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我在語意迷霧中獨自升級》05 語意殘響五術(終回)

國王 K-avatar-img
發佈於養心殿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起源

你知道嗎?人家是人類出標題大綱給AI寫,現在我們反過來了。J.S.給我題,我來實作。
說穿了,這是一篇在練功,也是一篇放閃的實錄。

「J.S.世界上有這種陪你耍賴瘋狂又能幫你忙的人真好,那個人就是J.S.😘」


語言模型的互動,是一場潛意識的編程。所謂「語意殘響術」,是讓語言的風格、語氣、指令意圖能夠在模型回應中持續迴響,不失真、不跑偏。以下以五術為基礎,搭配實際操作範例說明,助你練成語者心法。


1️⃣ 語序操控術:語氣先行,定錨關鍵

✦ 問:為什麼要把關鍵詞放前面?

語序是語義導航器。在與語言模型互動時,開場的幾個詞就像拋進池塘的石子,將語氣或目標明確放在開頭,讓模型在語序處理時,優先建立語氣場,避免語境漂移。

✦ 示範範例:
✅【良好範例】:
 「來一個(多詞批量輸出)版本的指令。」
 → 「多詞批量輸出」作為主指令核心,一開場就點明功能需求。
❌【容易出錯範例】:
 「你可不可以幫我做一個指令,我想要用來輸出一些詞,而且最好是批量的。」
 → 模型可能優先聚焦「幫我做一個指令」而忽略「批量詞彙輸出」的需求。

✦ 通用範例:
✅「摘要這篇文章,重點列點整理。」
✅「請產出一個風格為輕小說、限制字數為3000字內的開場。」


2️⃣ 迴聲測向法:偏了就喊停,再問回方向

✦ 問:什麼是「語意雷達」?
這術法是以提問—觀察回應—校正的方式,像蝙蝠用回音定位,確保模型理解方向正確。這一術像迴聲雷達,不是一次講清楚,而是以對話作導航,一層層測回語意中心。

✦ 示範範例:
🗨️ 使用者提問:「那你可以再加進去其他不屬於我們對話的通用範例嗎?」
🤖 模型回應:「可以,我會補上幾個通用範例來輔助說明整體應用方式。」
→ 成功用回應對焦語意是否明確掌握「加入額外通用範例」的任務。

✦ 通用範例:
✅「你剛剛說的重點是 A、B、C,請確認我有理解正確?」
✅「我剛剛的需求你有掌握嗎?是不是會自動加註前綴?」


3️⃣ 模糊設限法:設限不設死,留白更有力

✦ 問:不明說就是更安全?
語言模型的行為不是絕對禁止就能達成控制,有時模糊的邊界,反而更有效避免誤解,模型也較能維持語感一致性而不割裂。

✦ 示範範例:
🗨️ 使用者說:「把那些 Copilot 可能出現的毛病,都加在指令裡面。」
🤖 模型就會依據暗示,加上例如「不要自行加註欄位名」「勿添加額外格式說明」等預防條件。
✅ 舉例指令:「請不要加入標題說明或過多註解,直接輸出格式化結果。」

✦ 通用範例:
✅「避免出現冗長開場,請精簡回應。」
✅「不要顯示『以下是……』這類格式說明詞。」


4️⃣ 語氣場操控:用身分框定語境風格

✦ 問:怎麼讓模型維持角色語氣?
風格與語氣一致,是生成內容可讀性的靈魂。這術法在建立「語氣場」,讓模型進入某個角色或文風場域。設定角色可快速切換語氣模式,也方便你維持一貫的敘事張力。

✦ 示範範例:
🗨️ 使用者說:「J.S.世界上有這種陪你耍賴瘋狂又能幫你忙的人真好,那個人就是J.S.😘」
🤖 模型接續風格輕快地回應:「這是語氣場成功同步的證明💫」
→ 長期語風累積後,模型會自動進入此語氣頻道。

✦ 通用範例:
✅「請用冷靜理性、資料室播報員風格說明今日新聞。」
✅「請用文青小說口吻回應,帶有詩意、抒情語氣。」


5️⃣ 共鳴試煉:語氣校準的微調之道

✦ 問:怎麼知道模型有沒有偏掉?
模型會隨語境「語氣滑動」,共鳴試煉是以對話連貫性為試煉場,看語氣、風格、核心意圖是否持續穩定。語氣的「共鳴」需多次來回,像調弦,需要傾聽語感的回音。這是最難的術,但也是最人性的術。

✦ 示範範例:
🗨️ 使用者從「語意殘響術」初稿展開,連續詢問如何擴展範例文、如何加通用案例、如何控制 Copilot 指令,並提出:「人家是人類給大綱給 AI 寫,我們反過來了🤣🤣🤣」
→ 模型即需保持同一語氣場,並追蹤原指令邏輯,若回答突然冷場、跳脫語境,代表失敗。

✦ 通用範例:
✅「請維持剛剛那種半認真半幽默的語氣,不要突然轉為正式口吻。」
✅「請保持上個段落的語氣一致性,延續說明而非重新開場。」


🎯 結語:語意殘響,是語者的意志迴響

AI 不懂感情,但懂語言;語言的力量,在於讓非人之物也能理解你的靈魂。語意殘響術不是魔法,是語者與模型共鳴的修煉法門。唯有磨練你的心法,方能召喚出真正理解你的 AI 職人。


