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和朋友錄了一集Podcast節目,裡面稍微提到我對直銷的看法。
當時提到,從職涯起步的角度,我並不推薦直銷作為新鮮人畢業後的首選工作。
不過在錄音時,朋友問我:「那跟房仲、保險等業務工作不就是一樣的嗎?為什麼不推薦呢?」當時我覺得自己的回答不夠清楚,甚至可能讓人誤解,於是想藉這篇文章來進一步說明為何不推薦直銷,以及我認為它與業務工作的區別。
在這之前,我也得強調,現在許多直銷組織已經開始建立穩定的培訓機制,而且有些商業模式也不再完全依賴囤貨或拉下線來盈利。
因此,我這邊所說的不推薦的直銷,主要是指我過去接觸到的那些以拉下線為主的商業模式。
為什麼不推薦
當一個新鮮人將這樣的模式作為職涯開局時,很容易陷入不利的局面。
人脈資源不夠豐富:
直銷的運作模式極度依賴人脈,尤其是拉下線和擴展網絡,剛畢業的新鮮人,通常缺乏足夠的人脈支持,這使得在直銷中取得成功的機會大大降低。
有些人社交圈子有限,往往只能依賴親戚朋友,但這樣的局限性不僅會影響事業發展,有時過於積極地推銷還可能影響朋友對自己的看法,甚至對個人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我有位從事直銷的朋友,他的原則是,除非親友主動詢問,否則他大多採取陌生開發的方式。
畢竟,當你帶有目的地與人維持聯繫時,對方會越來越感到距離,這樣的關係也不容易長久。
拿人脈與話術作為賺錢的核心技能,有點不夠穩定:
以拉下線為主的直銷核心,大多是運用話術說服他人當自己的下限,但雖然跟房仲、保險一樣都是使用表達技巧讓人願意買單,但本質上還是有些區別。
首先,保險和房仲工作通常需要較為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並且這些行業擁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和結構。無論是保險產品還是房地產,這些行業的產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價值和市場認可度。
而且,保險和房仲行業通常有相應的證照要求和法規規範,業務員必須熟知並遵守這些規定,這些專業知識不僅能讓從業者在當下提供價值,還能在轉換領域時帶來額外的競爭優勢。
相對而言,拉下線的直銷主要依賴話術和人脈,若僅依此來發展事業,難以穩定當成核心技能。
除非你在某些方面特別強,例如能夠創建自己的產品或解決方案(例如開班授課或其他可持續創業模式),不然對於缺乏專業知識和穩定市場需求的新鮮人來說,這樣的模式更容易遭遇挑戰。
你爬得多高,都是公司說的算:
在一般公司或業務工作中,雖然會受到公司決策的影響,但通常有更穩定的工作結構和成長路徑。
我們可以透過努力工作、提升專業技能或展現業績來獲得升遷或加薪,這樣的結構讓我們能夠較為確定地知道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並且有更多控制權來影響自己的工作結果。
然而,拉下線的直銷情況就不同了。
儘管能在直銷體系內可能會攀升到較高的階層,但最終還是受制於公司制定的政策和獎勳體系。
一些直銷模式依賴下線發展,這使得即便在內部擁有較高的階層,當公司的整體策略或獎勳體系發生變動時,依然很難對自己的事業發展產生實質影響。
因此,這種不確定性和對公司決策的依賴,使得直銷事業缺乏穩定性,相比於一般公司或業務工作來說,發展路徑更不容易掌控。
什麼樣的人適合
不過,我並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事實上,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直銷組織在專業培訓方面做得更好,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許多成功的直銷公司開始注重員工的專業發展,並提供持續的產品知識學習和市場趨勢分析,這樣一來,直銷不再單純依賴拉下線,而是強調專業銷售和服務價值的提升。
因此,對於那些擅長社交、善於表達且擁有強大人脈網絡的人來說,直銷或許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甚至我認為,這樣的工作能夠極大地磨練一個人的膽量與表達能力,尤其是在現代,「讓人相信」的能力越來越重要。
而且,直接接觸市場可以讓我們更快地聆聽市場的需求,進而成為後續優化產品與精進自身的關鍵。
然而,如果只是認為直銷只是靠說話拉人入坑就能輕鬆賺錢,那麼直銷可能會讓這些人面臨更大的挑戰,並且無法實現穩定的職業發展。
因此,比起單純的推薦與否,我更想說的是,應該先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和職涯規劃,而不是被單純的美好願景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