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今天的一些日常小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不那麼完全真確,因為即便是在晚上六七點即回到家的日子裡,我也時常弄到晚上十點甚至十點半之後才打開這頁面,一邊瞄著電腦右下角的時鐘,一邊慌張的打起字來。

現在是十一點零一分。

今天晚上是我在土司演講會的第三場prepared speech,正好是一場joint meeting——原有分會的我們一行人跑去參與別人的會議,就是兩個分會聯合舉辦。而正好我們原來的分會規模很小,加上幾位朋友正好有事無法出席,於是在場的聽眾有四分之三的人我從來沒見過。

但也是挺好玩的。

哪,寫到這裡,我分岔出接下來幾天可以寫的主題了:其一是關於這一次演講的聽眾回饋;其二是,今天和夥伴聊天談到的一件小事情,關於人能不能聽見動物說話呢?

還有一個,是這週一的時候,和演講會的朋友們約吃火鍋。席間,也聽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包含,原來我們當中有一位很資深的成員,其厲害的經歷與背景,還有他正在做的一些,關於回饋社會的事。



好啦,原來是不知道要寫什麼的,但寫著寫著,好像偶爾還是可以延伸與發散出一些正好想到的,有趣的事情。

只是,除了這樣的發散之外,更有紀律與方法的寫字,似乎還是很必要的。包含與專業或者嚴肅議題更加相關的認真文。

不過,目前光每天維持固定的產出,就覺得好燒腦了,偶爾也是感到精疲力盡。嗯,而通常這樣的狀態下,進入「自由書寫」的模式中,是最簡單的,雖然畢竟仍是不太希望就寫成了一篇篇的日記或是流水帳。(哈,想到第四題,最近我正在看先前 洪七推薦的《自由書寫術》。如果沒有找到最佳的產出方式,那麼我實在有點難以想像,要是迎來更加忙碌的日子,那我拿什麼來維持每日的固定產出呢?

我需要找到方法才行。



簡單說一下今天的事情。

最近幾日,為了準備演講會,我花了許多時間把文稿讓Google翻譯直接朗讀出來,然後時時刻刻都在聽,聽著背著持續改,改了不下二十個版本,愈到後來愈是關乎於細節方便的用詞,愈來愈貼何自己口說的習慣,甚至改到最後面,開始出現押韻與雙關。

嘿嘿,因為提早寫完稿,所以這成為了我準備得最充分的一次。

而今天下午,還發生了一間有一點出乎我的意料的事情,就是公司的前台同事和行政同事知道我最近即將轉職,找了整個HR部門和資訊部門的同事,說是要歡送,雖然最後是以生日的名義。這大概是……我在出社會之後,第一次在公司被同事慶生。

除了驚訝之外也有點不好意思。畢竟是人資部門,人資主管也在其中。不過,於此同時,我很開心的是,行政與前台兩位同事其實是年紀相對輕很多的妹妹,而在日常的友善互動,人家都是可以感覺得到的。

