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世界中的穩定力量

Wang Ying -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大環境快速變遷、大家都在注意什麼東西會變的時候,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卻認為,思考「未來十年什麼事情不會改變」才是更重要的。

確實,我們所處的世界一直在變動,變化速度快到令人應接不暇。

政治層面上,國與國衝突不斷,例如俄烏戰爭、以哈衝突、南海與台海緊張局勢等等。顯示地緣政

經濟層面上,可注意到:市場波動加速、新興模式增多、產業週期縮短、貨幣政策波動劇烈、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興起、共享經濟與平台轉型、企業生命週期縮短等。

 環境方面,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上升,全球颱風、熱浪、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頻次增多、強度變大,也更難預測。研究顯示,全球超過80%的物種已出現分布改變現象,如蝴蝶、鳥類向高海拔或極地遷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報告指出,1970-2018年全球野生動物族群量平均下降69%,近十年下降速度較前20年快35%。過去百年海平面已經上升0.1至0.25公尺,科學家們預測未來上升速度將更快,此現象嚴重威脅沿岸生態與人類居住地。

科技層面,創新速度加快,例如僅出現幾年生成式AI呈現爆炸性成長,不到一年內改變寫作、程式設計、教育與創作流程。智慧設備如智能手錶、智能居家、語音助理越來越普及,大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電動車與綠能技術進展快速,電動車已快成為交通工具主流選擇。此外,虛擬與擴增實境應用擴展,VR/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技術也已從娛樂延伸至教育、醫療、旅遊等領域,提供人們沉浸式體驗。

總而言之,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劇速轉型」的時代。

 

許多國際觀察家和思想家都曾探討如何面對與適應這個變動不斷的世界、快速變遷的環境。他們的觀點雖然各有側重,但大致上都強調了以下幾個關鍵的態度與做法:

1. 保持開放與學習的心態。 擁抱不確定性,將變化視為機會而非威脅。擁抱的意思是說,接受變化是常態的事實,將變化視為機會則是一種正向積極的成長型心態。

2. 培養適應能力與韌性。人的天性喜歡穩定,變化總是令人覺得不舒服、甚至不知所措,所以我們需要培養適應力與韌性,這兩種能力是指,面對環境的變化不容易或不會感到痛苦。

 

很多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與科技人,對於未知的未來變化充滿焦慮,大多數人都想要及時抓住每一天的變化,並根據變化做出即時的反應。

程世嘉在他所著的書中(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第3章)說,「不變的東西更有價值」。他認為,當這麼多的改變在極短時間內同時發生的時候,想要面面俱到的接招與出招,其實只會讓自己耗盡氣力、迷失方向,徒勞無功。他認為,我們應先把較多時間專注聚焦在有價值的核心事物上。

於是我也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哪些事物是永恆不變的呢?

宇宙中不變的事物有自然法則、物理化學的基本定律、數學原理或定理、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以及人性基本需求。無論時代如何進程變遷,人類對於愛、歸屬感、安全感、受尊重,與自我實現之渴望,始終不變。或者換句話說,生而為人,基本上就會有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五大需求」: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需要人身安全、健康、法律秩序、免於恐懼等安全感與穩定環境)、愛與歸屬需求 (需要親情、友情、愛情、團體接納等社交與情感連結)、尊重需求 (需要自我價值感與他人認可)、自我實現需求(需要發揮潛能、天賦與創造力、實現個人理想等人生終極目標)。

