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靈活應變」就是臨時決定、見機行事,但現實往往是,這種做法只會讓你更慌張、更沒效率。
想像一下,你和朋友約了週六吃早午餐,但沒說時間、沒決定地點。結果到了當天,大家在群組裡問:「要幾點?要吃哪裡?」最後不是等半天,就是隨便找家店,還要冒著排隊的風險,這就是「臨時決定」的風險所在。
為什麼臨時決定會拖垮效率?
- 增加決策疲勞
當事情沒有事先安排,你的腦袋要花額外的精力去想「要不要做」、「怎麼做」,很容易感到壓力。 - 浪費時間與成本
不確定的行程,常導致交通、等待、甚至衣著準備都要臨時調整,讓原本的安排被打亂。 - 容易失禮或造成誤會
例如答應同事下班喝一杯,卻因臨時加班才說不能去,不但讓對方掃興,也破壞了自己的信用。
先「決定」讓時間更「靈活」
真正的靈活,不是臨時亂改,而是在明確計畫中預留彈性。例如:
- 早上原本要跑步,如果下雨就改成室內咖啡約會
- 知道隔天可能加班,就提前跟朋友約晚一點或改期
這樣,即使變動發生,也能平順調整,而不是最後一刻才手忙腳亂。
3個小技巧,擺脫臨時決定的壞習慣
- 行程一定要具體說明時間地點
不要只說「週六吃飯」,而是「週六10:30在XX餐廳見」。 - 遇到變動,盡早通知
一旦知道行程可能改變,第一時間告訴對方,比起當天臨時取消更體貼。 - 保留緩衝時間
別把行程塞滿,留出30分鐘以上的空檔,避免前一個活動拖延影響後續。
關於彈性,你該這樣看
有些狀況下,確實需要「當天才確定」。
例如對方要等到前一晚才知道是否有空,但即使如此,也應該先約定一個大方向。
例如:「如果妳明天有空,我們就約下午三點在XX咖啡廳。」
這樣的「有條件的計畫」,比什麼都沒決定來得有效率。
「提早決定」是對彼此最基本的尊重
好好做規劃,才能真正享受靈活。
從今天開始,把「先約好」當成一種基本禮貌與效率習慣吧。
今日重點
📍提前計畫以避免臨時決策的壓力
📍避免模稜兩可的計畫
📍安排上適度靈活但不過分隨意
📚Advanced Vocabulary
1️⃣ adapt (v.)
👉 適應、調整
People need to adapt quickly when moving to a place with a different culture.
當人們搬到文化截然不同的地方時,必須快速適應。
📌 常見用法:adapt to + N(適應⋯⋯)
adapt quickly(快速適應)
2️⃣ triage (n./v.)
👉 分類、優先處理(特別用於醫療或緊急情況)
During the disaster response, volunteers helped triage supplies for distribution.在災難救援中,志工協助將物資分類以便分發。
📌 常見用法:triage patients(病患分流)
triage tasks by priority(依優先順序處理任務)
3️⃣ meditational (adj.)
👉 冥想的、靜思的
The retreat offered meditational sessions to help participants reduce stress.
這個靜修營提供冥想課程,幫助參與者減壓。
📌 常見搭配:meditational practice(冥想練習)
meditational state(靜思狀態)
4️⃣ scaffold (n./v.)
👉 (建築用)鷹架;支架;作為支撐或引導
Teachers often scaffold complex concepts to make them easier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老師常常對複雜概念進行支架式教學,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 常見用法:build a scaffold(搭鷹架)
scaffold learning(在學習中提供支架式引導)
5️⃣ charities (n.)
👉 慈善機構、公益團體
Many charities organize fundraising events to support those in need.
許多慈善機構舉辦募款活動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 常見搭配:charity event(慈善活動)
donate to a charity(捐款給慈善機構)
📝心得
職場上,行程安排是日常核心,特別是會議安排,像是早餐會、週會、月會...,這些都至關重要。會議看似簡單,發個 email 或訊息就能搞定,但訊息中的細節至關重要。時間、地點、參與者、主題、流程...,這些資訊沒交代清楚,容易造成誤解,浪費時間。以我過在寫「工作日報」時,深有體會。作為職場新鮮人,過去時常因為報告內容不清,漏東漏西,結果得再花時間向老闆口頭說明。
後來慢慢地修正後,我學會在訊息中把事情說清楚。寫日報時,我也開始條列重點,明確記錄當天工作內容和成果,避免模糊不清。這些改變讓我少了很多來回溝通的麻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職場溝通的關鍵在於內容的清晰與完整。無論是會議安排或工作報告,把細節一次說清楚,就能省下不必要的時間成本,提升效率讓工作更順暢。
參考來源:Apple Podcast_Before Breakfast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按下「♥︎」鼓勵我繼續創作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留言建議和回饋,讓小弟能產出更有價值的優質文章
📎靈感來源:Before Breakfast Podcast(by Laura Vanderkam)本文為個人學習與反思用途,非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