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關掉雜訊,聽見真正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有時候,在訪談的過程中,無論是與他人對談,或是你正在經營自媒體、Podcast、有機會訪談別人,都會發現一個現象:這些互動,其實常常能挖掘出許多深層的內容。

你能從中了解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甚至察覺到他內在可能存在的矛盾與衝突點。而我認為,「探索自己」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歷程。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當你願意深入挖掘自己內在的信念、想法、價值觀,你會越來越認識自己。而這些看似無形的底層系統,才是真正影響我們行動與選擇的核心力量。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價值觀、信仰,甚至是生活規則。這些東西無形中影響我們的判斷,也左右著我們突破的能力與行動方向。

所以,如果你渴望某種突破、想要創造不同的結果,就需要更有意識地去「認識自己」與「學習自己」。

我腦海中浮現一個畫面:

一個人不斷地問「為什麼」。
對方回答後,他繼續追問:「為什麼?」
再回應,他再問:「那為什麼?」

這樣一來一往、反覆深入的過程,不只是問問題,更是在彼此建立觀點,再從觀點延伸出更多提問。

這樣的對話,其實能挖出許多我們平常根本沒注意到的盲點與信念。當然,這樣的探索有一個前提:雙方都必須處於開放的狀態。

如果對方封閉,對話自然也無法深入。
但,其實我們不需要別人,我們自己就可以和自己進行這場深度對話。

對我來說,錄 Podcast 的過程,就是我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我會把腦中的想法說出來,然後回過頭再去檢視它、與它對話,再說出來、再檢視、再釐清。這種反覆的練習,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覺察工具。

當你對某件事有渴望、有目標、有期待時,這種練習更顯重要。

我記得有一次聽到一句話,對我產生了極大的觸動:

「人可以因為自己的想法改變,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最大的改變,是我開始懂得『堅持』這件事情。」

這句話我聽了不只一次,它有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它讓我聯想到——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迷失,是因為被外界的雜訊干擾。

但當你願意靜下來、探索自己,深入看見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樣貌、追求的結果,甚至是你想為家人打造的理想生活,你就會發現:

「專注力,其實是一種超能力。」

我們常常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想為家人創造什麼樣的品質?
這些答案,都藏在你願不願意自我覺察的練習裡。透過持續的自我暗示、自我檢視、自我調整與行動,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你想要的未來。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轉變。

我曾經很容易被外在影響——別人說什麼我就焦慮,別人做什麼我就跟著搖擺。
但經過時間的淬鍊與生命的磨練,我學會了辨識、選擇、回應。我知道什麼是我要的,什麼不是。這不代表我完全不被影響,而是:我知道自己可以調整。

我可以在混亂中釐清方向,在雜訊中聚焦行動。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如今,當我邁向四十歲的這個節點,回望這些年的歷程,我才明白:
真正的成長,不是變得完美,而是變得清醒。
變得知道自己是誰,要什麼,該走向哪裡。

這一句話是很有影響了:

「人可以因為自己的想法改變,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最大的改變,是我開始懂得『堅持』這件事情。」

你真正想要的,是這樣的結果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請你給自己一段時間,深入探索自己。
探索完之後,把所有外在的雜訊關掉,把焦點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

