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學習》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一般人認為學習就是從「不會」的變成「會」。什麼是自己「不會」的?

​​

股市進場與出場時機

法文文法與會話

哈達瑜伽一二三階

西洋古典占星師認證

​​

所認定的「不會」通常是落在某一個知識或技術,然後去學那些本來不知道的內容,讓它們最後成為自己的「會」。這些知識與技術總是偏向大腦的學習,或讓身體熟練某個技巧。

​​

這些學習的目的往往是要幫助自己在社會出人頭地,或解決生活中的某個問題。然而學習只有這樣嗎?那為什麼學了那麼多,在出人頭地的過程中,自己還是會有情緒、會有過不去的坎,讓自己從飛黃騰達中跌落下來。

​​

學習心靈的知識和心靈成長是兩回事

​​

有些人在生命中遇到某個重要事件,也許是罹患重大疾病、失去摯愛或財務匱乏等,而決定尋求宗教的協助,希望藉由無形的力量幫助自己度過難關,於是他開始學習跟宗教有關的經典。

​​

他發現經典上所說的內容,字字句句打中自己的心,原來這裡有這麼多我的「不會」,於是讓自己重拾課堂的學習,有了老師、同學、教科書,有時還有資格考。

還有人因為優異的學習成果,最後成為老師,教導這些偉大的哲學。只是,知識與言行有時候是兩回事,有一天因為開車沒禮讓行人,在網路社群上被公審,老師試圖想解釋,但每一句解釋都被網友無限放大與扭曲,最後只好放棄教學。

​​

有位網友寫說:「學了那麼多,到底是學到哪裡?!這樣還有資格當老師?!」

學習把知識化為心,讓自己活出這個知識

一般人對於學習的認知框架,也就是「從不會到會」的這個框架,像玻璃一樣,只有完整與破碎兩種選擇,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到,只要是「人」所定義出來的東西,往往會只存在黑與白兩種顏色,所以只有會與不會,知道與不知道,會彈鋼琴和不會彈鋼琴。

​​

但是會彈鋼琴裡還有更細緻的分別,鋼琴家與鋼琴大師,就像畫家與藝術家的差異,這個細緻度就不單純只是會不會這個技術,而是藝術家的畫裡有著畫匠沒有的心與靈魂。

很多人喜歡莫內的畫,說看著莫內的睡蓮,覺得睡蓮好像真實浮現於眼前,感覺有陣風輕輕的滑過花瓣與水面。只要懂得繪畫技巧的人,都可以畫出睡蓮,但為什麼唯有莫內的睡蓮,會讓人感受到那陣輕風呢?

​​

有人說:「因為這幅畫是活的。」

​​

以「感謝」這個道理為例,一個有把感謝活出來的人,他所呈現出來的生命,就和只是單純知道的人不一樣。

​​

像面對無理取鬧的主管,即便曾經已經學了二年的智慧,自己的臉還是不自覺的漲紅,一股氣冒了上來,回到座位還想著:「為什麼我還要在這裡忍氣吞聲?!」

而另一個人一樣面對無理取鬧的主管,他還可以不生氣地微微一笑,然後內心感謝這位主管:「因為我的報告有瑕疵,所以你才會抓到問題,謝謝你讓我看自己還有空間可以做得更完美。」

​​

想在生活中把知識活出來,得先要在課堂上把知識活出來

有些人的學習是本著一股好奇心,才上第一堂課心裡就想「哎~這個老師講的我都懂」,這時通常會放棄繼續跟這位老師學習,而去找另一個可以教你「我不會的知識」的老師。

​​

然而你的都懂,有把那個「懂」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來嗎?一個可以把智慧活出來的人,不會一直在換不同的老師、學不同的技術,他會知道學習的精髓不只是老師教授的知識,而是自己對課程的參與度,也就是在課堂中,自己有沒有把知識學到心裡,然後把它活出來。

​​

在課堂中把所學的知識活出來,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問問題」與「分享」

東方的教育模式比較偏向權威式,也就是老師教什麼,自己就乖乖地吸收。過去我也是所謂標準的乖學生,直到在印度學習時,才發現這個乖學生在印度會變成一位不怎樣的學生,因為旁邊的印度、歐洲同學,都不斷地在挑戰老師所傳授的知識。

在這樣的薰陶下,我開始學習問問題,這時才發現「問出有水準的問題,很難!」你想問出深入核心的問題,你的理解力就必須深入核心,你想問出跟自己生活結合的問題,你的理解力就必須清楚~這個知識可以放在生活中的那個部分。

因此即便老師教授的內容你都懂,但是,你能問出有水準的問題嗎?如果你發現就算下課後重新咀嚼老師上課的內容,自己還是問不出問題,或無法在生活中活出這個知識,這就代表「還有學習的空間」,而且是更細緻的學習,也就是學習從畫家變成藝術家。

