其實牠
Thumbnail
遠古時代,阿原每天回到山洞,都會就著篝火,用赤鐵或赭石、木炭,在岩壁上畫下水鹿或者野兔等生物,即使狩獵沒有著落,肚子餓得很,畫隻烤雞、喝點水,也就捱過一晚。 後來,其他猿人,為了看牠的畫,有的拿溫泉蛋相送,有的拿來酒或蜂蜜、烤蜥蜴⋯⋯。牠依然晨起打獵、採集,入夜塗鴉畫牆。 其實牠
Thumbnail
寫於 2023.09.02, 家中 食用情緒:探尋足以證明曾經存在的痕跡 如果這段記憶除了自己便無二人知曉,那該如何辨別其真偽?
Thumbnail
寫於 2023.09.02, 家中 食用情緒:探尋足以證明曾經存在的痕跡 如果這段記憶除了自己便無二人知曉,那該如何辨別其真偽?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跟著學校的腳步來到了高山森林基地見習。知道需要05:30起床時當然是抗拒的,但在放下些微抗拒的心理時,反倒更能夠體驗到更深層的內容。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跟著學校的腳步來到了高山森林基地見習。知道需要05:30起床時當然是抗拒的,但在放下些微抗拒的心理時,反倒更能夠體驗到更深層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