並且,這是第三攤約我送舊順便慶生的同事了,前一攤是和品管的同事們跑去金色三麥;再之前是客管的同事約我在公司附近吃大餐。

在這一段工作經歷中,我覺得自己做得最好的是,不管是和哪一個部門都相處得很好,無論我們在日常互動或因為工作協作而接觸到的頻率多不多。

同時也覺得自己滿幸運的,身旁的善意總是那麼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16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就會不由自主的,總是用「到了這年紀以後……」作為發語詞。比如,到了這年紀以後,常常覺得,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嗯,還是算了。 還是算了,倒也不是腦中的什麼念頭被自己掐掉了,就只是,沒什麼好說的,沒事,都可以,無所謂的,不說也沒關係。 反正就那樣。 「反正就那樣,」這句
2025/03/06
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之後,就會不由自主的,總是用「到了這年紀以後……」作為發語詞。比如,到了這年紀以後,常常覺得,好像想說點什麼,但想想,嗯,還是算了。 還是算了,倒也不是腦中的什麼念頭被自己掐掉了,就只是,沒什麼好說的,沒事,都可以,無所謂的,不說也沒關係。 反正就那樣。 「反正就那樣,」這句
2025/02/17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2025/02/17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2025/02/17
今年的春節從病痛開始。 除夕早上醒來,胃腸翻騰,吐了一整天,站起來都覺得費力。晚上開始發燒,燒得人意識恍惚,怎麼睡都冷。 這些年,沒怎麼大病過,沒想到過年第一天,生病直接讓一切停擺。原本計劃在年假要待在家,不出門、不見朋友,給自己一段完全的獨處時間。
2025/02/17
今年的春節從病痛開始。 除夕早上醒來,胃腸翻騰,吐了一整天,站起來都覺得費力。晚上開始發燒,燒得人意識恍惚,怎麼睡都冷。 這些年,沒怎麼大病過,沒想到過年第一天,生病直接讓一切停擺。原本計劃在年假要待在家,不出門、不見朋友,給自己一段完全的獨處時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不會不知道自己正在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只是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 很多時候,觀察到一個現象,卻未必有時間可以去深究。 但記錄還是必要。 現在想不通的事情,記著記著,總有一天會想通的。
Thumbnail
你不會不知道自己正在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只是現代生活越來越忙碌。 很多時候,觀察到一個現象,卻未必有時間可以去深究。 但記錄還是必要。 現在想不通的事情,記著記著,總有一天會想通的。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Thumbnail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日更仔。我每天會固定在 IG 上發一則圖文創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一個作業,練習流程化,把例行公事優化到最好。很多事都已經流程化了,像是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這些都是流程化。 我們喜歡流程化,是因為大腦需要減少思考。思考會讓大腦消耗大量資源,流程化能減少時間上的消耗。
Thumbnail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日更仔。我每天會固定在 IG 上發一則圖文創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一個作業,練習流程化,把例行公事優化到最好。很多事都已經流程化了,像是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這些都是流程化。 我們喜歡流程化,是因為大腦需要減少思考。思考會讓大腦消耗大量資源,流程化能減少時間上的消耗。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又到了一個星期的第一天(本文首次發佈為星期日),又是一個提示着我要發佈文章的一日。平常我都會有很多想法,只怕急於發表而思考得不夠客觀又有盲點,所以遲遲沒有動手。今次的文章是分享我的個人做法,希望表達出來夠公平不會帶有太多說教意味。討論一下為什麼我每次只做一件事。
Thumbnail
又到了一個星期的第一天(本文首次發佈為星期日),又是一個提示着我要發佈文章的一日。平常我都會有很多想法,只怕急於發表而思考得不夠客觀又有盲點,所以遲遲沒有動手。今次的文章是分享我的個人做法,希望表達出來夠公平不會帶有太多說教意味。討論一下為什麼我每次只做一件事。
Thumbnail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
Thumbnail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
Thumbnail
總是在下班後,無意識地划著手機。猛然一看時間,發現一下子就過了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也常常在事後總是在心中提醒自己,去做點別的事吧,不管有沒有意義,都比划下去好。 但,總是事與願違。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 我總是直接說,我網路上癮了。 我想阿,跟我有同樣狀態的人可不少。 閒暇時
Thumbnail
總是在下班後,無意識地划著手機。猛然一看時間,發現一下子就過了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也常常在事後總是在心中提醒自己,去做點別的事吧,不管有沒有意義,都比划下去好。 但,總是事與願違。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 我總是直接說,我網路上癮了。 我想阿,跟我有同樣狀態的人可不少。 閒暇時
Thumbnail
生活中的我們都忙著長大 忙著工作,所以忘了曾懷抱的夢想 忙著成功,所以錯過了身邊經過的風景 忙著生活,所以選擇習慣忽略了自己! 每天的每天,都是不同的一天。
Thumbnail
生活中的我們都忙著長大 忙著工作,所以忘了曾懷抱的夢想 忙著成功,所以錯過了身邊經過的風景 忙著生活,所以選擇習慣忽略了自己! 每天的每天,都是不同的一天。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