​​

中醫式的學習,才能真正的調整體質

​​

很多人以為當生命出現危機,就要針對這個危機去解決與學習,就像感冒時吃藥到病除的感冒藥,但雖然現在感冒好了,過一陣子又會再感冒。

​​

而若是以「調整身體」的概念治療感冒,你的療程就可能不會是三天,而是三個月,因為要提高屬於自體的免疫力以及改善感冒的根本原因,這樣才能讓感冒不要再復發。

​​

而你以為這個結果只有讓感冒不再復發嗎?沒有,你也會因此變得不容易生病。

​​

所以關於心靈智慧的學習和技術知識的學習不一樣,心靈智慧的學習絕對不是只針對單一症狀,而是全方位的治療。當你單純只想解決職場的問題而去上課,其實同時間你也學習到如何改變自己慣性、如何解決家庭問題的智慧。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心靈智慧的學習不是在讓你從「不會」變成「會」,而是幫助你把智慧活出來,一個可以活出智慧的人,你可以解決的問題絕對不只有職場,而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週日學堂_職場軟實力之智慧篇」第三期開始報名了!

​ 第三期的主題將聚焦於「工作。財庫。愛的滋養」

如何在工作中培養富足意識?在鬆與緊之間,如何相互流動與平衡?

找錯工作是因爲天賦沒打開?還是被金錢的恐懼拉扯著?

透過這十堂課,帶著同學認識哪些對工作的觀念會形成財庫的破洞,而該怎麼做,可以打開活化自己的財庫,並且認識財庫與愛之間的關聯又是什麼。

第一堂課 ​ 工作的佈施意識與豐盛意識

第二堂課 ​ 擺脫金錢恐懼,化解職場負能量

第三堂課 ​ 活不出天賦可能跟你的金錢觀有關係

第四堂課 ​ 富足意識的工作模式

第五堂課 ​ 職場的人際關係源自於這一念

第六堂課 ​ 如何處理職場上的『看不慣』?

第七堂課 ​ ​ 一邊工作一邊打開先天的財庫

第八堂課 ​ 身體是你的第一財庫:掌握工作與能量的平衡

第九堂課 ​ 從愛到財富:用心能量打造無限豐盛

第十堂課 ​ 正財 vs. 偏財:你的財富性格是什麼?


➡️週日班,第三期8/3開課,可隨時插班

➡️週二班,預計8/12開課(三人以上開班)

➡️週三夜的智慧課(免費)「我與我之間的距離」7/30開課 (一月一會)

❗️課程說明與報名連結,請見留言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Y CHEN 人生花滿院的沙龍
28會員
194內容數
人生是一段築夢之旅。 築夢也逐夢。 就讓這場夢。 變成一場「好夢」。
2025/07/20
❗️財富自由需要活的財庫 ❗️財庫無法活化起來的原因~~人總被數字所困 ❗️匱乏感來自於想守住錢 ❗️財庫是活的還是死的?端看水要怎麼流
Thumbnail
2025/07/20
❗️財富自由需要活的財庫 ❗️財庫無法活化起來的原因~~人總被數字所困 ❗️匱乏感來自於想守住錢 ❗️財庫是活的還是死的?端看水要怎麼流
Thumbnail
2025/07/13
#當時間成為免費的贈品,「珍惜」很難成為必須 #身心分裂不會讓這一秒乘與二,而是讓這一秒化為烏有 #身心合一的當下震動,不僅印入自己的靈魂,也會鬆動自己的慣性與習性。 #時間管理的重點不在於安排,而在於專注
Thumbnail
2025/07/13
#當時間成為免費的贈品,「珍惜」很難成為必須 #身心分裂不會讓這一秒乘與二,而是讓這一秒化為烏有 #身心合一的當下震動,不僅印入自己的靈魂,也會鬆動自己的慣性與習性。 #時間管理的重點不在於安排,而在於專注
Thumbnail
2025/07/06
人類有兩個日曆,一個是會顯示七月五日的日曆,一個是靈魂的日曆。地球日曆要翻頁跟太陽有關係,而靈魂日曆要翻頁跟觀念有關係,想通了,才能進入下一頁。
Thumbnail
2025/07/06
人類有兩個日曆,一個是會顯示七月五日的日曆,一個是靈魂的日曆。地球日曆要翻頁跟太陽有關係,而靈魂日曆要翻頁跟觀念有關係,想通了,才能進入下一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從「知道自己能做好什麼」開始建立你的自信。
Thumbnail
從「知道自己能做好什麼」開始建立你的自信。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習方向上的困惑和感悟,以及對心法的思考和反思。通過天使引領和愉悅心情的等待,作者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學習方向上的困惑和感悟,以及對心法的思考和反思。通過天使引領和愉悅心情的等待,作者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