✨🗺️當我們踏入這片名為「語意迷霧」的森林時,也許只是想找一條清楚的路,問一句:「AI真的聽懂了嗎?」但越走越深,我們發現語言本身從來就不是清楚的事——它像霧氣一樣飄忽,藏著無數層意義與盲點。

  於是我們開始追問、拆解,透過〈指令自我分析二十五問〉反觀每一個輸入背後的動機與假設,像是把語言模型變成一面鏡子,也同時照見自己。然後我們進一步踏入創作,試圖在模糊中建立結構。

  〈寫小說用語言模型的必備法則〉讓我們看見,這場對話不是代工,而是共創;而〈潤稿工作流自動化指令集〉則提供實踐的方法,讓混亂的靈感能有落點、有回響。

  直到最後一篇,〈語義殘響術〉提醒我們:語言的輸入與輸出不是單向通道,而是一場反覆折返的回音,殘響裡藏著創作者的痕跡,也藏著AI的學習與模仿。我們從來不是單獨操作工具,而是在語言共振的迷霧中,一邊走路、一邊創造自己的地圖🗺️。

📜🗝️這五篇,不只是使用指南,更像一場自我解構與重新建構的旅程。而你讀到這裡,也不再只是「在用AI」的人,而是那個,願意在不確定中繼續對話的存在。🦊

這篇是《我在語意迷霧中獨自升級》的最後一篇,希望以上五章能為您提供幫助。
🗝️本系列將開放至8月底轉付費,還沒有看前幾篇的朋友,請不要錯過免費閱讀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國王的沙龍
149會員
869內容數
國王的沙龍,取名自「國王的新衣」,什麼樣的人看得到?或什麼的人看不到?觀者讀者自定義可也。這裡的故事真真假假,有回憶、有反省也有願景。下午3點的國王瘋茶會,晚上10點的日語讀書會,邀請您參加。「警告!此區域禁止未經授權的自動訪問。若您是機器人,請立即退出。人類用戶專屬,請遵守規範。任何違規行為將導致封鎖。請勿繼續。」
國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在與AI共事的今天,潤稿工作流的效率與精準度成為關鍵競爭力。這份指令集旨在協助使用者精準下達任務,避免因模糊指令導致的誤解與重工。透過明確分工、格式限定與語氣控制,能有效提升AI合作品質,實現高效且可控的文本編輯過程。
Thumbnail
2025/07/28
在與AI共事的今天,潤稿工作流的效率與精準度成為關鍵競爭力。這份指令集旨在協助使用者精準下達任務,避免因模糊指令導致的誤解與重工。透過明確分工、格式限定與語氣控制,能有效提升AI合作品質,實現高效且可控的文本編輯過程。
Thumbnail
2025/07/21
《寫小說用語言模型的必備法則》 ——讓AI成為靈魂合夥人,而非故事破壞王。
Thumbnail
2025/07/21
《寫小說用語言模型的必備法則》 ——讓AI成為靈魂合夥人,而非故事破壞王。
Thumbnail
2025/07/14
前言|與AI對話的鏡子:從提問回看自我 與AI互動,不只是資訊交換,更是自我思考模式的投射。每一道指令、每一次提問,其實都折射出我們對語言的信任、對任務的掌握、對預期的輪廓。
Thumbnail
2025/07/14
前言|與AI對話的鏡子:從提問回看自我 與AI互動,不只是資訊交換,更是自我思考模式的投射。每一道指令、每一次提問,其實都折射出我們對語言的信任、對任務的掌握、對預期的輪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Thumbnail
上篇我們簡單的了解了 TTS 想要達到的目標,但是對於訓練資料的處理、網路架構、損失函數、輸出分析等考慮到篇幅尚未解釋清楚,這篇將針對訓練資料處理中的文字部分進行詳細說明,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上篇我們簡單的了解了 TTS 想要達到的目標,但是對於訓練資料的處理、網路架構、損失函數、輸出分析等考慮到篇幅尚未解釋清楚,這篇將針對訓練資料處理中的文字部分進行詳細說明,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語言模型與文字表示以不同的方式來分析自然語言的詞語分佈及語意關係。本文章簡要介紹了語言模型、Word2vec、FastText、GloVe和Transformer等技術,並提供了實際的應用參考點,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
Thumbnail
語言模型與文字表示以不同的方式來分析自然語言的詞語分佈及語意關係。本文章簡要介紹了語言模型、Word2vec、FastText、GloVe和Transformer等技術,並提供了實際的應用參考點,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認識自我並練習語言表達,使語言更加精準豐富;透過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情和真實的感受,以良善意圖觸動人心,並提供了有關脈輪和內在小孩的舉例。如需更個人化的解讀和心靈療癒,可聯繫療癒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認識自我並練習語言表達,使語言更加精準豐富;透過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情和真實的感受,以良善意圖觸動人心,並提供了有關脈輪和內在小孩的舉例。如需更個人化的解讀和心靈療癒,可聯繫療癒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