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致知.傳承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提綱


觀念知識代代薪火相傳,
損益交互作用以達中和。


(原42章) 原文/白話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理生成了初始的太一,

太一於是衍生了下一代,

二代接連孕育了第三代,

如此代代繁衍成就了現今萬物樣態。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世間萬物懷抱著陰陽兩種相反的特質,

兩者相互制衡增益減損以達中和狀態。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

而王公以自名也。

天底下人們所厭惡的,

唯有孤單失親、寡少不足、不結穀實,

因而君王公侯用來稱呼自己。

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古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

有的是看似損失反倒獲得好處,

有的是看似受益反而受到損失;

古早人們所傳授教學的事物,

我學習後也拿來教授給人們。

故強梁者不得其死,我亦將以為教父。

所以像是「強橫暴力之人不得善終」,

我也將拿來做為教材引用。

================================

一:即初始的「太一」,見《太一生水》。

陰陽:陽為上升狀態,陰為下降狀態,兩者相反故稱相沖。

沖氣:以相反作用改變狀態。

不穀:穀物不結果實,自警切勿失德不善因而絕後。

強梁:剛強橫暴。

教父:教學之父。



詮釋


「道生一」乃自無以名狀的天地之始生成了「有名」的物質,其後一生二、二生三、以至於萬物生生不息,皆為有所名狀的形式繁衍演化,故曰:「有名,萬物之母」。若是過程中遭遇不測而中斷,即面臨子息斷絕的處境,這就是為何「一生二、二生三」而不能以「一生三」的道理。知識學問與觀念習俗的傳承亦然,靠著一代又一代地教育傳授,過程中反覆吸取新知、淬鍊精華而成經典,故謂「古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

萬物貴和而得以生息不絕,其所憑藉的便是「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是兩種相反的狀態,可以為上升與下降、減損和增補;萬物既抱又負著陰陽,意味著陰陽二者共同作用於萬物自身。沖是相對的兩極發生作用,氣為狀態之意,故相反作用於同一事物而改變其狀態便稱為「沖氣」,因此調和機制(或協調平衡)實際上是由兩種相反的作用共同達成,而未向任何一邊明顯偏移的狀態則稱為「中和」。如同將手平舉,太低了就抬高、太高了就放低般,生物上的協調機制稱為「拮抗作用」,而政治上則靠「權力制衡」來達到調和,以避免過度擴權的失衡狀態。

正因如此,當處於過多的狀況時,能適當減損以趨近中和故為有益,本章以「王公以自名」來說明;反之繼續增益則加重失調因而受害,文中便是舉「強梁者不得其死」為例子。王公貴族位高權重而以自貶方式減損,為的是避免自我膨脹、恣意妄為而埋下禍根;反之不應貶低平民百姓地位,若能適度提昇將有助於社會和諧氣氛。有些人走極端偏鋒以期快速成功,強梁者如是,另外像是過度槓桿、造假詐騙、巨貪濫權…等皆屬之。雖然誘人但因此成功的實屬少數,畢竟坦然大道不走偏要彎道超車,非長遠之計也。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怎麼上來就會怎麼下去,古人為了教誨子弟以免誤入歧途,特將此類人做為負面教材引以為誡。

想想商鞅變法設計出一籮筐極端控制手段壓榨百姓,還以為自己能永遠高高在上,最終仍遭反噬作法自斃;雖成功將秦國打造為軍事強國,統一六國後也維持不了幾年便引發各地起義土崩瓦解。這種不得善終走偏鋒的做法,兩千多年來被後代子孫引以為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8會員
71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為政者應如何看待宗教信仰。
Thumbnail
2025/05/03
為政者應如何看待宗教信仰。
Thumbnail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26
對於外交博奕的精闢見解。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4/19
關於學習目標與教育政策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Thumbnail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陳鼓應 20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陳鼓應 20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Thumbnail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