然後,開始前進、創造,並實現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樣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創作怪獸|Allen Peng
12會員
93內容數
10 年職業軍人,退伍後走入職場,現為斜槓創業者。骨子裡住著一位喜劇人,喜歡發掘生活中的幽默感。經營 Podcast《不離職創業 Allen Peng Podcast》,並持續透過文字創作,分享個人成長、創業歷程與人生體悟。首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籌備出版中。
2025/07/25
我覺得週五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可以花一點時間來進行自我成長與學習。而「透過文字來記錄自己所學」正是一種幫助自我成長的好方式。不僅能整理思緒,也能加深記憶,強化理解。 我過去讀了一本很有啟發性的書,書名是《最高學以致用法: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The Power of Output)。書中強
2025/07/25
我覺得週五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可以花一點時間來進行自我成長與學習。而「透過文字來記錄自己所學」正是一種幫助自我成長的好方式。不僅能整理思緒,也能加深記憶,強化理解。 我過去讀了一本很有啟發性的書,書名是《最高學以致用法: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The Power of Output)。書中強
2025/07/24
人生有時候它不是一個轉彎,而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場馬拉松中,我們要練習調節好自己的節奏,也要調節好自己的呼吸。有時候慢,有時候快;有時候要加速衝刺,有時候則需要適時地放慢步伐。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我曾經看過偉忠哥——王偉忠,他有一本書叫做《半減卻》。這本書,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在談論人生本來就
2025/07/24
人生有時候它不是一個轉彎,而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場馬拉松中,我們要練習調節好自己的節奏,也要調節好自己的呼吸。有時候慢,有時候快;有時候要加速衝刺,有時候則需要適時地放慢步伐。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我曾經看過偉忠哥——王偉忠,他有一本書叫做《半減卻》。這本書,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在談論人生本來就
2025/07/22
我常說,有五位導師特別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人生。其中一位,就是安東尼・羅賓(Tony Robbins)。 Tony Robbins 有一門課程叫做 Date with Destiny(與命運有約),而這堂課的紀錄片也曾在 Netflix 上播出。那部紀錄片呈現的,正是這個課程的真實進行過程。對我來說,
2025/07/22
我常說,有五位導師特別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人生。其中一位,就是安東尼・羅賓(Tony Robbins)。 Tony Robbins 有一門課程叫做 Date with Destiny(與命運有約),而這堂課的紀錄片也曾在 Netflix 上播出。那部紀錄片呈現的,正是這個課程的真實進行過程。對我來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愛自己是顯化夢想的先決條件。當我們愛自己時,好事就會發生。一切變得明亮、閃閃發光,更輕盈,卻更強大。
Thumbnail
愛自己是顯化夢想的先決條件。當我們愛自己時,好事就會發生。一切變得明亮、閃閃發光,更輕盈,卻更強大。
Thumbnail
自從沒有真正的摯友後,一些私人的想法只能與自己對話。起初,這種內心的對話確實會讓人感到內耗,那些雜亂的想法不斷地在腦中亂竄。
Thumbnail
自從沒有真正的摯友後,一些私人的想法只能與自己對話。起初,這種內心的對話確實會讓人感到內耗,那些雜亂的想法不斷地在腦中亂竄。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是否喜歡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是否喜歡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一個朋友問我:「我練習跟某人說話,但是對方只傳貼圖給我,這樣正常嗎?」 這一瞬間,我開始思考,我是否都是這樣跟別人提問? 我在與人溝通時,有沒有講清楚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與具體內容? 若是我沒有把事情說清楚,是想要隱瞞什麼?亦或是我無法面對什麼? 我能否讓自己光明磊落的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而不是
Thumbnail
一個朋友問我:「我練習跟某人說話,但是對方只傳貼圖給我,這樣正常嗎?」 這一瞬間,我開始思考,我是否都是這樣跟別人提問? 我在與人溝通時,有沒有講清楚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與具體內容? 若是我沒有把事情說清楚,是想要隱瞞什麼?亦或是我無法面對什麼? 我能否讓自己光明磊落的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而不是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我其實非常愛說話,當我能夠源源不絕的表達時,常常會有我自己當下才知道的真知灼見。 我的命盤中,有個破格,我最近明白自己的破,是和親人、在意的人,願意對話,即使失敗、挫折千百無數次,我還是會想要找各種方式去產生對話、交流。
Thumbnail
我其實非常愛說話,當我能夠源源不絕的表達時,常常會有我自己當下才知道的真知灼見。 我的命盤中,有個破格,我最近明白自己的破,是和親人、在意的人,願意對話,即使失敗、挫折千百無數次,我還是會想要找各種方式去產生對話、交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