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摺得像豆干的棉被
我終於離開家了。
雖然只是去讀高中,但對我來說,這是人生第一次離開那棟總是充滿電視聲和嘆氣聲的房子,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門、自己的書桌、還有一張每天都要摺得像「豆干」一樣整齊的床。我的新學校,是那種傳說中「軍事化管理」的高中。
所有高一新生必須住校。早上六點要起床,六點半集合出操,七點前棉被摺好、床鋪平整,宿舍長要巡房,還會帶著一張評分表。被子不能有皺褶,枕頭要與床邊成直角,連睡衣疊得歪一點都有可能記警告。
剛開始真的不習慣。
我翻身太慢,鞋子沒擺好,起床頭髮像爆炸頭,每天一臉怨念地走出宿舍。
但後來,我竟然慢慢喜歡上這種「規矩很多」的生活。
不是因為那些條條框框,而是——它有一種「可預測的安全感」。
每個人都一樣早起、一樣整理床務、一樣被教官罵。沒有人會突然對我發脾氣,沒有人會用「妳想太多了」堵住我的話。
而且,這裡的空氣好乾淨。
我不是說真的空氣,而是那種──我可以不用再「當誰的女兒」、不用再配合家裡的節奏,不需要照顧誰的心情,也不用勉強自己去微笑。
雖然我還是跟大家維持「表面和諧」。
我會笑著借人修正帶,也會幫忙打熱水、幫室友找掉在床底下的襪子。大家說我很好相處,說我很貼心,甚至有人叫我「我們這一間的媽媽」。
但我知道,我還是習慣不說心事。
我不會主動說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也不太會跟別人分享我心情的起伏。我知道自己看起來「平靜又柔和」,但我也知道,我仍舊是一個人。
只是這一次,孤單不再讓我感到委屈。
我開始享受「一個人」的時間。自己去福利社、自己洗衣服、自己在陽台看天空。夜裡關燈後,我會躺在摺得整整齊齊的床上,聽室友講電話、聊八卦,而我靜靜地聽著,笑著,然後慢慢睡著。
那是一種自由,不是大張旗鼓的狂歡,而是悄悄地、不用經過誰的同意。
我知道我沒有變得更合群,也沒有突然打開心房。但我開始知道——
我不需要「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也可以好好地過日子。
這是一種好久不見的輕鬆感,就像那床摺得像豆干的棉被,雖然硬、雖然有點彆扭,卻也有種整齊、可控的安心。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也許還不完美,也許還是孤單,但它是我選擇的。
這就夠了。