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施政.中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提綱


天下民眾想法需求各有不同,
中道不極端得能多數人支持。


(原29章) 原文/白話

================================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吾見其弗得矣。

想要奪取天下而採取有為做法,

依我所見如此並無法獲得成功。

夫天下,神器也,

非可為者也,非可執者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天下」這玩意兒,

像是帶有神性的器具,

並非是可以拿來搞大作為的,

並非是能夠被強抓著不放的;

大肆作為會敗壞天下,

強抓不放會失去人心。

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或強或羸,或培或墮。

群體中有先行獨立的也有追隨依賴的,

有性緩穩重的也有性急衝動的,

有強壯勇健的也有羸弱病瘦的,

有被呵護栽培的也有被忽視輕賤的。

是以聖人去甚、去泰、去奢。

因此理想的為政者要去除過份極端、

去除龐大崇高、去除奢侈浪費。

================================

噓:緩緩吐氣。

吹:噘嘴將用力呼氣。

羸(ㄌㄟˊ):瘦弱。

培:在植物根部加上泥土和肥料以增進發育。

墮:次等的,如堕民。



詮釋


想要以「為之」的方式取得天下,不外乎〈百官.風氣〉所論述的上仁、上義、上禮三大類,其大作為的結果是無以為(綁手綁腳)、又以為(無限上網)與攘臂而扔之(強制壓迫)。由於並未從道理層面解決問題,反而造成了折騰人民的觀感。

「上德無為」則從道理下手,而無不為(全面顧及)則以民間自富、自化、自正、自樸為其目標,這才是讓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發展的方式,因而「無事取天下」能得天下人心。

以神器來比喻天下,說明其具有某種靈性、意志或思維邏輯,如果亂搞的話會讓天下走向敗壞淪喪不可收拾,若以高壓控制招致群起反抗亦終將垮台。因此只能以合乎道理的方式來治理,以匯聚人心的方式取代強抓不放來取得天下,故曰「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本章精華在於「中道」思想,所謂中道即是以德做出權衡取捨,找出能夠平衡各方利害的最佳位置或區間,亦即達成「沖氣以為和 」的調和狀態。究其原因在於每位個體的出身經歷、性格思維、體能天賦、現實需求各不相同,群體間往往也會發生利益衡突,若要得到多數人支持且顧及大部份群體的利益,唯有中道(或稱中間路線)方能取得共識並凝聚力量。

「甚」指的是過份極端的做法,雖然標新立異容易引起關注,但由於往往只讓少數人得利且使大多數人受害,最終招致反噬難有善終。「泰」強調的是龐然大物般的排場與高不可攀的地位,營造出無法逾越或令人畏懼的氣勢,然其並不以個體或者現實變動作為考量,反因其缺乏彈性變通、忽視自主激勵與成本盈利因素而招致淘汰。奢侈舖張的後果容易理解,所謂「儉,故能廣」,意味著資源浪費除了沒有效率外更導致成果變少,可怕的是將如「重積德(複利效應)」般使得自身與對手差距益發擴大而難以追趕。

如上所述,甚、泰、奢三類情況不僅偏離了中道,對於治理經營亦大大不利,所以應極力避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8會員
73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7/12
探討節約對於治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7/12
探討節約對於治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7/06
以智治國造就民之難治,以正治國方能長治久安。
Thumbnail
2025/07/06
以智治國造就民之難治,以正治國方能長治久安。
Thumbnail
2025/06/13
治理謀求有道、天時、地利與人和。
Thumbnail
2025/06/13
治理謀求有道、天時、地利與人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見識深又能低調,不完美而有彈性。
Thumbnail
見識深又能低調,不完美而有彈性。
Thumbnail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關於內外、長久、知與勝的修養維度。
Thumbnail
關於內外、長久、知與勝的修養維度。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兩兩襯托對比而成相對概念。
Thumbnail
兩兩襯托對比而成相對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