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對於:該如何精準傳達品牌理念?商品的好處要怎麼說,才能讓消費者一聽就懂?客戶提案時該怎麼講,才更有說服力?等問題非常困擾,那麼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將說故事技巧,運用於對內傳達、對外公關溝通的實戰指南。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從1997年開始寫信給股東,第一封信一開頭就提到「Day 1」的理念,也就是對亞馬遜和所有消費者來說,這永遠是第一天。
「Day 1」的理念包含哪些呢?
主要觀點包含:永遠以客戶為中心;決策著眼於長期,而非短線績效;願意嘗試、不怕失敗;嚴選人才、高標準用人;重視內部教育與個人成長。
貝佐斯不斷提醒自己永遠保持像創業第一天時那樣的初衷,就算到了20年後,貝佐斯仍在股東信中重申:「現在仍然是 Day 1。」這樣貫徹堅持的價值觀,非常令我佩服。
貝佐斯非常擅長運用「說故事」來進行溝通,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三個重要的說故事技巧:
👍讓人身歷其境,才能打動人心
貝佐斯說故事,從來不是單純講「結果」,而是運用時間和對比的技巧,讓你走進那個當下,比較當時和現在的差異。舉例他想要說明當時想離職創業的心情,他不是直接說:「我毅然決然辭去高薪工作,創辦了亞馬遜。」他選擇從一段對話開始講起。
決定創業前的某一天,他和主管一邊在公園散步一邊聊天,他提到自己有個想法,想創業去開一家「網路書店」。
主管聽了以後,沉吟了一下說:「我覺得這點子很有趣,不過你現在已經有一份很棒的工作、很好的職位,為什麼還要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去創業?你要不要再想一想呢?」
貝佐斯的確陷入兩難,不斷地掙扎思考。後來他問自己:「假設我現在去創業,最後失敗了。到了我八十歲的那一天,回頭看看現在的我,我會後悔嗎?嗯……應該不會吧。但如果我連試都不試一下,我一定會後悔一輩子。」
他還說了一段金句:
人生最沉重的後悔,往往不是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害怕,什麼都沒去做。
這段創業前的心路歷程非常具體而生動,完全讓聽眾可以感同身受,當他決定放下美好的工作,下定決心創業的瞬間,也能讓聽眾完全理解他勇於承擔的心情,真的「懂得」他為什麼要創業,而不是只是「知道」他創業了。
👍善用比喻,讓抽象觀念簡單化
許多企業都非常強調「創新」,我們最常聽到的官方說法是: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最終獲得豐碩的成果。這樣的說法絕對沒有問題,但是無法讓人感受到企業對研發的重視和熱情。貝佐斯怎麼說呢?
他說,研發過程就像打一場棒球,打擊者十次揮棒可能有九次都是揮棒落空,但只要有一次打出全壘打,那就值得了,甚至可以逆轉勝。
棒球和商業有個最大的不同點,在棒球場上,不管你球技再好,一支全壘打最多只能得四分;但在商業世界裡,研發成功的全壘打,可能就是得到「一千分」、甚至「一萬分」的高報酬。這就是創新投資中的「長尾效應」,一旦研發出殺手級的商品或服務,報酬是指數型的跳躍成長。
因此亞馬遜不斷持續投入成本在創新上,包含無人機運送、電子閱讀器、雲端運算服務等領域,因為貝佐斯很清楚:想要打出一支超大支的全壘打,就得接受揮空無數次的代價,研發創新是一場比拼耐心與膽量的馬拉松比賽。
這樣善用生活化的比喻,不但讓人們秒懂亞馬遜的創新企圖心,同時更方便於記憶傳播,很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做與目標族群無關的描述
許多企業在發布媒體新聞稿時,經常會列出營收成長率、市佔率、獲利數字等數據,看起來好像比同業厲害許多,但貝佐斯完全否定這些資料,他堅持認為這些數據,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根本不具任何意義。
例如,消費者不會因為亞馬遜去年營收成長20%,就突然決定上 Amazon 買東西;也不會因為「我們領先業界」或「技術最創新」,就馬上轉而愛用這項新服務。原因是那些數字,跟顧客的生活沒有產生任何的「關連性」。
那麼亞馬遜怎麼做呢?他們的公關策略是「逆向思考」,從「顧客真的在乎的是什麼?」開始反推思考的邏輯。以亞馬遜的Kindle電子閱讀器為例,當初要推出這款產品時,
👉內部考量的是以下三個問題:
1.哪些消費者,會在什麼情境下想要閱讀?
2.要怎麼讓閱讀過程更輕鬆、更便利?
3.最終能為消費者帶來的體驗與好處是什麼?