所以,與其擔憂焦慮全球大環境不斷變變變 (我曾經有嚴重的資訊焦慮症,擔憂吸收不了工作上所需的的各式資訊),害怕自己跟不上、學不完、稍不留神就失去競爭力,何不努力培養那些普世有用的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學習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覺察力、專注力等等。這些普世能力什麼樣環境中都會很有用,是變化不斷的世界中的穩定力量,能幫助你處變不驚。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的筆記間
4會員
42內容數
生命科學背景的理科女,X世代,來自生技製藥產業。喜歡觀察、喜歡思考、習慣用理性分析問題,也會感性地用文字梳理感受、整理各種心得與經驗。努力把生活過得充實,人生過得精采、有意義,把自己的價值不斷最大化。 我在這裡分享個人工作經驗、生活心得、人生觀點或科普知識筆記。
W的筆記間的其他內容
2025/07/16
常閱讀會帶來什麼益處呢? 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六項。 一、增加知識廣度與深度 閱讀書籍能讓我們接觸各種領域的資訊,例如歷史、人文、科技、藝術、文學、生物等,進而更廣泛且深入地認識這個世界,以及我們所處社會的運作方式。 二、增加詞彙量、幫助溝通 詞彙量越豐富,越能精準地運用合適的字詞來表達想法,進
Thumbnail
2025/07/16
常閱讀會帶來什麼益處呢? 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六項。 一、增加知識廣度與深度 閱讀書籍能讓我們接觸各種領域的資訊,例如歷史、人文、科技、藝術、文學、生物等,進而更廣泛且深入地認識這個世界,以及我們所處社會的運作方式。 二、增加詞彙量、幫助溝通 詞彙量越豐富,越能精準地運用合適的字詞來表達想法,進
Thumbnail
2025/07/10
良好人際關係,建立好人員的關鍵重點有: 適當的聰明 心情愉快,常微笑 具自我調適情緒的能力 用創意或機智處理尷尬社交窘境的能力 會給人發言、表達意見的機會 ##
Thumbnail
2025/07/10
良好人際關係,建立好人員的關鍵重點有: 適當的聰明 心情愉快,常微笑 具自我調適情緒的能力 用創意或機智處理尷尬社交窘境的能力 會給人發言、表達意見的機會 ##
Thumbnail
2025/07/08
「我從前風聞有你; 但現在親眼看見你」,是出自約伯記的一句話,這裡的你是指神 (耶和華)。我第一次讀約伯記是在十幾年前,當時讀不很懂,體會不多。約伯記是聖經舊約中的一卷書,內容似乎在探討「義人為何受苦」的問題。但這個結論不甚完整且淺薄,約伯記更深層的意涵乃是在教我們了解與領受神的智慧、慈愛與行事
Thumbnail
2025/07/08
「我從前風聞有你; 但現在親眼看見你」,是出自約伯記的一句話,這裡的你是指神 (耶和華)。我第一次讀約伯記是在十幾年前,當時讀不很懂,體會不多。約伯記是聖經舊約中的一卷書,內容似乎在探討「義人為何受苦」的問題。但這個結論不甚完整且淺薄,約伯記更深層的意涵乃是在教我們了解與領受神的智慧、慈愛與行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一般人看待股市常用近期表現來推測未來績效,期待未來持續不變,但這並不切實際,獲利豐厚的產業會有新的競爭者加入,瓜分現有企業的利潤,股價上漲會吸引資金推升股價,降低投資報酬,同時也會增加獲利了結的賣壓,使行情不易延續
Thumbnail
一般人看待股市常用近期表現來推測未來績效,期待未來持續不變,但這並不切實際,獲利豐厚的產業會有新的競爭者加入,瓜分現有企業的利潤,股價上漲會吸引資金推升股價,降低投資報酬,同時也會增加獲利了結的賣壓,使行情不易延續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一樣保持在無聊的範圍160~165%,主因是融資已經都擴散到其他傳產,市場只要保持題材輪流,都不會有一個產業像4月一樣被集中毀滅跟集中高潮 人性指數也上揚到50區域中間值在中性,就是雷同去年8月的節奏也沒特別 美國也是一樣高通膨時代來的太快,主因也是疫情的無限QE,現在降息想要降一
Thumbnail
融資維持率一樣保持在無聊的範圍160~165%,主因是融資已經都擴散到其他傳產,市場只要保持題材輪流,都不會有一個產業像4月一樣被集中毀滅跟集中高潮 人性指數也上揚到50區域中間值在中性,就是雷同去年8月的節奏也沒特別 美國也是一樣高通膨時代來的太快,主因也是疫情的無限QE,現在降息想要降一
Thumbnail
現在很容易看到的各種價值觀爭議,舉凡世代衝突、性別議題、勞資糾紛這些阿,新的、「進步」的觀念往往受到很多打壓跟阻礙。 今天在想阿,這不就是在高位震盪?
Thumbnail
現在很容易看到的各種價值觀爭議,舉凡世代衝突、性別議題、勞資糾紛這些阿,新的、「進步」的觀念往往受到很多打壓跟阻礙。 今天在想阿,這不就是在高位震盪?
Thumbnail
今年全球還存在著諸多變數,讓通膨上升蠢蠢欲動。 或許從關心何時會降息,改成若市場利率持續維持在高檔,該如何應變?
Thumbnail
今年全球還存在著諸多變數,讓通膨上升蠢蠢欲動。 或許從關心何時會降息,改成若市場利率持續維持在高檔,該如何應變?
Thumbnail
2021 年始,隨著職場角色轉換,本文探討了價值觀點的彈性修正,市場雜訊與無謂人際的辨識,以及投資人應有的覺悟和理性思考等議題。
Thumbnail
2021 年始,隨著職場角色轉換,本文探討了價值觀點的彈性修正,市場雜訊與無謂人際的辨識,以及投資人應有的覺悟和理性思考等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