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力UP!從入門到應用,讓你擁有超強筆記力》
第二部 筆記技巧:掌握核心方法,提升筆記效率
第五章 入門級筆記法:有效吸收資訊
掌握了筆記的核心原則之後,現在是時候學習一些基礎且高效的筆記方法了。這些入門級的筆記技巧,重點在於幫助你有效吸收資訊、整理思緒,是任何筆記高手都會運用到的基本功。
1. 康乃爾筆記法 (Cornell Notes):重點、提問與摘要的完美結合
康乃爾筆記法是一種結構化的筆記系統,由康乃爾大學的沃爾特·鮑克教授(Walter Pauk)於1950年代開發。它將筆記頁面分為三個主要區域,旨在幫助你有效聽課、閱讀並進行複習。適用情境: 聽講座、上課、閱讀教科書、準備考試。
如何操作:
- 分區: 將筆記頁面垂直分為三部分:
- 主筆記區 (Main Notes Area): 約佔頁面右側 2/3 的主要空間。你在聽課、閱讀或會議時,將核心內容、重點、細節等記錄在此區。可以採用列表、段落、簡圖等任何你覺得清晰的方式。
- 提示/問題區 (Cue/Questions Area): 頁面左側約 1/3 的狹長區域。在記錄主筆記的同時或之後,提煉出主筆記的關鍵詞、問題、提示點。這些問題可以是「這個概念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應用?」。這些提示詞將在複習時發揮巨大作用。
- 摘要區 (Summary Area): 頁面下方約 2-5 公分的橫向區域。在完成當次筆記後,用簡潔的語言總結整頁筆記的核心思想、重點結論或你的洞見。這是一個強迫你理解和提煉的過程。
- 記錄 (Note-taking): 在課堂或閱讀時,將重點資訊、關鍵概念、定義、例子等記錄在主筆記區。盡量使用縮寫、符號,快速抓住核心。
- 精煉 (Cue Column): 越快越好,或在完成記錄後,回顧主筆記區,將重要概念提煉成提示詞或問題,寫在左側的提示區。這能訓練你的歸納能力。
- 摘要 (Summarizing): 在當次筆記結束後,用自己的話在摘要區寫下本頁筆記的簡要總結。這能幫助你鞏固理解,並作為快速回顧的依據。
- 複習 (Reciting & Reflecting): 這是康乃爾筆記法最關鍵的一步。遮住主筆記區,只看提示區的問題或提示詞,嘗試回憶或說出主筆記區的內容。然後,檢查你的回答是否正確。這能有效測試你的記憶和理解程度。
2. 方格筆記法 (Grid Notes):清晰分類,一目瞭然
方格筆記法雖然名稱聽起來單一,但其實它是一個非常靈活的概念,核心在於利用「方格」來幫助你進行視覺上的分類、對齊和結構化。最常見的應用是日本的「東大合格生筆記法」,他們使用方格筆記本,並習慣將版面劃分為幾個區塊。
適用情境: 需要清晰結構的學習筆記、數學/物理筆記(便於繪圖計算)、專案規劃、思考發散。
如何操作:(以「東大筆記法」為例)
- 選擇方格筆記本: 方格提供了天然的對齊參考線。
- 分區: 雖然沒有康乃爾筆記那麼嚴格的分區,但通常會將頁面大致分為:
- 資訊輸入區: 頁面最主要部分,記錄課堂內容或閱讀重點。
- 發現/延伸區: 右側或下方留出一小塊區域,用於記錄自己的疑問、靈感、與其(3)他知識的連結,或是後續需要查詢的資料。
- 總結/回顧區: 頁面頂部或底部留出空間,用於寫下這頁筆記的標題、日期、課程主題,或是總結性的結論。
- 利用方格對齊:
- 層次結構: 利用方格的邊界來區分不同的層次,例如,一個大標題佔據一格,下面的要點縮進一格。
- 圖表繪製: 方格使得繪製表格、圖形、流程圖等視覺元素變得非常容易和整齊。
- 空間規劃: 有意識地留白,用方格來劃分不同的內容區塊,避免筆記擠成一團。
變體應用:
- T字型方格筆記: 類似康乃爾,但將主筆記區進一步劃分為左右兩塊,左邊記重點,右邊記細節。
- 九宮格筆記: 將頁面劃分為九個方格,中央是核心主題,周圍八個方格記錄相關的子概念、例子或聯想。
- 利用顏色筆: 配合方格,用不同顏色的筆區分不同的主題、重要程度或資訊來源,讓分類更清晰。
3. 清單筆記法 (List Notes):條理分明,適合待辦與重點羅列
清單筆記法是最直觀、最常用也最基礎的筆記形式,其核心就是「條列式呈現」。它將資訊分解為一個個獨立的項目,便於快速記錄、理解和查閱。
適用情境: 購物清單、待辦事項、會議議程、會議結論、講座要點、閱讀重點摘要、產品功能列表。
如何操作:
- 確定目的: 清單的目的是什麼?待辦事項?會議結論?閱讀重點?
- 逐條羅列: 將資訊以點列或編號的形式,一條一條地寫下來。
- 簡潔明瞭: 每條內容盡量簡潔,抓住關鍵字或短語。
- 善用符號:
- 圓點 (∙):表示一般的要點。
- 方塊 (□):表示待辦事項,完成後可以打勾 (✓)。
- 星號 (∗):表示重要或緊急的內容。
- 箭頭 (→):表示下一步行動或推論。
- 分組與層次: 如果清單內容較多,可以考慮分組或使用縮排來表示層次關係。例如:

4. 畫線與標註法:閱讀筆記的第一步
畫線與標註是我們在閱讀時最常用的入門級筆記法,它看似簡單,卻是高效閱讀和理解的基礎。它的目的在於標示出資訊中的關鍵點,並記錄你的即時反應與疑問。
如何操作:
- 畫線/螢光筆:
- 單詞/短語: 標示出關鍵術語、定義或非常重要的詞彙。
- 句子: 標示出核心觀點、主要論點、結論句。
- 段落: 如果整段都很重要且簡潔,可以將其劃出。
- 區分顏色: 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筆區分重要性(如黃色標重點,綠色標範例,粉色標疑問)。
- 批註/眉批 (Marginalia): 在書頁或文件空白處寫下你的即時反應。
- 疑問: 寫下「為什麼?」「這代表什麼?」等問題,以便後續查找或思考。
- 同意/反對: 簡單寫下「贊同!」「存疑」等字眼。
- 連結: 寫下「參考XX書/概念」「類似於YY情況」。
- 摘要: 用自己的話簡潔地概括旁邊段落的核心思想。
- 符號: 使用星號、問號、驚嘆號等來表達你的情緒或強調程度。
電子書與PDF的標註: 大部分電子閱讀器和PDF軟體都提供了畫線、高亮、添加文字註釋的功能。有效利用這些工具,可以將你的閱讀筆記數位化。
重要原則:
- 有所節制: 不要把每一句話都畫線,這樣反而沒有重點。只畫那些你覺得最重要、最能觸發思考或你需要回顧的內容。
- 邊讀邊思: 畫線和標註的過程,其實是你在與文本進行互動和思考的過程。
這些入門級的筆記法,雖然簡單,卻是建立高效筆記習慣的基石。你可以從中選擇一兩種最適合你當前情境的方法開始嘗試。下一章,我們將進入更高階的筆記技巧,學習如何深化理解,並建立知識之間的複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