因此,他們不會說Kindle 儲存容量有多少GB或是讀取速度有多快等這些硬梆梆的產品特色,而是會這樣告訴消費者:
想像一下,你在海邊度假,躺在太陽傘下,吹著海風、喝著冰涼的柳橙汁。你不用攜帶沉重的書本,只要一台小小的 Kindle,就能隨時翻閱你最喜歡的 30 本小說。這就是 Kindle 想帶給你的愜意生活。
真正有影響力的溝通,不是光說自己想說的,而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真正說進消費者的心裡。
當我們進行提案或撰寫新聞稿時,若能運用亞馬遜「以顧客為中心」的說故事技巧,不僅能讓對方更快理解我們產品的價值,也更容易在眾多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接下來我以日本高價的「本炭釜電子鍋」為範例做說明。
👉首先說故事之前,必須先思考以顧客為導向的五個框架:
1. 顧客是誰?
日本都會區,注重飲食品質的中產階級家庭,年齡介於30-50歲的家庭主婦或家庭料理愛好者,希望吃得健康又有好品質。
2. 需求是什麼?
能喚起上一代記憶中的傳統「米飯香氣」和品嚐到鑄鐵鍋煮出「粒粒分明口感」的白米飯。
3. 得到什麼好處?
顧客可以在家輕鬆獲得「頂級米飯體驗」,重現傳統大釜炊飯的美味。
4. 如何知道顧客的需求?
透過問卷與使用者訪談,發現「高品質米飯」是高端客層的隱性需求。
5. 顧客將獲得什麼樣的體驗?
在家享受到「亮澤、香甜、Q彈」的米飯口感,品質媲美日式高級餐廳的水準。
依據以上五個重點,彙整成以下的新聞稿範例:
😉一鍋飯,喚醒家的記憶—本炭釜電子鍋,打造出職人級的米飯體驗
黃昏時刻,夕陽灑進廚房,孩子們剛放學回到家,一進到家門,空氣中飄來一陣陣米飯香。伴隨著孩子們的歡笑聲,你開心地打開鍋蓋,一粒粒晶亮飽滿的白色米粒、散發出具有生命力的光澤,如同記憶中,奶奶用柴火煮出來的那一鍋米飯一樣,令人懷念又溫暖。
我們深入訪談30至50歲的家庭主婦與料理愛好者,發現他們在選購電子鍋時最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我想煮出記憶中的那種熟悉的米飯香氣,也希望讓孩子們能體驗到那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味道。
本炭釜電子鍋,正是為了回應這樣的渴望而誕生。
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一般金屬內鍋,本產品內鍋採用純度99.9%的「炭」素材,可釋放出遠紅外線,達到火力源源不絕的沸騰狀態,讓米粒從內到外均勻熟透,完美煮出亮澤、甘甜、粒粒分明的口感。
你不需要是料理達人,只要輕鬆幾個步驟、按下開關,不久之後,一鍋香氣四溢、宛如高級日式餐廳的米飯,就能在家輕鬆上桌。讓全家人每天都期待回家,享受歡笑交織的美好時刻。
這不只是一台電子鍋,更是一位協助你一起營造「幸福時光」的好伙伴。
👍結語
我們總結一下本書提出的說故事技巧。首先掌握「以終為始」的原則,先模擬消費者的使用情境,讓聽眾有畫面、有感覺,像是身歷其境一樣,最好是能夠讓消費者在心裡冒出一個想法說:「對,我也正想要這樣做或過那樣的生活!」
有了這個「終極目標」之後,接下來採用「逆向思考」的方法,一步一步倒推出說故事的步驟,最後引導消費者採取我們所期望的行動。如果闡述的觀念太抽象、太專業,多運用比喻的技巧,能貼近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更好,好的比喻能讓人秒懂,馬上記住方便傳播。
提案或撰寫新聞稿之前,必須先搞清楚你要溝通的是哪一群人,不是每個人都用同一套說法。依據目標族群的性別、年齡層、習慣用語、使用情境、價值觀進行溝通,才容易產生共情共鳴。
內容引用的數據要清楚明確,不要模稜兩可、以免造成誤會。針對不同的對象,你的表達方式可以微調,但核心理念要維持一致,反覆傳達「相同」的重點,才有累積記憶的效果。
貝佐斯曾說:要創新,必須既固執,但又有彈性。
亞馬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正是因為貝佐斯擅長思考事物的本質,深入洞察消費者真正的需求與使用情境,並堅持以「Day 1」的精神,毫不妥協地追求創新,同時也勇於嘗試並熱情地擁抱失敗。
在堅定信念的同時,不要被既有的框架所束縛;在保持初衷的同時,也能擁有隨時應變的彈性。畢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真正能走得長遠的,從來都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